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踐研究
時間:2022-08-11 05:34:44
導語: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該文以泰興市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為例,分析了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必要性,介紹了泰興市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具體做法,以期為我國農村水利建設提供借鑒。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大力推進,全面完善新農村基礎設施、促進農業產業進一步創新發展已經成為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任務。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作為直接關系到基層農民的農業發展和生活環境的重要內容,已經逐漸成為農村工程建設不可忽視的環節。建設完善、現代化的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有效提升農民的農業效益和生活質量。因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泰興市開展了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
1泰興市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狀
泰興市位于江蘇省中部,屬于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由東北向西南略呈傾斜。泰興市屬于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足。全市共有15個鄉鎮、1個街道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169.55km2(不含長江水域面積),耕地面積1.0034×106hm2。全市共有市級干河14條,總長389km;共有鄉鎮級中溝372條,總長1004.6km。泰興市主要針對新街、廣陵、珊瑚、張橋、古溪及濱江6個鄉鎮開展具體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布局采取骨干工程灌排結合利用、田間工程灌排分開的模式。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灌溉提水泵站、田間混凝土襯砌渠道和渠系分水閘、溝系排水涵工程建設等。全市現存灌溉泵站因建成時間長,設備老化、破損,完好率不足60%,亟待更新改造;各類原有土質渠道滲漏十分嚴重;部分已建襯砌渠道因建成時間長,受當時資金不足及施工條件限制,工程布局不合理、工程老化等,完好率約占65%;田間排水涵等小型配套建筑物因建設資金不足,配套率僅為50%,完好率為60%。由此可見,泰興市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更新完善工作量較大,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全面部署。
2開展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2.1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泰興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地區的農業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泰興市絕大多數的農業基礎設施修建于20世紀60~70年代,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泰興市內有很多灌溉泵站老化失修,泵房及設備損毀嚴重,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使用功能。泵站運作效率低,遠遠低于相關標準,造成農業灌溉成本居高不下,農民負擔較重。基礎設施運行時間較長、建筑老化嚴重等問題直接增加了近年來的運行和維修費用[1]。除此之外,部分偏遠村落仍采用土渠輸水,而襯砌渠道已運行多年,破損、滲漏嚴重,渠系水利用系數低。泰興市農村田間渠道布置不合理,嚴重影響了地區內的現代農業發展。為全面落實現代農業技術,必須通過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良好的水利設施保障。2.2是確保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措施。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三農”的重視,將農村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促進農村產業進一步發展、深化農村改革的直接體現[2]。泰興地區的渠道滲漏損失約占輸水損失的80%,不僅影響了農村灌溉的綜合效果,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地區水資源的利用情況。因此,必須通過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農村水利工程的綜合設施建設,有效提高灌溉效率,節約水資源,確保基層水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為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3]。2.3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本質需要。泰興市鄉鎮工業的不斷發展導致基層地區的水質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嚴重影響了地區的生態農村建設。在開展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通過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地區的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向現代化方向邁進,更要加大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通過不斷完善農村小型水利農田建設,有效降低農田養分流失,合理規劃地區內的渠道脈絡,進一步降低水體污染的發生概率[4]。因此,全面加強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能夠有效緩解農村用水矛盾問題,引導農民調整生產生活方式,全面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
3泰興市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具體實踐
3.1制定具體標準和總體布局規劃。在泰興市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初期,相關部門對此次項目覆蓋的農村進行了摸底調查,制定了詳細的項目標準,涉及防洪除澇降漬功能建設、水質環境治理、河道疏通建設、灌溉情況等多方面的施工具體標準,為后期的具體實踐施工奠定了良好的規范保障[5];除此之外,針對不同鄉鎮明確規劃了建設內容,涉及高效節水低壓管道灌溉建設面積、排澇站、灌溉站、河道整治、渠道建設等具體內容。具體的標準制定和總體布局規劃為后續的施工建設提供了良好的體系基礎。3.2完善施工質量管控。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后期工程的使用效果。建設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為了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完善農村防洪排澇減災設施建設、提高水源利用率以及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益等,而能否達到計劃的最終效果直接受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6]。因此,在施工建設過程中要自上而下形成完善的施工質量管控機制。首先,政府通過定期開展的施工會議,不斷加大對地區內各施工組的質量管控,要求各基層水利建設項目將施工質量作為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第一要素,全面提高施工質量;其次,在日常的施工過程中,基層施工項目組組建專門的施工質量監管小組,負責統籌監管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這種自上而下的全面質量管控有效提高了泰興市的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質量。3.3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技術水平。泰興市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的作業人員大多是農民,綜合素質水平有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施工建設的綜合水平。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泰興市始終以施工技術為基準點,不斷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理念,全面提高施工綜合質量。首先,不斷引進先進的創新型技術方法,引導各施工企業將先進的技術運用到施工作業中,進一步提高施工的先進性;其次,通過現場指導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準確性,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夠精準完成;最后,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的施工理念,在進行河道、渠道建設與整治過程中進行專項優化和創新運用,有效確保了各項施工建設都能發揮最大效益。3.4健全日常維護制度。泰興市針對基層農田水利設施采取了基層分管的日常維護制度,由當地選拔負責的農民進行日常定期檢查和維護工作,確保水利設施能夠發揮作用。通過實施定期檢查制度能夠第一時間發現設施故障,方便及時進行維護和修復。這種日常的分區檢查維護制度進一步確保了水利設施能夠更好地為農村現代化農業發展服務。
4結語
農田水利設施是農業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前提條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保障。農田水利工程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環境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經成為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針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踐的系統研究對基層水利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參考文獻
[1]魏海平.淺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9(14):369.
[2]王寶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計問題及對策研究[J].珠江水運,2019(13):106-107.
[3]田紅紅.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及措施[J].新農業,2019(13):98-99.
[4]王樹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與管理[J].新農業,2019(11):24-25.
[5]朱蘭彬.三灣村農田水利發展現狀及對策思考[J].南方農業,2019,13(15):168-169.
[6]姜立志.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問題及治理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100.
作者:耿金 張冉冉 楊骕 單位:無錫市水利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食品工業園廢水處理工程建設研究
- 下一篇:建設工程招標采購風險及管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