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設計審計制度思考

時間:2022-02-09 02:59:42

導語:工程設計審計制度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設計審計制度思考

1建立工程設計審計制度的必要性

1.1設計階段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階段。國內外相關資料研究表明,設計階段的費用只占工程全部費用不到1%,但在項目決策正確的前提下,它對工程造價影響程度高達75%以上。設計圖紙定了的內容,除了設計單位誰都不能改,招投標、土建、安裝、裝飾等費用都是根據設計圖算出來的,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所產生的費用都是以設計圖為基礎的。只有把好設計關,才能控制好工程造價。因此,建立工程設計審計制度對控制工程造價十分必要。1.2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決定建筑物的“性價比”。設計方案經濟合理性的影響因素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形狀、流通空間、層高層數、建筑結構等。設計師們可以通過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在建筑物實現功能實用、外型美觀、結構安全的最優組合的基礎上,把建設所需成本控制到最低。建筑物的功能與成本的比值,也可以用IT行業的說法稱為“性價比”,在造價領域叫做價值工程。而現在許多設計不同程度地存在華而不實,片面追求高大上,不求功能適用性和經濟合理性,過分講究地標性和奇異性以吸引人的眼球,引發的施工圖預算超設計概算、竣工結算超施工圖預算等現象屢見不鮮,忽視了建筑物的價值工程。1.3設計思路的先進性影響工程造價合理性。每一張設計圖紙都凝聚著設計者的匠心精神,都應當被尊重。但按照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講,設計者們追求的是設計收益最大化,在市場競爭不成熟的條件下,他們只求安全穩妥地完成,不計較施工成本,一味加粗加密鋼筋配置,加大結構承載能力設計,不考慮施工成本;設計思路過于保守,經常套用以前成熟的設計成果,不考慮建筑材料在當地是否稀缺;缺乏對建材市場的考察和調研,不計材料長距離運輸成本,以至于無限制擴大工程造價。因此,只有建立強制性的設計審計制度機制,對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進行強制性評價,才能使設計者全面樹立控制工程造價的觀念,在設計方案中廣泛開展限額設計,以最小的投入去獲取最大的經濟和使用效益,實現工程造價合理最大化。

2建立工程設計審計制度的可行性

2.1投資者對建筑物的經濟合理性有訴求。許多投資者并非是項目決策者,對建筑物的經濟合理性不滿意卻無法監管,特別是許多政府投資的市政項目,前期籌劃決策階段透明度不夠,往往是建成之后大家才知道建筑物的形狀和用途,可建筑物已經建成了,縱有百般不滿意又能如何?要是能在籌劃決策階段,將設計方案向投資者公開,投資者通過某種途徑對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加以控制,將大大提升建筑物的公眾滿意度,這種途徑就是建立設計審計制度,由審計為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把脈,確保納稅人的錢花在刀刃上。因此,投資者會對建立工程設計審計制度的需求度非常高。2.2審計部門具備工程設計審計職能。在我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已成為社會工程審計的主流,并且具備工程設計審計的職能。《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管理辦法》第二十條明確規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咨詢業務包括配合設計方案比選、優化設計、限額設計等工作進行工程造價分析與控制。投資者完全可以委托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對項目的設計方案進行審計,對設計方案進行經濟合理性評價,并給出合理性建議。投資者可以要求設計單位采納該建議,實現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最大化。2.3設計行業內部也需要審計監督。隨著設計行業市場化的發展,設計者往往會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不顧及設計造詣和推陳出新,設計師們往往把精力投入到跑項目上,過多遷就于業主的喜好,不嚴格執行國家設計規范,不顧及投資者的經濟利益,缺乏第三方的監督和制約,影響了我國建筑業的自主品牌整體實力,一些好的富有創造性的設計很難在設計市場競爭不規則的條件下脫穎而出,需要通過審計監督規范設計行為,提升設計規范化水平。

3建立工程設計審計制度的具體措施

工程設計審計制度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工程造價審計,不僅對設計概算進行審計,而且要將設計方案、設計圖紙統統納入到審計范圍,應當屬于績效審計的范疇,就是要依照各類建筑設計規范,對設計方案、設計圖紙、設計概算進行全面審查和分析,找出不利于投資者對工程造價控制的因素加以評價,促進設計方案經濟合理性的提升。3.1設計方案審計。設計方案審計是指在初步設計階段進行的審計,是在施工圖設計之前,對初步設計方案的審查和分析,是設計審計的開端,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初步設計方案實現了經濟合理化,才能為后期施工圖設計、設計概算編制的經濟性奠定基礎,也能避免方案反復和設計成果的浪費。3.1.1總平圖審計主要審查總圖運輸設計和總平面配置。包括現場地質、水文、地形、地貌等條件是否影響建設項目展開,在施工過程中能否避免大拆大建,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避免大挖大填,減少土石方量;建設用地是否確實需要很多,有無不必要占用的部分,是否節約用地;功能分區是否合理,各建筑物功能銜接是否融洽,是否綜合考慮了場區內建筑物的功能;場區內道路是否順暢,運輸方式的選擇是否經濟合理,在使用時會不會產生不必要的頻繁運輸和流量擁堵。3.1.2建筑設計主要審查建筑標準。一是建筑物平面形狀是否簡潔大方,有無不必要的刻意的不規則形狀,導致施工復雜化增加建設成本,如有的建筑物刻意使用不必要圓形,無疑會增加工程費用,能否在滿足建筑物美觀實用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建筑周長系數,即周長與建筑面積比,盡可能降低工程造價。二是流通空間是否過大,在滿足建筑物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將流通空間減少到最小,門廳、走廊、過道、樓梯占用空間過多會增加工程造價,降低建筑物的實際利用率。三是層高是否過高,在建筑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建筑層高會增強墻體、樓梯、管道、裝飾等各項施工費用。四是層數設置是否合理,是否與基礎承載能力相適應,因為在基礎承載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層數越多,單位建筑面積造價越低。五是柱網布置是否合理。比如,對于單跨廠房,柱間距不變時,跨度越大單位面積造價越低,對于多跨廠房,中跨數目越多,柱子和基礎分攤在單位面積上的造價越少。3.1.3工藝設計主要審查工藝技術方案,是否嚴格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進行設計,確定具體的工藝流程和技術,包括建設規模標準、工藝設備選型是否合理,給排水、供暖、強弱電、空調、消防、通信等各類配套管線及設備是否并行不悖,各類井、溝、槽、孔等構筑物設置是否都合理,有無多余設置重復設置的現象,會不會在施工中出現不同工種重復施工的現象。3.2施工圖審計。在設計方案審計的基礎上,施工圖的審計主要側重于建筑結構、材料選用等細部設計審計,審查新材料、新技術是否能夠應用于設計中,并且有效降低工程造價。3.2.1建筑結構審計主要審查建筑結構選擇是否既滿足力學要求,又足夠經濟。選用的結構類型是否與當地物質條件相適應如五層以下普通建筑一般選用砌體結構,大跨度房屋選用鋼結構要優于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層建筑選用框架或剪力墻結構較為經濟。此外,還要關注鋼材型號、鋼筋型號以及混凝土中的含筋量是否過度放大,過于保守地滿足力學要求。3.2.2材料選用審計主要審查建筑材料選擇是否合理,施工時能否就地或就近取材減少運輸成本;選用材料類型在市場上是否貨源充足,是否具有三個以上品牌可供比選;在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都滿足的基礎上是否有新型價廉優質的材料可以替代。建筑材料一般占直接費的70%,合理選擇建筑材料,可以降低材料價格,有效控制工程造價。3.2.3設備選用審計主要審查設施設備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是否最適用,包括電梯、空調、通風、采暖等,各個系統的分布和占用空間是否合理,是否有新工藝、新技術出現,是否有占用空間小、安裝操作簡便、維護成本低、能源消耗少的新產品可以替代。根據工程造價資料分析,設備安裝工程造價占工程總投資的20%-50%,而且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這個比例還會逐步提高。因此,降低設備購置費用對于投資者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是十分有利的。3.3設計概算審計。設計概算是以初步設計文件為依據編制的,是投資者編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確定和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的依據,一經批準,將作為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的最高限額。因此,設計概算審計也是建立設計審計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3.3.1單位工程概算審計具有獨立的設計文件,能夠獨立組織施工,但不能獨立發揮使用功能的工程是單位工程,包括土建、裝飾、采暖、通風、給排水等專業,是最基本的計算單元。主要審查人材機費用計算是否合理,工程量計算是否與初步設計一致,企業管理費、利潤、規費及稅金的計取是否符合相關定額標準,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概算是否合理,有無技術條件類似的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概算指標可以對照。3.3.2單項工程概算審計具有獨立的設計文件,建成后獨立發揮使用功能的工程是單項工程,如辦公樓、食堂、招待所等。單項工程概算是在單位工程概算的基礎上匯總形成的。主要審查各單位工程概算條理是否清晰,有無重復疊加的現象,單位建筑工程概算與單位設備及安裝工程概算構成是否完整,分類是否明確。3.3.3建設項目總概算審計建設項目總概算由各單項工程綜合概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概算、預備費、建設期利息和鋪底流動資金概算匯總而成。主要審查總概算組成是否全面,是否有漏算的部分,以防止建設實施過程中追加投資;審查工程建設其他費和預備費等計算基數、費率是否科學合理。

綜上所述,建立工程設計審計制度,有助于提高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有助于強化設計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幫助業主對工程造價的控制;有助于促進設計方案可行性論證,避免或減少工程建設后期追加投資,防范設計風險;有助于規范設計市場的良性競爭,是促進設計行業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強制性的設計審計制度,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免疫系統”功能,才能保障投資者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鄭貴超.論建筑設計的經濟性[J].建筑學研究前沿,2012,10.

[2]中國計劃出版社.建設工程計價2014年修訂版.2014,08.

[3]吳嘉慧.大型工程“兩院制”設計審計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2.

作者:張帥 王旭 井浩 單位:1.中央軍委審計署石家莊中心 2.中央軍委審計署第四直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