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時間:2022-10-09 09:19:58
導語:淺析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階段,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而環境的破壞將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因此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就逐漸成為當今社會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眾所周知,環境保護屬于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前提,所以,我們必須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就目前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為保護環境,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本文就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策略
環境保護問題作為目前社會關注度相對較高的熱點問題,已經與經濟發展占據同等地位。重視環境保護,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發展為全人類共識。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其人均資源占有量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長期以來采用傳統經濟模式,實施粗放型經濟發展,大大浪費了資源,與此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是必然趨勢。
1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1.1兩者聯系密切。從某種程度上講,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之間是密切相關的,二者缺一不可。具體來說,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就在于保護環境,只有真正有效地保護好自然環境,保證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則才可以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1]。而環境保護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現代社會發展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化的滿足物質需求,更多地為創造更好地居住環境,實現更好目標而奮斗。此外,可持續發展同時又是環境保護的關鍵性標準,參照可持續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社會發展的生態化以及可持續化,才能夠順利做到環境的保護,日益改善全球惡化現狀。1.2權利與義務統一。借助對自然資源相關物質形態的不斷改變,充分滿足人類自身發展需求,這是人類的權利,然而該權利必須要將保護自然作為底線。與此同時,還必須要重視自然事實的保護,進一步維持自然發展規律的科學性以及穩定性,這是我們的義務[2]。總體來說,我們可以將環境權利以及環境義務看作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在別人眼里是權利,而在自己眼中是義務。權利與義務之間屬于相互依存的關系。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我們享有保護環境的權利與環境保護所需履行的義務。人類應該對于自然的相關權利范圍與義務范圍進行必要調整。現階段,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已經發生了某種程度上的破壞,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要針對該情況,在充分滿足人對自然更高需求的基礎上,幫助自然盡快恢復原有的狀態,對兩者的關系進行協調,最終達到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現存環境問題分析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目前世界范圍的大體環境發展現狀為局部在改善而總體在惡化。就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因素上來看,主要包括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壞兩個方面,盡管世界各國在環境保護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所面臨的局勢依然相當嚴峻[3]。2.1大氣污染。針對現存環境發展情況,一個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大氣污染,從大氣污染源上來看,主要為煤炭燃燒以及汽車尾氣排放,尤其是煤炭燃燒,已經逐漸發展為大氣污染的根本性原因[4]。目前,大型火電廠發電必須要大量煤炭作為燃料,煤炭燃燒期間煙筒中排放出的懸浮顆粒數量非常多。此外,很多地區在冬天的時候,為取暖同樣要燃燒煤炭,進而排放出大量大氣懸浮顆粒。甚至一些地方會燃燒硫化物含量相對較高的煤炭,從而使那些地方經常下酸雨,最終加重大氣污染。近幾年來,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尾氣污染情況日益嚴重。2.2水資源缺乏。盡管目前國際上在廢水處理以及排污方面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效果,然而城市生活排放污水總量卻依然呈現上升趨勢,相關部門對于污水的處理速度趕不上排放速度。甚至一些國家本來就嚴重干旱少雨,這樣就會使其對地下水進行過度開發,最終造成水資源供應不足,嚴重的時候會影響到廣大民眾的安全用水以及身體健康。
3注重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3.1增強社會環保意識。現階段,環境屬于全體社會公民得以長久生存的大家庭,對環境的保護直接關系到每個公民日常生活。所以,為了做到環境保護,就應該不斷增強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積極引導所有公民都從小事做起,可以從節約每一度電做起,節約每一張紙做起,并且要在做好小事的基礎上不斷影響他人,使更多的人重視環境保護,并踐行環境保護,形成人人保護環境的和諧氛圍[5]。3.2加強環保監督。環境保護層面的環保監督屬于確保環保法律得以真正貫徹執行的重要措施,為更好地做到環保監督,各級環保部門必須要通力合作,積極構建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實現國家環保部門、地方環保監督部門以及下屬單位監督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各司其職,從而做到環保監測工作、預警工作以及應急工作的全面化以及細致化。3.3完善法律體系。健全化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可以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應該將環境保護以及經濟發展調整到同等位置,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并從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能夠符合國情的科學化的環保法律,就不同環保問題實施針對性處理,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環境現狀[6]。3.4重視全球環保合作。現階段,環境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我國社會發展期間面臨的重大問題,而逐漸發展為全球社會的關鍵問題,必須要實現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加強通力協作,從而有效實現環境保護的目的,不然單靠一個國家或少數國家的努力是難以完成環保任務的。因此,世界各國都必須要進一步突破綠色貿易壁壘,大大降低污染源的流動,對環境保護準則以及相關標準進行統一,從根本上做到環保合作,降低環境污染程度。3.5推廣循環經濟。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廣泛推廣循環經濟發展。在實際經濟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把建設資源友好型以及社會集約型社會作為發展的核心內容,然后全面統籌發展,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區域發展、自然發展以及人類發展之間的有機結合,可以真正實現環境、人口以及資源三者的協調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生態示范產業,充分發揮產業協同優勢,始終堅持走生態化發展道路,從根本上增強環境保護力度,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4結語
總而言之,在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統籌兼顧對環境的大力保護,在不破壞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實現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相處,在堅持發展的道路上,既可以滿足我們的實際需求,又能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充足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必須要就傳統形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大膽創新,并嚴格貫徹執行,最大限度形成生態化以及環境友好型模式,達到環境的保護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增強國家綜合國力。
作者:史珊珊 單位:滄州市吳橋環境監控中心
參考文獻
[1]宋燁.淺談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選課的教學策略[J].西北醫學教育,2014(2):300-302.
[2]崔寶成.淺談我國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4(8):236,246.
[3]朱文.論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2):149,153.
[4]范永坤,石晶.淺析當前我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統一[J].統計與管理,2015(5):84-85.
[5]劉巧云,王偉.淺談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10):150.
[6]楊文玢.淺談我國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法制博覽,2016(9):259.
- 上一篇:高速鐵路工程地質勘查分析
- 下一篇:非金屬礦物加工環境保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