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設計模型自動轉化方法分析
時間:2022-08-07 10:04:14
導語:建筑結構設計模型自動轉化方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結構設計方面,包含的信息量、數據量非常多,模型自動轉化的過程中,要注意信息模型的應用,選擇好相關的設計軟件,保障模型自動轉化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1]。信息模型在自動轉化方面,把控好計算數據之間的銜接性,避免有信息混亂的情況,模型自動轉化中,要多次計算結構數據,避免結構設計上出現缺陷。模型自動轉化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具有導向和規范的作用,采用計算機,輔助建筑結構的設計。模型自動轉化的應用,可以圍繞建筑結構設計,構建數據庫,提供可以計算的數據信息,模型自動轉化中共享的數據,都要存儲到計算機系統內,實現自動化的信息應用。模型自動轉化的應用,豐富了建筑結構設計的信息,確保建筑結構設計數據,能夠自動化的吻合,確保結構設計的協調性。建筑結構設計時,模型自動轉化構建了數字化的三維幾何模型,模型內寫入的數據,都可以實現自動轉化,為建筑結構的設計,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計算機系統,根據建筑結構的需求,自動計算建筑結構設計的信息,構成了建筑結構的立面、平面以及剖面圖,細化解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共享數據。
2建筑結構設計中模型自動轉化方法
首先建筑結構設計中,要選擇模型自動轉化方法,統一信息模型,模型中,涉及到很多模塊的模型,包括便捷、物理、截面信息等。模型自動轉化方法中,建筑結構要根據構件的之間的關系,構件相關的模型,管理好建筑結構設計中的信息。模型自動轉化軟件中,存儲建筑結構設計的數據源,為結構設計,提供共享的信息,保證模型具備全局自動轉化的特征[2]。建筑結構設計中,模型自動轉化的模塊,主要有建筑設計模型、結構分析模型、施工圖設計模型、工程算量模型,實行自動轉化,方便整個建筑結構設計,能夠合理的運用模型信息。例如: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模型自動轉化內,采用CAD與PKPM軟件,通過相關轉化,解釋建筑結構設計的內容,促使設計人員,能夠準確的了解建筑結構設計中各項信息的關聯性。其次是結構模型的自動轉化方法,建筑結構設計時,二維圖紙的數量很多,設計時,就要注重結構圖與施工圖,通過圖元識別,掌握建筑結構的軸網,導出結構模型的文件。結構模型自動轉化中,準確定義建筑的材料與實體結構,圍繞實體模型,識別材料的信息。然后建筑結構設計模型自動轉化時,以結構模型設計為基礎,轉化為結構分析模型。結構模型設計后,就要進行結構的分析,分析時,模型自動轉化采用了公開數據方式,控制模型的轉化格式,簡化了結構分析時的數據難度[3]。結構分析模型的自動轉化,選擇了不同的軟件,軟件中導出的結構分析數據,導入到模型內,根據建筑結構設計的定義,約束結構模型的條件和載荷,把數據存儲到模型數據庫內,匹配好建筑構件中的配筋信息,進而設計完整的結構分析圖。最后建筑結構設計的信息,在模型自動轉化作用下,構成工程算量的模型。模型自動轉化方法中,建筑結構的工程算量模型,以結構設計的數據源為基礎,完成工程算量的設計。模型自動轉化方法中,利用文檔類型定義的方法,輔助模板模式的定義設計,保障結構中,各項語言設計的一致性,同時還要保障建筑結構模型的可擴展性,以便更改或增加建筑結構的設計。
3建筑結構設計中模型自動轉化測試
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模型自動轉化,要采取測試的方法,評估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測試是模型自動轉化中的重要途徑,以建筑結構體系為依據,利用軟件,構建測試的模型,輸入建筑結構中的構件設計數據,軟件測試的過程中,把信息文件以規定格式導出,直接生成結構模型[4]。軟件測試后,利用轉化接口,生成模型數據,接口導出了模型的基本文件,對建筑結構的設計結果進行分析,同時把文件,導入到數據庫內,便于隨意讀取建筑結構的信息。
4結束語
建筑工程發展速度很快,增加了結構設計的難度,為了提升建筑結構設計的水平,應該積極落實模型自動轉化,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的有效性和實踐性。模型自動轉化是以軟件為基礎,構成相互轉化的模型,在自動化的作用下,促進軟件之間的相互轉化,滿足建筑結構設計的根本需求,逐步解決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問題。
作者:張江文
參考文獻:
[1]黃強.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模型自動轉化方法分析[J].科技展望,2015(08):40.
[2]周徑優.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模型自動轉化方法研究[J].門窗,2016(05):90+92.
[3]周游.淺析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模型自動轉化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6(38):87-88.
[4]吳銳祥.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模型自動轉化方法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2):125.
- 上一篇: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方法探究
- 下一篇:建筑結構設計荷載值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