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設計分析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時間:2022-10-23 10:09:27
導語:抗震設計分析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抗震設計的發展現狀
隨著城市化的進行,多層建筑物數量的增多,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受到越來越多的親睞,我國抗震設計雖然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仍然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持與實踐借鑒,發展的速度較為緩慢。我國建筑行業在進行抗震結構設計與施工時,較為普遍的采用框架與砌體兩種設計結構。這兩種建筑設計結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建筑抗震性的功能需求,但是其自身依舊存在著一些不足。框架設計針對地震發生時,建筑物承受橫向破壞力的情況,加強了建筑物橫向上的抗震性,增強了其在抗震性能,但是框架設計也對建筑物本身的結構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影響,致使建筑物的某些結構與功能發生變化,使得建筑物豎直方向上的抗震性能受到削弱,形成一個薄弱區域,從而影響建筑物的實際抗震效果,建筑物整體的抗震性得不到最為充分的發揮。在進行防震框架設計時,建筑開發項目的設計人員很難根據實際建筑需要進行防震框架的模擬,這就造成了框架設計抗震性能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開發設計者很難明確使用框架結構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無法科學而全面的對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進行評估,導致框架設計在抗震結構中很難得到廣泛的應用。加之框架設計為了增強建筑主體結構的抗震性,在建筑物項目施工建設中普遍采用填充墻這種建筑結構,但是填充墻自身在地震發生時就是一種安全隱患,地震時所引發的豎直方向上的震動,極易導致填充墻的倒塌,極易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損失。因此要加強對填充墻的結構設計與質量監督,保證其質量,同時在竣工驗收之后,要對填充墻進行定期的檢查與維護,保證其一直處于良好的狀態,保證其抗震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多層建筑逐漸興起,成為城市建筑的主流。多層建筑在滿足城市發展需要的同時,也給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形成一定的抗震隱患。多層建筑的大空間與砌體之間逐漸形成一種矛盾,即建筑物主體內存在的巨大空間很難依靠砌體結構滿足抗震性的需求,當代人在選擇居住環境或者居住環境時,更傾向于選擇大空間,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建筑項目的開發者更多是采取降低墻體厚度的方式,相對性的增加建筑物的主體空間。這雖然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但是無法滿足建筑物的抗震要求,所以在進行砌體設計時應該對空間大小與墻體厚度之間的比例關系進行全面的考量,科學的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在滿足建筑物功能的同時,增強建筑物的抗震性。
2增強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方法途徑
對建筑結構中抗震設計的提高與增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我們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正確的探討,從而增強抗震設計的安全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這一目的的實現就需要我們從框架與砌體兩種結構出發,進行合理高效的設置。
2.1框架設計
建筑項目的規劃設計人員在建設開發項目的設計階段要根據建筑物主體構建布局進行全面的考量與綜合的判斷,從而使得抗震性設計能夠夠好的滿足建筑開發項目的實際需要,同時加強對建筑物自身剛性重要程度的認識,將建筑物的形變量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保證建筑物在地震過程中能夠承受較大的形變力量,從根本上提高建筑物主體的抗震能力與效果。在建筑物結構中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因此建筑項目的施工建設者需要對建筑物的非結構性構建進行科學的評估,以保證非結構建筑構件的抗震性能的發揮。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最大限度的提升框架結構的穩定性,在進行框架結構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將保塑性鉸安置在框架梁的首端,以此來加強框架設計對于地震發生時豎直方向上作用力對建筑物的破壞。為了提升建筑物中填充墻的穩定性,減少因填充墻的損害降低建筑物主體抗震性能,因此當相關的設計與施工人員在進行填充墻設計和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填充墻的墻體質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填充墻在地震中出現裂縫的可能性,同時按照科學的周期,對填充墻進行定期的檢修與維護,保證填充墻一直處于一種良好的狀態。
2.2砌體設計
墻體厚度作為墻體剛性與延展性的重要載體,其對建筑物的抗震性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通過對墻體厚度的科學合理設計能夠極大的提升建筑物的穩定性,從而能夠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例如在地震多發地帶開展建筑開發項目時,就需要建筑項目的設計者與施工者在設計與施工階段對墻體的厚度進行適當的增加,在進行多層建筑的設計施工的過程之中,開發建設單位不能只是一味的強調提升建筑物的高度,還需要充分的考慮到多層建筑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為了加強建筑物主體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對建筑物與人員的傷害,更好的保護人身與財產安全。在進行建設開發項目設計時要在國家相關法律與法規的指導下進行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設計與施工,確保建筑物的設計與施工能夠符合國家性的技術要求。
3結語
總之,建筑物的抗震性設計應引起重視,使其設計與技術進一步提高,以確保人們的安全。在建筑開發項目設計與施工的各個具體環節之中,相關部門也要根據自身的職責做好相應的工作,確保建筑物的工程質量與抗震性能,監理單位更應該嚴格地做好監理的工作,而勘察單位就應該如實出具勘察報告,從而確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性。
作者:郭超 單位: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信貸部門職工風險管理工作匯報
- 下一篇: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