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探索

時間:2022-12-26 09:56:44

導語: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探索

摘要:在建筑的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實用性越來越廣泛,因為好的抗震設計,能夠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地震來臨時,能夠有效的降低受害程度。但是從目前的建筑設計來看,很多設計人員沒有對抗震設計形成充分的認識,認為建筑受地震災害的影響可能性比較小,從而導致了各類問題的出現。本文結合在建筑結構設計抗震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對如何強化抗震設計進行了一些措施的探討,希望能夠在提升建筑物整體結構上的抗震性能上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抗震設計;淺談

1前言

在自然災害的范疇內,地震屬于危害性較大的一種。近些年,頻繁出現的地震災害嚴重的威脅到了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特別是人民居住環境遭到了損壞。為此,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刻不容緩的事情,隨著國家在地震學領域、建筑學領域和地理系統等專業方向的科學發展。我國的建筑結構抗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何根據國內地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的變化,設計出更為安全,抗震性能更高的建筑物,是很多施工單位及設計方普遍關心的問題。

2建筑結構中關于抗震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

在建筑結構中進行抗震能力的考慮方面,必須結合建筑抗震場地的選擇、建筑結構體系的適當構建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規則等幾個方面加以重視。

2.1合理選擇建筑抗震場地。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對于抗震設計的考慮上,必須注重建筑抗震場地的選擇。選擇了合理的抗震場地進行建筑施工,將會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當地震發生時,會導致地表的各個位置發生不規律的則亂移動,所坐落位置的地質結構和性質不同,發生的地震災害程度也會有所差異。當地震中發生劇烈的地面震動時,如果場地選擇本來就不妥當,建筑結構遭受的破壞就更加的嚴重,嚴重的會導致建筑物的坍塌。在建筑場地的選擇上,要適當的避開軟土層,砂土層等容易被液化的地面結構,當這些不利于抗震的地段很難避開時,就要考慮通過人工改造的形式,進行地基的加固處理,確保建筑物的地基抗震級別能夠得到提升。

2.2嚴格規范建筑結構體系的構建。在抗震設計實施前的建筑結構抗震方案選擇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在建筑結構體系和安全方面的方案考慮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1)抗震結構的選擇上,避免以偏概全,因對特殊建筑結構考慮而忽視了整體的結構構件,需要從整體進行建筑抗震性能的把握。要確保建筑結構有一定的贅余,當建筑物的某個局部出現了損壞的情況下,整體建筑物不會因此受到穩定性和抗震性能的變化。(2)根據地震的傳遞路徑準確的進行設計圖規劃。對于豎向結構的設計,設計要從垂直重力符合角度考慮其相應條件下的壓應力均衡問題,對轉化結構而言,考慮到上部結構豎向構件會傳來垂直重力荷載,確保該荷載力在轉換層有一次的轉換。(3)設計中要注意確保建筑結構體系的強度和剛度在合理的水平,符合建筑物的整體設計要求。避免因局部位置的剛度不足難以支撐該部位應該支撐的建筑區域結構,實現剛度和強度的合理分配。

2.3確保建筑物的平面規則性布置。在實際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分析上,還要充分的考慮到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規則性,這在抗震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通過盡量保持建筑設計的規則性,可以更好的知道建筑施工,對于不規則的結構設計,必須采取與之匹配的負責對策加以設計對應。

3建筑結構設計中加強抗震設計的幾點建議

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對建筑物的使用者和周邊的環境來說,有著非常直接的安全關系。如果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較差,在發生低級別的地震時,就可能會導致建筑物的變形等問題,周邊的環境設施和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會受到相關的影響。在切實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方面,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進行抗震結構的準確選擇,通過合理布局來減少抗震能量的發揮,盡可能的設置多重抗震防線。

3.1進行抗震結構的準確選擇。抗震結構的準確定位能夠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整體抗震性能,通過優選強度較大,剛度較高的建筑主體結構設計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結構的變形發生概率。確保建筑物的整體結構性能。設計人員在進行抗震結構分析時,必須將抗震結構和非抗震結構進行同時考慮,針對短柱等較容易發生安全問題的關鍵部位要采取合理的抗震措施,通過確保建筑結構和非結構構件的整體剛度和強度,來提升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

3.2盡量的優化布局以降低地震能量。在進行抗震結構設計時,通過加強位移為基點的結構設計考慮和定量分析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地震災害中能量的輸入,實現建筑物抗震性能的總體效果。在設計的定量分析中,通過反復幾次的構件總承載力核算,通過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控制建筑下層的位移延性比例,使得建筑物在面臨地震災害時,其結構變形情況最小化。建筑地基的選擇,要盡量的以堅硬地基為主,盡量避免建筑物坐落在地震周期比較活躍的位置,減少建筑物中地震能量的輸入,從而降低地震的破壞程度。

3.3抗震防線的多重設置。抗震防線可以實現抗震效果的最大化。設計中,可以講延伸性能好的建筑結構納入到抗震防線體系內,另外將一些建筑構件作為二、三道防線。通過多重抗震防線的設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發生后的沖擊力,從而保障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

4結語

總而言之,一旦地震發生,將會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很大的威脅,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強調抗震性能設計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在考慮抗震的具體設計思路時,設計人員必須通過多角度進行抗震方法的設計,并加強創新性抗震度角度的分析,通過合理的制定抗震設計來增強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同時,在建筑物的施工過程中,施工隊伍也要強化建筑物的抗折能力建設,為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駕護航,促進國家建筑行業的長遠持續發展。

作者:陳瑩 單位: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岳磊.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J].房地產導刊,2013.

[2]黃鶴.建筑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及方法[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

[3]李鳴.淺談建筑結構抗震設計[J].科技致富向導,2013.

[4]張墅褒.淺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概念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