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類專業群結構設計研究

時間:2022-12-30 10:56:51

導語:土木建筑類專業群結構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土木建筑類專業群結構設計研究

【摘要】為適應新時代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產業融合發展等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結合重慶工程學院專業建設與發展基礎,提出了基于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土木建筑類本科專業群結構布局。

【關鍵詞】教育改革;產業融合;學科融合;土木建筑

新時代,隨著信息技術引發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對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與變革等影響日益強化,相應地,人類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復雜度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這一新的復雜變化,高校人才培養不能像往常一樣局限于單個學科專業領域,應圍繞產業變革與發展需要,實現多個不同學科,甚至包括以前關聯性不強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以及因此產生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整合并形成新的產業,培養出具備跨學科專業領域的工程技術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推動和引領社會經濟、產業和技術的持續發展。在土木建筑領域,在原有相對分化基礎上的工程技術、創意設計、施工工藝等也正在呈現高度綜合的趨勢,把工學、藝術學和管理學的交叉融合納入土木建筑類專業群建設中,是當前推動學科專業改革的基本措施之一。

一、基于多學科交叉的專業群結構設計分析

(一)國家教育綜合改革對專業群建設與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為應對由信息技術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支持和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教育領域正大力提倡和推動“新工科”建設,必然要求高校要不斷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群建設與改革。新工科背景下的學科專業(群)是指由不同工學學科的交叉融合或由工學與其他如藝術、管理等學科的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的專業(群)。新的專業群的建設與改革旨在培養適應和滿足產業當前和未來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多學科交叉融合是當前專業(群)建設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需要將這一特征貫穿于該類專業(群)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并圍繞多學科交叉融合需要長期開展一系列工作,以保證人才培養全過程都能夠體現學科交叉融合。在新時代本科教育背景下,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將在各高等院校中得到高度重視并持續推動落實。(二)產業融合發展態勢對創新型、復合型工程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隨著產業升級以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產業間邊界愈趨模糊,產業融合已成為現代產業發展的基本方向。產業融合是指在時間上先后產生、結構上處于不同層次的產業在同一個產業、產業鏈、產業網中相互交叉、滲透、融合發展的產業形態。從建筑設計、建造、室內外環境設計與施工以及全過程造價管理成為土木建筑行業體現產業融合的具體表現形式,圍繞這一產業融合過程中涉及的工程技術、藝術設計和管理科學等的交叉滲透,也充分體現了工學、藝術學和管理學三個學科在這一過程中的交叉融合。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大背景下,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必然要求在專業設置與定位、專業建設及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重構和優化,這對土木建筑行業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群)建設提出了新課題。(三)學校現有專業布局給多學科交叉融合專業(群)建設創造了條件。重慶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學為主、以軟件為特色、經濟管理和人文藝術等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普通本科高校。開設有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商務、數字媒體藝術、環境設計、土木工程、工程造價等26個本科專業,其中,與土木建筑密切相關的專業包括土木工程、環境設計和工程造價三個專業,三個專業分屬于工學、藝術學和管理學三個學科門類。結合學校培養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發展定位,上述三個專業須緊跟重慶市土木建筑行業發展及相關崗位對工程技術人才的要求,培養具有工程技術背景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這對進一步優化多學科交叉融合專業群結構創造了條件。

二、基于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土木建筑類專業群結構設計

(一)專業群結構設計指導思想。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新時代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為指引,主動適應重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重慶城市化發展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主動為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在前期學科專業建設的基礎上,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群建設,強化辦學特色。推動學科專業建設的跨越發展,以多學科交叉融合專業群建設與改革引領辦學水平全面提升,為加快推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工程技術大學建設提供重要支撐。(二)構建“產業鏈與專業鏈”緊密銜接的專業群結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就是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動態發展、逐步完善的。重慶工程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專業設置方面: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需要,服務重慶地方經濟發展以及重慶新型城鎮化進程需要,充分調研行業用人需求,結合重慶工程學院辦學定位、辦學基礎以及相關資源條件,滿足產業需求、面向未來發展需要,規劃設計土木建筑類專業群結構如圖1所示。各專業功能定位及描述如下:建筑學專業設計房屋-土木工程專業建造房屋-環境設計專業創建房屋建成后室內外人居環境,而全過程都需要工程造價的支持。通過設置建筑學、土木工程、環境設計和工程造價四個專業,通過工學、藝術學和管理學三個學科門類的交叉融合,實現了從房屋設計、建造以及后期人居環境創建全產業鏈一體化的支撐與服務,實現專業鏈和產業鏈的有效銜接,主動適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以專業群結構布局為基礎,在專業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教學條件等多方面進行交叉滲透、融合優化,全方位助推專業群建設與改革,促進內涵發展,培養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三、結語

適應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產業融合發展、重慶工程學院專業建設發展等的實際需要,通過設置建筑學、土木工程、環境設計、工程造價四個專業,形成基于工學、藝術學和管理學三個學科門類的交叉融合的土木建筑類專業群結構,滿足新時代對創新性、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在多學科交叉融合專業群結構設計基礎上,對專業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條件建設等方面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林健.面向未來的中國新工科建設[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2:26~35

[2]林健.新工科建設:強勢打造“卓越計劃”升級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7 ~ 14

作者:雷江 朱曲平 單位:重慶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