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23 09:10:47
導語: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筑材料》是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建筑材料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引用工程中使用材料的實例,讓學生了解建筑材料行業的現狀、熱點、發展趨勢,激發學生學習建筑材料的興趣,領會學習建筑材料課程的目的。
關鍵詞:建筑材料;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建筑材料》課程是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這門課涵蓋了常用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漿、天然石材、屋面材料、金屬材料、木材、防水材料、絕熱和吸聲材料、裝飾材料等。材料品種繁多,基本涵蓋了土木工程中所用的常用材料,主要學習土建材料的基本組成、性質、應用及行業標準、檢測方法、儲存、運輸和保管等知識。它為后續的專業課《建筑構造》、《建筑施工技術》等課程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同時,《建筑材料》是一門應用技術課,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材料的采購、計量、驗收、入庫、臺賬管理、取樣檢測等技能,這些是今后從事施工員、質檢員、試驗員、材料員等崗位工作所應具備的技能。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在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應用及其試驗檢測技能,以便在今后實踐工作中能正確與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同時為學習后續專業課提供基礎知識是我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認真備課準備教學內容
開學前,我把所用教材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建筑材料》仔細閱讀,了解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明確各部分內容在整本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在全面了解教材的系統性以后,要進一步分清主次,明確哪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哪些是對學習某一部分教材有決定性作用的知識,即通常所說的抓住重點和關鍵。在此基礎上再制訂出學期(或學年)的教學計劃,統籌安排內容、進度和時間。備課時務必采用按章備課、分節講授的辦法,不能備一課,講一課。因為只有做好章節備課,對一個章節的教材作出全盤考慮,將知識加以集中歸類,找出每節課的中心、線索和內在聯系,體會其重點和關鍵,才能聯系《建筑材料》的教學目標確定每章節和每節課的教學目的。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建筑材料》應重點突出水泥、混凝土、鋼材等結構材料的性能與應用,并應緊密結合工程實踐,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工程案例補充到課堂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各種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因此有必要做出相應調整與補充,以便在有限的學時條件下結合專業實際情況更好地使教學內容反映出當前建筑材料的新發展。總之,認真做好每節課前得備課,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每節課的重難點,合理安排好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是講授好《建筑材料》的前提。
二、結合專業實際進行課堂教學
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能力低,沒有學習學習習慣且存在消極逆反的自卑心理的問題。《建筑材料》課程具有專業知識多,文字敘述多,牽涉專業知識多,工程實踐內容多,學生學習時無條理可循,易感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逐漸失去學習自信心。所以在開始的時候就必須強調《建筑材料》在整個專業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好第一節緒論課。中等職校的學生學習建筑材料的目的是學會如何應用材料,而不是深入研究材料,需要的知識面較廣,但內容不宜深,所以對于教材內容可以講解得淺一些、范圍廣一些,知識更新要快,以增強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適應性。傳統材料如石膏、石灰、木材等不宜講得過多、過細。各種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技術不斷涌現,因此有必要做出相應調整與補充,以便在有限的學時條件下結合專業實際情況更好地使教學內容反映出當前建筑材料的新發展。在講授傳統材料的基礎上,重點突出新材料的優異性能,以及先進技術與新工藝在專業實際中的驚人之處,使學生耳目一新、眼界大開,這樣讓同學們對《建筑材料》課程的學習更加重視。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建筑材料是有形、有色的實體,我們可以把一些便于攜帶的建筑材料帶到課程上,教學效果更直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講到鋼筋的時候,我帶來了幾根鋼筋,通過觀察讓學生掌握什么樣的鋼筋是光圓的、什么樣的是帶肋的。通過幾根鋼筋有裂紋、掉鱗、機械損傷等外觀缺陷的引出鋼筋混凝土的預制板產生的裂縫往往都是有缺陷的鋼筋造成的,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建筑材料性能,找出實際中出現工程問題的原因。生活中不乏與建筑材料有關的現象,在教學中可以結合使用以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學習砌筑砂漿時,就一個學生看到他們家用普通水泥砂漿在墻面上鋪貼的瓷磚會脫落,巧妙地引出將要學習的內容,影響砂漿黏結強度的因素:(1)砂漿本身的抗壓強度;(2)磚石本身的表面狀態、清潔程度、濕潤狀況;(3)施工操作水平及養護條件。引導學生從這三個方面找出瓷磚脫落原因。這些現實生活中實例,促使學生主動對學習建筑材料產生興趣。再如冬季混凝土澆筑完后要在上面覆蓋草簾并灑水,為什么紅磚用得越來越少?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不僅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使每一章的學習更加連貫,而且讓學生掌握了遇到問題首先分析,然后通過分析思考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以后更好地將自己學習的建筑材料專業知識用到實際工作中。
三、多樣化得教學評估
學習建筑材料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建筑材料知識,具有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學會學習建筑材料專業課的方法。當前的教學評估主要以卷面考試為主,學生的主要目的、最終目的都是應付考試,這種教育評估違背了我們的教學目的。因此,要改變當前的教學評估方式,改變當前的卷面考試方式,使學生將重心轉移到能力培養上,使學生養成學習的習慣,注重自己個人素質的提高,使自己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生的成績應該包括考試的卷面成績、平時的作業、課堂討論,進行綜合評價。使學生重視平時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結語
《建筑材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發揮學主體作用;結合學生實際,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有效利用教學媒介進行課堂教學;針對學生特點與專業特點進行教學評估,準確判斷學生掌握情況,建筑材料的發展日新月異,故該課程不論在教學內容還是方法手段上都應緊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斷更新,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李楊 單位:安徽省蚌埠建設學校
參考文獻:
[1]李業蘭.建筑材料[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蘇達根.土木工程材料疑難釋義[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楊建森.中職學校《建筑材料》的課程教學新探.
- 上一篇:高職建筑材料課程教學反思及改革
- 下一篇:綠色生態型高層建筑設計重點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