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治理質量通病辦法論文
時間:2022-09-10 05:46:00
導語:建筑工程治理質量通病辦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屋面工程
1、淘汰石油瀝青油氈,推廣應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帶砂面、板巖面或鋁箔保護層SBS)、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SBC—120)。
2、屋面防水層必須設置保護層,除卷材自帶砂面、板巖面或鋁箔保護層外,可設置剛性保護層、予制板保護層或淺色涂膜保護層。1:2.5水泥砂漿保護層厚度20mm,分格縫間距不大于2.0米,配筋細石砼保護層分格縫間距不大于3.0米,縫寬均20mm,采用聚乙烯膠泥或防水油膏等密封材料嵌縫。平面、立面均做保護層,收口處應平直、光順。
3、屋面卷材防水層在轉角處必須增設一層附加層;在檐口、天溝、排氣管等收口處,采用與卷材性質相容的密封油膏或膠泥密封。(SBS—改性瀝青油膏、SBC120—聚氨酯膠泥)。
4、屋面防水層之找平層分格縫間距不大于6.0米,縫寬200mm厚,兼做排氣道時縫寬30mm,分格縫布設應注意與結構易產生應力集中處對應,且應與防水層之保護層分格縫相對應。
5、屋面保溫層用膨脹珍珠巖容重應小于120kg/m3,聚苯泡沫板容重不小于15kg/m3,導熱系數等其它技術指標應符合《屋面技術規范》GB50207—94的要求。
6、屋面上人孔,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設計無詳圖時,按照華北標準圖88J施工。上人口不得磚砌。
7、安裝電視天線、太陽能熱水器等設備的屋面應設置水泥砂漿、細石砼或予制板塊保護層或設置通道。
8、高跨屋面為有組織排水時,水落管下應設鋼筋砼或玻璃剛水簸箕;當高跨屋面為無組織設計排水時,低跨屋面受水沖刷部位增設一層整幅卷材,并設置300~500寬的予制板材保護。
9、PVC塑料管出屋面處,嚴禁火烤施工防水卷材。
10、雨水管推廣應用聚氯乙烯(PVC)排水管,管內徑不應小于100mm,豎直方向每1.2m設置一道鍍鋅鋼卡固定。
11、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應進行澆水試驗,澆水時應對整個屋面全面地不間斷地同時澆水2小時以上,無條件作澆水試驗者,必須作好不少于一次連續下雨2小時以上的觀測記錄,均不應滲漏。
二、地基基礎工程
1、夯填地基、水撼砂地基必須進行壓實度檢測,其值不得低于設計及規范要求。
2、基礎側面回填土及房心回填土應分層夯實,并按規定進行檢測,其壓實度不得低于規范允許值?;A外側及臺階、坡道回填土應采用天然礫砂等非凍脹性材料。
3、利用基礎做地下室(貯藏室),必須做好防水或防潮處理,外墻穿墻管線周圍應做好密封防水處理。
4、磚基礎應使用水泥砂漿砌筑。磚墻防潮層按設計施工,不得遺漏。
三、主體結構工程
1、不得采用磚砌及砼予制塊通風道,推廣應用變壓式通風道。
2、磚墻體留設施工臨時洞口應注意:①邊緣與丁字交接處距離大于500mm;②避開梁支座處;③洞口高不大于1.8米,按臨時間斷處要求設置接結筋;④洞口設置鋼筋砼過梁,在洞口上部墻體高度小于三分之洞寬時,應由設計確定過梁;⑤洞口填堵時過梁下部三皮磚高度內應采用斜磚砌實,砂漿飽滿。
3、過梁支座下,不得予留孔洞,不得有予埋管線削弱支座截面。
4、磚砌體轉角處必須同時砌筑,內外墻丁字交接處可留斜槎或直槎,留直槎時按規范要求設置接結筋。
5、磚混結構變形縫內隨砌筑同步設置聚苯乙烯泡沫板填塞。
6、框架結構柱與梁板不得同班澆筑砼。
7、陽臺采取現澆板配重形式時,應整間樓板按現澆設計。
8、建筑工程應盡量不設外挑通廊、通長陽臺,若必需設置時,按分戶隔板位置設置伸縮縫,其最大間距不得大于20米,設計應明確伸縮縫建筑作法。
9、予制陽臺欄板,應對應外裝修分格確定其規格尺寸,現澆欄板應對應分戶隔板位置設置伸縮縫,最大間距不得大于20米。
10、予制陽臺分戶隔板施工中不得改為現澆,安裝時應與墻體可靠連接。
11、穿越樓板管道直徑大于50mm時,應采用現澆板。直徑小于50mm的孔洞,不得破壞空心板肋。
12、頂層采暖上行管道穿越圈梁處,應局部加大圈梁截面尺寸,保證圈梁整體性。
13、砼結構鋼筋應采用固定架等措施固定其位置,框架節點核芯區內柱的箍筋不得遺漏。
14、砼工程施工中,必須采用重量配合比,做到砂、石、水泥、水、摻加劑均逐盤計量。
15、磚混結構首窗下砌體,設置φb4(50)焊接網片,縱筋間距120,橫筋間距240,自窗臺第二皮磚下設第一道,第三皮磚下設第二道,第五皮磚下設第三道,第八皮磚下設第四道。配筋砌體砂漿強度不得低于M5.0,橫筋露出墻面15mm。
16、磚混結構頂層外墻及承重內墻于屋面板底設置鋼筋砼圈梁。
17、磚混結構屋蓋采用整體現澆板時,應對應主要承重墻體(支座)處設置伸縮縫,建筑物寬度方向至少設一道,長度方向至少在兩端開間墻上(支座)處各設置一處。
18、現澆鋼筋砼挑檐應對應結構變形處或易產生應力集中處設置伸縮縫,并最大間距不得大于20米。
19、予制空心樓板應選擇900mm及1200mm寬板,板跨大于3.6米時,應選擇1200mm寬板。
20、安裝板縫應控制有20mm~40mm的縫隙,板底支模,隔層灌縫操作程序:①清水沖刷板縫;②刷水灰比0.4~0.5的素水泥漿;③用水灰比0.4~0.5的1:2水泥砂漿灌2~3cm;④C20細石砼灌縫振搗密實。灌縫砼澆水養護7天,砼強度低于70%時,板面不堆積重物或較大震動作業。
21、烏蘭浩特地區風化紅旗砂不得用在工程上。
四、樓地面工程
1、地面基層回填土必須分層夯實,壓實系數不低于0.9。
2、樓地面墊層用爐渣內不應含有機雜質和未燃盡的煤塊;粒徑不應大于40mm,且粒徑在5mm以下的體積不得超過總體積的40%。使用前應篩分好并澆水悶透,悶透時間不得小于5天。
3、樓地面(包括室外臺階、散水)最低標準應為細石砼面層,取消水泥砂漿面層,其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細石砼采用石子最大粒徑不應大于15mm。
4、整體砼面層應設置伸縮縫,最大間距不大于6.0米,縫格區域內不得留置施工縫。
5、同一房間有長板與短板并排布置的拼縫上方;兩間以上的大房間,預制樓板支座擱置位置的正上方;走廊短板與房間長板垂直布置支座擱置正上方;此三種情況均應設置:厚40—60mm,寬600mm,C20級砼,配筋φb4或φ6@200鋼筋砼加固層。兩間以上大房間樓地面,面層施工時,可在樓板支座擱置位置正上方做分格處理。
6、陽臺、外通廊、廁浴間、門廳入口處的地面應比室內地面低20mm。并泛水坡度控制在1~2%,坡向地漏或室外。室內外地面交接處,設在外墻外緣,室內地面交接處設在門口處。
7、對全部成活后廁浴間及有地漏的其它房間地面,應進行蓄水試驗。蓄水深度不低于20mm,浸泡24小時后觀察,不應有滲漏且無積水現象。
8、廁浴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其樓面結構層應采用現澆鋼筋砼或整塊預制鋼筋砼板,浴室及需蓄水的地面,結構層四周支承處除門洞外,應設上翻邊梁,高度不應小于120mm,寬度不小于100mm。鋪涂防水類材料時,在靠近墻面處,應向上鋪涂,高出地面面層200—300mm,或按設計要求的高度鋪涂。
9、不做封閉的外通廓地面應設置卷材柔性防水層。
10、住宅樓梯間不應鋪設普通資質地面磚,應全面推廣應用水磨石預制板、花崗巖石板,樓梯平臺面層作法與踏步一致。室外臺階面層最低標準應為細石砼壓光,并做角鋼護角。
11、廚房操作臺下地面,廁浴間浴盆、洗面臺下地面,均應做出坡向排水口2%的泛水坡。
12、初裝修房間的地面按設計施工完成找平層。
13、室外臺階、散水與主體結構設置變形縫,散水長度方向伸縮縫間距不大于10米,轉角處及與臺階交接處均設置伸縮縫,通長臺階對應開間墻設置伸縮縫,縫寬20mm,用瀝青砂漿嵌縫。
五、裝飾工程
1、外墻面磚飾面施工前,應測量結構實際尺寸,以大面排整磚為原則,繪制施工大樣圖,墻面不應出現“破活”。
2、外墻水泥砂漿抹灰飾面采用成品塑料分格條。出墻面的腰線、雨蓬、挑檐、陽臺及窗楣滴水槽均采用成品塑料滴水槽。
3、墻面分格縫按窗口尺寸橫豎向分格,陽臺欄板拼縫處,欄板與墻體連接處均設分格縫。山墻可只設水平分格縫。
4、外墻抹灰分三遍成活。底層1:3水泥砂漿抹5~7mm,八成干后抹第二層1:3水泥砂漿,八成干后抹面層1:2.5水泥砂漿。
5、每塊縫格內抹灰不得有接槎。
6、外墻飾面推廣應用高質量外墻乳膠漆,耐久年限不得低于15年。不得使用水質涂料。
7、水刷石勒角不得使用豆砂,應采用小八厘刷石子。
8、水泥砂漿外墻面必須做窗臺、窗套、腰線等排水措施,防止墻面污染。
9、抹灰基層處理:
①磚基層:提前澆水濕潤,濕潤深度15mm為宜。
②加氣砼基層:提前澆水濕潤,刷107膠水溶液(1:5)一道。
③砼基層:刷成品界面劑或用20%107膠1:1水泥砂漿甩毛處理。
④預制砼板天棚:刷10%火堿水清洗后,刮素水泥砂漿一道。
10、室內抹灰一般房間應使用水泥石灰砂漿,廁浴間、地下室等潮濕環境的房間應使用水泥砂漿。
11、室內砼基層抹灰采用1:1:4或1:1:6水泥石灰砂漿分二遍成活;表面壓光,陰陽角順直、方正。每層抹灰間隔時間,常溫下不得小于8小時。
12、抹灰工程用石灰必須嚴格按規范要求控制其質量,避免墻面石灰爆裂、脫皮。
13、室內飾面取消刮普通大白罩面工藝,推行刷涂料工藝,公共建筑工程推廣內墻乳膠漆。
14、市場成品硝石灰不得用于抹灰罩面。
六、門窗工程(鋁合金、塑鋼門窗)
1、門窗框與墻體應彈性連接。連接件由冷軋鋼板制成,厚度不小于1.5mm,寬度不小于15mm,表面必須鍍鋅處理。連接件距門窗框邊角距離不大于180mm,連接件之間距不大于600mm,均勻布置。
2、連接件與磚墻連接應用膨脹螺栓或尼龍脹栓固定,與砼墻連接可用射釘固定,加氣砼墻應預先砌入預制砼塊,以便連接。
3、框與墻周邊縫隙應用棉氈條、礦棉條等物嵌填飽滿密實。推廣應用PU發泡劑作為填縫材料。
4、門窗框不得與水泥砂漿直接接觸,框內外側應在抹灰時留設5~8mm寬槽口,用門窗密封膠注入密封,與抹灰表面平齊,順直。
5、門窗組合桿件,不得采用同平面組合,應采用曲面組合,套搭接長度不應大于10mm,并接口處用密封膠墊處理。
6、推拉窗下滑槽口距兩端80mm處開設排水孔,排水孔尺寸宜為30mm×4mm,間距600mm均勻設置。
7、門窗安裝前應氣密性、水密性和抗壓變形三項檢測合格。門窗用鋁型材、塑鋼型材制作前檢測合格。
8、玻璃安裝應使用彈性好的橡膠條,不得使用再生膠條。
9、鋁合金地彈門、平開門下部護板應雙面安裝鋁板,厚度不應小于1.4mm。
10、雙層窗芯內窗臺應做好防水處理,并鋪貼磁磚。
七、暖衛工程
1、淘汰巖棉帶、毛氈類管道保溫材料,推廣應用玻璃棉管殼、巖棉管殼、聚乙烯泡沫塑料管殼、聚氨脂管殼及現場聚氨脂發泡保溫材料。
2、明設管道保溫保護層應采用24#(0.75mm厚)鍍鋅鋼板制成方管或圓管。順向咬口,橫向結構膠粘接。暗設管道保溫層保護層可用二層玻璃絲布螺紋狀錯縫纏繞,采暖供水管道刷紅色油漆,采暖回水管道刷黃色油漆。
3、生活給水管推廣應用鋁塑管、給水塑料管,必須具備合格證、檢測報告、衛生許可證、準用證。
4、地溝中各種管道支架設計圖紙中應明確形式及間距等細部。
5、立管卡子必須在管道安裝前栽設,位置正確、牢固。
6、直徑小于Dg32的采暖給水管道安裝前必須進行調直。
7、采暖主干管上焊接支管時,接口必須開馬鞍形口,不得電焊燒口。
8、套管必須采用鋼管套管,用泡沫棒堵塞后,再用密封膠封閉。
9、大便器沖洗管(無水箱)必須安裝固定管卡。
10、鋼管、散熱器刷銀粉前必須清凈管道表面臟物,銀粉表面要求光亮無痕,不脫色。
11、方型伸縮器垂直安裝時必須在頂部安裝排氣閥。
12、坐便器安裝必須用地腳螺栓固定,必須在地面面層施工完后安裝。
13、地漏安裝時必須保證50mm的水封高度,內部必須清理干凈。
14、洗臉盆、洗菜盆支架制作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不得隨意制作和安裝。
15、排水管不得采用砂模鑄造鑄鐵管。
16、散熱器托鉤或固定點必須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的數量。
17、管道接口不得在墻內或地面內,距離墻或地表面不得小于10cm。
18、采暖管道變徑時必須做大小頭,不得直接焊接。水平管道必須保持管頂一平。
19、支管焊接口必須與其它焊口的距離不得小于150mm。
20、出層面通氣管徑應比立管大一號,接頭距頂棚300mm。
21、排水塑料管件安裝,必須使用與管材相配套的同一生產廠、同一顏色產品。
八、電氣工程
1、淘汰塑料鋁芯導線,推廣應用塑料絕緣銅導線,必須按規范要求分色。
2、多股導線應采用接線端子連接。銅鋁連接必須做過渡處理。
3、單股導線連接應用壓線帽壓接。如纏繞連接時必須做持錫處理。
4、鋼配線管必須內外做防腐處理。
5、PVC阻燃塑料管煨彎時經加熱處理,但不得用火烤煨。
6、PVC阻燃塑料管接頭,配線管套管必須膠接。
7、PVC阻燃塑料管預留部分必須采取有效保護措施。
8、配電箱必須與主體施工同時安裝,并保證端正和抹灰層預留尺寸。
9、配線管入配電箱、接線箱、開關、插座盒時,必須整齊,鋼管加母,長度應為5mm。PVC阻燃管必須設計端接頭。
10、配電箱、接線箱盤、門等外露部件經烤漆或靜電噴涂處理。
11、配電箱內盤(板)背部必須設計導線卡,導線排列整齊,分色正確。
12、配電箱內匯零排必須設在盤(板)背部。
13、配電箱及其它箱、盒內導線必須保證維修時所需導線長度,配電箱、接續線箱不得小于二分之一箱體周長(從箱門起算),開關、插座不得小于10cm。
14、配電箱必須設置門暗鎖,鑰匙不得通用。
15、配電箱內必須標明回路。
16、衛生間內的開關、插座、燈具必須采用防水型。
17、低于2.4m的金屬外殼燈具必須做良好接地(零)保護。
18、樓梯間照明應選用聲控型照明燈具。
19、避雷網與支架不得直接焊接,轉彎處轉角不得小于90°。
20、架空入線時應用防水彎頭,重復接地引下線設不低2m保護。
21、暗裝避雷引下線測試卡箱中心距地高度應接設計施工,如無設計要求時,應為1.8m。
22、配電箱內盤(板)開孔必須設置橡膠護口。
23、有線電視及通訊工程嚴格按有關規范設計、施工,健全工程技術檔案,竣工時,一并驗收。
24、節能型燈具必須選用國家認證合格產品。
- 上一篇: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止論文
- 下一篇: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