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建筑工程中樁基礎工藝運用
時間:2022-11-14 02:49:00
導語:深究建筑工程中樁基礎工藝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常見樁的類型
1.摩擦型樁
1.1摩擦樁外部荷載主要通過樁身側表面與土層之間的摩擦阻力傳遞給周圍的土層,樁端只承受部分荷載,一般不超過10%。
1.2端承摩擦樁在外部荷載作用下,樁的端阻力和側摩阻力都同時發揮作用。
2.端承型樁
2.1端承樁外部荷載通過軟弱土層,由樁身直接傳給樁端的基巖,樁的承載力由樁端基巖提供,一般不考慮樁側摩擦阻力的作用。
2.2摩擦端承樁樁頂荷載主要由樁端承受,如通過軟弱土層樁端嵌入基巖的樁,由于樁的長細比很大,在外部荷載作用下,樁側摩擦阻力也起到部分作用,但樁側阻力小于樁端阻力。
3.按樁身材料分類
3.1砼樁
①預制砼樁可在工廠集中生產,也可在場地附近預制。一般為400×400或500×500,單節長7m~11m.。10米左右,現廣泛使用的預應力砼薄壁管樁,外徑為Φ300~Φ500,壁厚70~125,管長5m~15m等。在小高層建筑中已被廣泛應用。
②灌注砼樁是用樁機設備在施工現場就地成孔或采用人工挖孔,在孔內放置鋼筋籠,其深度和直徑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由設計單位確定。
3.2鋼樁主要采用型鋼和鋼管兩大類,作臨時支擋結構或永久性的碼頭工程。H型鋼和I型鋼
二、預制樁的施工工藝
2.1沉樁阻力
首先根據樁型、沉樁深度、接頭形式以及工程地質條件、對沉樁阻力作出分析,選用合適的靜壓樁機設備。沉樁阻力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由土質結構、埋入持力層深度、樁數、樁距、施工順序等組成,分析實測資料表明,沉樁阻力是由樁側阻力和樁尖阻力組成。通常情況下,兩者沉樁阻力的比例是個變值。應該根據不同情況分析沉樁阻力。
2.2樁頂墊材
合理選用墊材能提高打樁效率和沉樁精度,保證樁帽免遭損壞,壓樁時,墊材起著緩和并均勻傳遞樁機對樁頭的壓力,并均勻地傳遞于樁帽上。一般采用橡木、樺木等硬木按縱紋受壓使用,并根據情況及時更換。
2.3樁的起吊、運輸和堆放
2.3.1管樁應達到砼強度等級的80%以后放可倒運,達到100%才能出廠;
2.3.2管樁吊運應輕吊輕放,嚴防碰撞;
2.3.3管樁堆放、吊運支點需按計算要求進行,起吊時,繩索與樁的夾角應≥45°;
2.3.4堆放場地應壓實平整,并有排水措施;
2.3.5管樁應分規格堆放,堆放層數,應根據其強度,地面承載力、墊木及堆垛穩定性確定,一般管徑直徑:350應≤7層,400~450應≤6層,500應≤5層;
2.4壓樁程序和接樁方法
2.4.1靜壓法沉樁一般采取分段壓入,逐節接長的方法。接樁有焊接法和漿錨法。在接樁時,應先檢查下節樁的頂部,如有損傷應予修復,并清除樁頂上的雜物。在上節樁就位前,要清除接頭處附著的污染物。有變形的樁,應修理合格經監理單位簽證同意后再使用;
2.4.2沉樁應連續施打,避免長時間中斷;
2.4.3壓樁順序應結合工程要求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和客觀條件,選用打樁效率高、對環境危害影響小的合理打樁順序。
三、灌注樁的適用條件及施工工藝
3.1準備工作
3.1.1資料準備。根據施工圖、地質報告和水文地質資料、地下管線圖、臨近建、構筑物等情況制定施工組織設計。
3.1.2場地準備。遷移場地內妨礙施工的高架線路、地下管線等,地下構筑物應先挖除。確保施工現場的三通一平和設置場地排水、搭建臨設和其他準備工作(如水鉆孔樁所用的泥漿循環池和沉淀池等)、設置基準軸線的控制點和水準點。對各種施工機械進行檢查調試。
3.2施工工藝
3.2.1根據設計樁型,采用相應成孔工藝,并使之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3.2.2鋼筋籠制作與安放
①鋼筋籠制作,鋼筋的種類、鋼號、規格、搭接、焊接、間距等均應符合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要求。對于大直徑的鋼筋籠,為確保搬運、吊放時不變形,應在籠內設置支撐。鋼筋籠下部應加設砼保護層墊塊;
②鋼筋籠的安放與連接,安放時要垂直緩慢地放人孔內,避免碰撞孔壁。當鋼筋籠較長時,應采用逐節接長放人孔內。主筋接頭必須不在同一平面內。安放完畢,應檢查籠頂標高。
3.3清孔鋼筋籠入孔前,需進行清孔
3.4砼灌注
砼所用材料和配合比必須根據材料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施工過程中,現場應制作砼試塊,同條件養護。砼灌注方法:
3.4.1孔內水下灌注宜用導管法;
3.4.2孔內無水或滲水量很小時,灌注宜用串筒法,用插入式振動棒分層搗實;
3.4.3孔內無水或孔內雖有水,但能疏干時,宜用短護筒直接投料法;
3.4.4大直徑樁砼澆灌宜用砼泵;
3.5砼灌注質量控制
3.5.1成孔通過驗收合格后,應盡快灌注砼。并檢查砼坍落度;
3.5.2確保砼灌注振搗密實;
3.5.3每根樁的砼灌注必須連續運行,以確保不出現斷樁現象;
- 上一篇:對國內鋼材貿易業發展生存調研
- 下一篇:城管局副書記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