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給排水工程節能技術的探究
時間:2022-08-20 03:34:16
導語:建筑給排水工程節能技術的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合理使用無負壓變頻水泵
以前的水池加壓泵和高位水箱等二次加壓設備的能源消耗很大,還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很難滿足建筑工程給排水節能設計的要求。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它是節能設計的優選。在市政供水管網已有壓力的條件上,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利用壓力調節罐作為進水出水設備,利用真空消除器對管網內的負壓力進行消除處理,來實現在不影響市政供水管網壓力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增壓。這一方面節省了在水池水箱的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另一方面實現了利用市政余壓二次增壓供水,節省了能源。
二、優化建筑給水系統的設置方式
建筑給排水系統是由消防給水系統和生活給水系統組成的。在設計建筑給排水系統時,為了能有效地節省能源消耗,需要將消防給水系統和生活給水系統進行單獨設置,這是由于生活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對供水壓力的要求不一樣。根據規定,生活給水系統的靜水壓是在0.3~0.4Mpa之間,而消防給水系統的靜水壓通常是在0.8Mpa左右。如果根據消防給水系統水壓的標準設置生活給水系統,那么就會造成生活供水管道超壓,進而出現供水超量的問題。而在此基礎上通過減壓法進行的降壓節流處理,又會造成電能的大量消耗。反之,根據生活給水系統的壓力進行分區,會增加水泵機組數量。所以,為了實現節能,需要將兩個系統分開單獨設置。
三、推廣利用中水回用技術
中水是指建筑物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水經過相關技術的處理,達到了規定的水質標準,能夠用于生活或其它方面的非飲用水。中水主要來源于建筑中的廢水,如洗衣沐浴水、冷卻用水等。而回收中水的主要用處是廁所沖洗、道路綠化以及工程施工等活動。中水的使用有效地緩解了自來水的用水緊張問題,減少了自來水的消耗,提高了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率。但是中水處理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在前期的中水回收過程中投入成本過大,很多開發商難以接受。由于中水回收是節約水資源的有效途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必然會成為建筑給排水工程節水節能的發展趨勢。
四、收集利用雨水資源
收集建筑屋頂或建筑范圍內的雨水,通過處理和儲存加以利用,對緩解城市供水緊張具有重大意義。雨水收集系統主要適用于降雨量比較多的地區,可將雨水收集系統收集的雨水用于沖廁、城市道路清潔以及綠化環衛等方面。雨水經過收集之后,經過配備的管道引流進入沉砂池。經過一段時間的泥沙雜質沉降之后再流入蓄水池儲存,在使用之前會經過簡單的消毒處理。雨水的集中收集利用,有效地緩解了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五、應用真空節水技術
真空節水技術是指在給排水工程中,利用部分空氣取代水的作用,通過真空負壓產生的高速水汽混合沖刷干凈衛生潔具,起到節約水資源,并清除污濁的作用。真空節水排水系統的主要設備是帶有真空閥和吸水裝置的衛生潔具,包括真空收集器、真空循環泵、密封管道以及其它的相關控制設備。真空排水節水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在排污管道內真空泵生成40~50Kpa的負壓,然后收集污水到收容器,最后經過污水泵將污水排除。經過實踐表明,真空節水系統能夠節省的有效水資源是其它相似設備的40%,具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六、對供水設備進行減壓節流處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建筑智能化和自動化的程度也在快速地提高。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導致供水系統豎向分區的實際供水壓力偏大。不合理的減壓節流,會直接造成用水設備的實際出水量遠遠高于額定出水量。這樣不僅能造成水資源浪費現象,還會由于壓力過大損壞供水系統。因而,對供水壓力過大的系統還需安裝減壓孔板和減壓閥等,以保證供水壓力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避免水資源浪費和能源消耗。
七、建筑物熱水供應系統中的冷卻水
我國對城市建筑物節能設計的要求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高,對建筑物普遍開始采用熱水供應循環系統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我國現階段的熱水循環供應系統存在普遍的浪費嚴重現象。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啟動熱水設備之后,先要放掉一部分的冷水才能逐漸出熱水,這就造成冷卻水浪費現象。因而,需要不斷地改造熱水供應循環系統,減少冷卻水的浪費。
八、其它節能措施
在建筑給排水工程中,除了以上的措施還可以考慮:設計熱水管道盡可能使用塑料管道材料代替金屬管道材料;通過采用低阻力閥門和倒流防止器等來降低供水管道局部水頭損失;降低管道水力損失來降低水泵供水壓力,從而減少供水能源損耗。
九、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節能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國策,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給排水工程節能是在建筑的規劃、設計、施工以及使用改造中,貫徹執行相關的節能規定,通過使用節能型的建筑施工工藝、技術、以及節能材料等,來提高建筑保溫隔熱性能和各個系統的效能,在強化建筑物用能管理的基礎上和保證建筑物給排水正常使用功能和環境質量的條件下,通過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滿足人們對現代化建筑的需要。
本文作者:饒曦工作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對城市景觀規劃的影響與策略
- 下一篇:談建筑工程中如何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