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設計階段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07 11:11:00
導語:造價設計階段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耗用材料、設備產品多,消耗人工多,使用施工機械多,施工地點不固定,施工周期長,占用資金大。同時,造價與質量、進度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之間既相互制約、矛盾,又統一在一起。所以,控制建設工程造價在建設項目管理或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造價控制地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質量的高與低,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進度的快與慢,直接影響到建設項目的成功與否。對建設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設計階段造價控制
所謂建設工程造價控制——就是在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建設項目發包階段和建設實施階段,把建設工程造價的發生控制在批準的造價限額以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保證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以求在各個建設項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在對于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主要或者說絕大部分是在建設實施(施工)階段,一般只注重施工預算、結算而忽視實施前的造價控制;只注重施工而忽視設計;只注重砍價和壓價而忽視了科學合理的定價;只注重造價控制的形式而忽視其實質——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控制。其結果是事倍功半,造價控制效果不理想。
下面,我想從各階段造價控制的特點入手,闡明控制造價的關鍵在設計階段,以及針對實際當中的問題,如何在設計階段控制造價。
一、造價控制的若干個階段及其特點
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應遵循建設程序。建設程序是對建設項目從醞釀、規劃到建成投產所經歷的整個過程中,各項工作開展先后順序的規定。它反映工程建設各個階段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從事建設工作的各有關部門和人員都必須遵守的原則。目前,我國的建設程序基本上是:投資決策階段(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階段(簡稱設計階段),工程實施階段(簡稱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
在投資決策階段(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應編制投資估算。寫項目建議書時應編制初步投資估算,做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應編制投資估算,由于都是投資估算,所以誤差較大,一般誤差在正百分之三十到負百分之二十之間。這一階段建設工程造價控制的難點是:第一,項目模型還沒有,估算難以準確;第二,此階段業主往往是為項目能上馬,長官意識比較強,投資估算偏小;第三,投資估算所選用的數據資料信息有時難以真實的反應實際情況。這一階段建設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應是力求把投資打足,避免釣魚項目的發生。
在設計階段,設計單位應根據業主(建設單位)的設計任務委托書的要求和設計合同的規定,努力將概算控制在委托設計的投資內。在設計階段內一般又分為三或四個設計的小階段:作為控制建設工程造價來說,1.方案階段,應根據方案圖紙和說明書,作出含有各專業的詳盡的建安造價估算書。2.初步設計階段,應根據初步設計圖紙(含有作業圖紙)和說明書及概算定額(擴大預算定額或綜合預算定額)編制初步設計總概算;概算一經批準,即為控制擬建項目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3.技術設計階段(擴大初步設計階段),應根據技術設計的圖紙和說明書及概算定額(擴大預算定額或綜合預算定額)編制初步設計修正總概算。這一階段往往是針對技術比較復雜,工程比較大的項目而設立的。4.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根據施工圖紙和說明書及預算定額編制施工圖預算,用以核實施工圖階段造價是否超過批準的初步設計概算。以施工圖預算為基礎招標投標的工程,則是以中標的施工圖預算作為以經濟合同形式確定的承包合同價的依據,同時也是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依據。由此可見,施工圖預算是確定承包合同價,結算工程價款的主要依據。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各設計階段的造價(估算、概算、預算)相互制約、相互補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補充前者,共同組成工程造價的控制系統。
在施工(工程實施)階段,主要按照承包方實際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價為基礎,撥付工程款,同時考慮因物價上漲所引起的造價提高;考慮到設計中難以預計的而在施工階段實際發生的工程和費用;考慮到業主提高標準,指定材料、設備而引起的工程費用的上漲;合理確定結算價。
在竣工驗收階段,全面匯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實際花費的全部費用,如實體現建設工程的實際造價,編制竣工決算。
二、造價控制的關鍵在設計階段
造價控制是一個全過程的控制,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控制。從上面對各階段造價控制的特點不難看出: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是非常關鍵的。
應該說,控制造價必須從投資決策階段開始抓起,這才是從龍頭抓起。但是,由于投資決策時連方案都沒有,要確定準投資額也確實不那么容易,尤其民用建筑變化比較大,雖然都是賓館飯店,可是由于建筑方案不同、設計標準不同,所選用的材料設備不同,所采用的結構形式不同(當然施工地點、方法、管理的不同也是造成造價不一樣的重要原因),致使它們的造價是千差萬別的。因此,雖然建筑類別相同,但很難有相同的工程造價。在設計階段,由于針對的是單體(具體項目)設計,是從方案到初步設計,又從初步設計到施工圖,使建設項目的模型顯露出來,并使之可以實施。因此,這一階段控制造價比較具體、直觀,似乎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感覺。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經濟比較,對不合理的設計提出意見,從而達到控制造價,節約投資的目的。例如在實際工作中,就曾提出過:多層住宅的基礎一般就沒有必要采用大口徑擴孔樁;高層建筑可利用架空層作為輔助用房,而沒必要回填大量的土方,這樣做既節省了資金又增加了面積。因此,設計階段控制造價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設計階段控制造價還充分體現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設計階段是項目即將實施而未實施的階段,為了避免施工階段不必要的修改,減少設計洽商造成的工程造價的增加,應把設計做細、做深入。因為,設計的每一筆每一線都是需要投資來實現,所以在沒有開工之前,把好設計關尤為重要,一旦設計階段造價失控,就必將給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現在,有的業主往往為了趕周期、壓低設計費,設計階段的造價沒有控制好,方案估算、設計概算沒有或者有也不符合規定、質量不高,結果到施工階段給造價控制造成困難。據西方一些國家分析,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百分之一以下,但正是這少于百分之一的費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由此可見,設計質量對整個工程建設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對提高設計質量,促進施工質量的提高,加快進度,高質優效地把工程建設好,降低工程成本也是大有益處的。所謂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包括工程造價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經常開支費用(含經營費用、日常維護修理費用、使用期內大修理和局部更新費用)以及該項目使用期滿后的報廢拆除費用等。
設計階段控制造價既是必須的又是行之有效的,同時在此階段控制造價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設計階段畢竟是紙上談兵,建設項目還沒有開始施工,因此,是調整還是改動都比較容易,而施工階段改起來就麻煩多了。長期以來,我國普遍忽視工程建設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結果出現有些設計粗糙,初步設計深度不夠,設計概算質量不高,有些項目甚至不要概算,概算審批走形式,造成三超現象(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結算超預算)嚴重。業主(建設單位)往往把控制工程造價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階段——審核施工圖預算、合理結算建安工程價款,算細帳。這樣做盡管也有效果,但畢竟是“亡羊補牢”,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設工程造價,就要堅決地把控制重點轉到設計階段——這個關鍵階段上來,未雨綢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設計階段控制造價是花小錢辦大事,如果做好的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控制造價。該階段的造價控制不只是表面意義上的控制估算、概算、預算,而其實際意義在于通過控制三算,達到提高設計質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控制造價。因此說:控制造價的關鍵在設計階段。
三、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條件
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條件,當條件具備時想要干的事情,通過努力也就干成了,而當條件不具備時恐怕想要干的事情也很難干成。造價控制也同樣需要一定的條件。過去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們也搞造價控制,但由于不管造價控制的好與壞,都是國家拿錢,最后使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流于形式。現在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建設項目中的投資方講究投資效益,業主(建設單位)、承包方(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也都有各自的經濟利益。因此,市場經濟的建立,為造價控制在大的環境方面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雖然在設計階段控制造價比在施工階段的效果好得多,但它并不是無條件的,設計階段控制造價依然需要主客觀條件。沒有條件就根本談不上控制造價。
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主觀條件是:業主(建設單位)非常真誠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價,設計單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設計師而且還有非常精通造價業務的造價師。這樣,業主、設計師、造價師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設計階段控制造價,而缺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設計單位應有完善的造價控制系統,每一建設項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預算。
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客觀條件是:國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級政府)要有相應的、明確的政策法規。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設計概算要有明確的規定,一定要有資質的單位和人才能編估算、概算、預算,不能是什么人都能干。要建立嚴格的概算審查制度和對編制單位、編制人員的審核檢查制度。同時,要賦予造價師一定的權力,還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只有在主客觀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設計階段控制造價才能實現,也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造價控制。
四、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目標的確定
當明確了控制造價的關鍵在設計階段和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條件具備時,要控制造價就要合理的確定控制目標。
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目標一般是用投資估算(一般是可行性研究的投資估算)作為方案設計估算的控制目標,用方案設計估算作為初步設計概算的控制目標,如果有技術設計時用初步設計概算作為技術設計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標,用修正概算作為施工圖預算的控制目標,如果沒有技術設計時就直接用初步設計概算作為施工圖預算的控制目標。
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業主委托設計的投資都偏低,這主要是業主為了能立上項目,在投資決策階段(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的估算偏低,而在立項之后又提高標準,結果造成概算超估算。因此,通常情況下,初步設計報批時,業主都要追加投資。由此看來,在投資決策階段將投資打足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則,也將給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帶來不好的影響。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目標確定的關鍵是要在方案設計階段把方案估算打足,初步設計階段把概算做全,施工圖設計階段把預算做準。
現在,有些建設項目業主(建設單位)要求進行兩階段設計,即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成片住宅的設計中。這時就用方案估算作為施工圖預算的控制目標。
對于三邊工程(邊設計、邊準備、邊施工),尤其是要把投資打足,把不確定的因素考慮全,使設計概算的控制目標定的比較切實可行。因為,三邊工程的不確定因素比正常工程的不確定因素要多得多。
還有一種情況是業主(建設單位)在委托設計時根本不委托概算編制或者是委托后又來文說明不要概算,設計單位在不減少設計費的情況下也就不編概算,從而導致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失去目標,無法控制,同時也給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帶來影響。其實,這樣做是與現行的基本建設程序相違背的。目前,無論是計委、建委還是規委都沒有發文說,取消設計概算,與之相反的是: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還成立了概算審查中心,加大了對概算的審查力度。國家早有文件規定:設計概算是設計文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在之所以有些業主只委托設計院進行設計而不要概算,這一方面說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投資的主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既有國家投資也有私人投資,更有公、私共同投資的;另一方面說明造價咨詢業的競爭日益激烈,設計院編的概算質量有待提高。從有利于國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宏觀調控,有利于控制工程造價,有利于設計單位提高設計質量出發,避免設計中華而不實、出現不切實際的形式主義,使有限的建設資金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應該說:設計概算是設計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
總之,在確定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目標時,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確定造價控制的目標,要使目標值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不能使目標值和實際值相差太遠,并且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各目標值要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絕不可以單打一。
五、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方法
合理地確定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目標值以后,就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對造價進行控制。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方法有:利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評估,進行限額設計,搞標準化設計。這些方法對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確實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當前要強調的是:加強對設計階段方案估算、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編制的管理和審查是至關重要的。工作實際中經常發現有的方案估算不夠完整,有的限額設計的目標值缺乏合理性,有的概算不夠正確,有的施工圖預算或者標底也有不正確的地方。
例如:墻體改革增加墻體保溫的方案估算中,就只有當節能百分之三十時,增加造價百分之三;當節能百分之五十時,增加造價百分之五的估算值。而實際上由于節能要求不一樣,采用保溫的措施,施工的工藝和方法不同,節能保溫所占造價的比例也是不一樣。如果在墻體改革的方案中,多考慮一些影響造價的因素,使估算完善就好了。這樣也為決策部門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再如:現在推行的熱(采暖)分戶計量的設計,在方案階段只憑感覺,在采用同樣鑄鐵四柱爐片的情況下,熱(采暖)分戶計量比不分戶計量要貴,但貴多少,說不清。而只有通過分析測算,才能得出熱(采暖)分戶計量大概要比不分戶計量貴一倍的結論,而并不象有些人所說的那樣——貴兩倍。因此,方案估算的重點在于分析測算,而不是拍腦袋胡夯。方案估算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能比較全面真實地反映各個方案所需的造價。對于設計單位來說,當務之急是要對各類各種設計資料進行分析測算,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數據,這對方案估算是很有益處的。
現在有的開發商,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也開始對設計單位要求進行限額設計。應該說,限額設計是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好方法,但如果限額設計的目標值缺乏合理性,那么,這個額就要被突破。象二、三層的別墅住宅限額每平方米一千一百元(粗裝修),其中:土建限額每平方米八百八十元,水、電、采暖(地板輻射采暖)、煤氣合計限額每平方米二百二十元,這顯然是不夠的。最后,造價咨詢部門作出的施工圖預算為每平方米一千三百八十元(粗裝修,含土建、水、暖、電、煤氣)。這就說明限額設計絕不是業主(建設單位)說個數就限額了,這個限額不僅僅是一個單方造價,更重要的是要對其進行科學的分析,使其科學、合理。具體的分析步驟是:第一步要將這個限額按專業(單位工程)進行分解,看其合理否;第二步若第一步分解的答案合理,則應按各單位工程的分部工程再進行分解,看其是否合理。若以上的分解分析均得到滿意的答案,則說明該限額可行,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限額控制設計標準;若以上的分解分析(不論哪一步)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則說明該限額不可行,必須修改或調整限額,再按上面的步驟重新進行分解分析,直到得到滿意的答案為止,該限額才成立。前面所舉例子中,之所以每平方米一千一百元(粗裝修)的限額沒有限住,就是因為土建單位工程每平方米八百八十元不夠,另外,由于采暖單位工程是地板輻射采暖,它也要比一般鑄鐵爐片采暖要貴。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限額設計的技術關鍵是要確定好限額,控制好設計標準和規模。在設計之前,對限額進行分解分析是萬萬不可缺少的一步。
實際工作中經常聽到有這樣的反映:初步設計概算不準,與施工圖預算相比,差距很大。當前初步設計概算確實存在一些質量問題,造成其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初步設計圖紙的深度不夠,有些概算編制人員缺乏責任心,概算與設計脫節,又與施工脫節,工程量算錯,定額套錯,間接費計取錯誤等都時有發生。要提高概算的質量,首先,就必須加強設計人與概算編制人的聯系與溝通,因為,在初步設計階段,設計不可能太詳盡了,否則就不叫初步設計了,所以就需要概算編制人經常向設計人詢問,搞清楚圖紙上交代不清楚的地方。其次,就是要提高概算編制人的素質,加強責任心,多深入實際,豐富自己的頭腦,多了解設計和施工。再其次,就是要加強對初步設計概算的審查,設計單位要建立健全三審制度(自審、審核、審定),大的設計單位還應建立概算抽查制度。從這些年的概算抽查實踐來看,概算審查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避免重大錯誤的發生,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如在概算審查中就發現:有的寫字樓概算,居然在概算匯總時將整個弱電工程概算漏掉;有的多層住宅樓概算,居然沒有內墻的工程量。這些都是不應該發生的。
當然,當前提高設計質量,使設計圖紙符合設計深度的要求,這對于提高設計概算的質量也是很必要的,為了確保概算能真實反映設計圖紙的內容和標準,必須要加強對設計圖紙和概算的審查。概算審查不光是設計單位的事,業主(建設單位)和概算審批部門也應加強對初步設計概算的審查,概算的審批一定要嚴,這對控制工程造價都是十分有意的。
施工圖預算或者標底是簽訂施工承包合同,確定承包合同價,進行工程結算的重要依據。它的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然而,現在有的施工圖預算或者標底也居然有漏項的,現澆框架梁柱、預制樓板的六層廠房,居然把預制樓板上的迭合板給漏掉了;宿舍樓把壁櫥給漏掉了;按理說,這些都是不應該發生的。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加強對編制施工圖預算或者標底的單位和人員的資質審查,加強對他們的管理。
總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看似簡單,其實也并不簡單,整個控制過程也是一個系統工程。但它也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們充分認識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是關鍵,創造適宜的條件,合理確定目標,采用科學的方法,就一定能搞好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雖然并不那么輕松,但它確實是真正體現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花小錢辦大事的目的,只有當業主(建設單位)真正把控制造價的關鍵階段確立在設計階段時,才能收到投資省、進度快、質量好的效果。
- 上一篇:公司職工頒獎晚會主持詞
- 下一篇:縣委書記文藝晚會致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