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支撐體系控制措施

時間:2022-06-22 10:13:15

導語:建筑施工支撐體系控制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施工支撐體系控制措施

隨著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建設也快速發展,到處都是、新項目新工地,這也給建設工程的安全監督工作帶來了新挑戰。在工程安全監督中存在著眾多的施工危險源,而模板支撐尤其是高大模板支撐體系一直是工程建設安全監督工作的重點。從近些年看,在模板作業過程中,因計算不當、主要材料不合格或施工措施不當等,造成坍塌引發群體性傷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模板支撐體系質量安全監督雖然是老問題,但還是有必要認真再研究再分析。混凝土結構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模板按材料分為木模板、鋼木模板、鋼模板等;按支撐體系類型上可分為碗扣式鋼管支撐、扣件式鋼管支撐及承插盤式鋼管支撐等。從我區在建工地來看,模板支撐多以碗扣式鋼管支撐為主,扣件式鋼管支撐則多出現在高支模支撐的應用中。眾所周知,碗扣式鋼管支撐與扣件式鋼管支撐在日常應用中各有優缺點,碗扣式鋼管支撐橫桿、立桿為軸心連接,節點構造無偏心、安裝速度快、效率高,但構架尺寸不靈活,多在功能性結構造型處,支撐體系存在干涉;扣件式鋼管支撐桿的長度任意,接長的接頭容易錯開,扣件可以在桿件任意位置設置,構架尺寸可任意選定和調整,斜桿和剪力撐的角度也可以任意調整,不足的地方是節點處的桿件為偏心連接,靠抗滑力傳遞水平內力,同時節點緊固度受扣件的本身質量和工人操作影響顯著。

1建筑施工模板支撐體系安全性的影響因素

1)管理方面存在的原因。(1)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意識較薄弱,加之相關企業安全責任制度不完善,導致法律法規制以及標準規范的執行受到極大的阻礙。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全檢查工作不到位、監理單位對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審核不認真、模板支撐體制驗收不嚴謹的情況較常見。(2)一些情況下,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編制的模板工程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都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設計人員責任意識不足,單純的套用別的方案,對質量因素缺乏考量;另一方面,施工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的內容進行模板支撐系統的搭建。此外,很多專項安全施工方案都是資料員代為編寫的,由于缺乏現場實際資料作為支持,導致方案內容空泛,缺乏實效性。(3)施工現場勞務用工管理不嚴格,工作人員無證上崗的現象存在,同時,施工之前未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對模板支撐體系的安全性施工造成影響。(4)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工作得不到落實,驗收工作不到位。據可靠統計,模板支撐體系坍塌事件大多發生在混凝土澆筑階段,坍塌主要是因模板支撐搭設不規范造成的,表面原因是施工人員違規操作,而根本原因則是監理單位未按照規定要求落實安全檢查工作和工程驗收。導致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未能夠得到有效地消除,為后續施工活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最終導致模板支撐體系安全事故。2)施工方面存在的問題。(1)模板支撐體系基礎處理不牢靠,未進行夯實、設置墊板、底座等工作,導致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等問題,對模板支撐體系的穩定性造成損害。(2)施工人員在現場施工的過程中,未嚴格按照安全施工方案的設計要求,如立桿之間的間距過大、掃地桿和水平桿設置不合理、立桿搭接不合格、垂直和水平剪刀撐不到位等,導致支撐體系的承載力達不到標準要求,引發安全事故。由此可見,施工人員不按設計方案施工,會對模板支撐體系的整體穩定性帶來嚴重的損害。3)材料方面存在的問題。(1)鋼管和扣件的質量不合格。當前階段,我國鋼管、扣件等材料的生產和流通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鋼管和扣件的質量都無法滿足工程施工的要求。現行的規范對模板支撐用鋼管的外徑以及壁厚都給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市場上大多數鋼管都不符合該要求。這種情況造成的結果就是模板支撐體系承載能力不足,留下安全隱患。(2)可調托撐質量不合格。當前階段,市場上流通的可調托撐都存在螺桿外徑過細、托板變形以及壁厚不足的問題。由于模板支撐設計只考慮懸臂長度,對上述幾方面因素缺乏重視,留下安全隱患。

2建筑工程模板支撐體系的安全控制要點

故結合兩種模板支撐體系特點,以及日常監督經驗,在模板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以下安全控制要點。1)審查模板支撐專項方案。模板支撐體系施工前,要根據本工程特點,按照國家標準規范等編制符合工程實際應用的模板支撐專項方案,且編制流程也應符合規范要求,方案內容應重點包括以下內容。(1)方案應充分考慮各種荷載因素,按最不利原則確定荷載組合進行設計。(2)繪制模板支撐體系平面布置圖、立面布置圖、拉接點等構造詳圖。(3)應制定模板支撐體系的搭設、拆卸工藝及混凝土澆筑方案。(4)我區夏、秋季節臺風多發,模板支撐有可能在此期間搭設或澆筑,故應驗算模板支撐在臺風季強風作用下的抗傾覆穩定性,并設計應采取的防范措施。2)搭設材料的檢查。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前應對支撐材料的表面觀感、重量、外徑及壁厚等進行送檢抽查,同時對搭設使用的方木主次楞的材質、規格、間距及擺放情況進行檢查。3)搭設實體質量的檢查。應著重檢查立桿基礎承載力、拉結點的連接位置、構造措施(立桿搭設位置、縱橫向掃地桿和水平桿的設置、水平和縱向剪刀撐的設置)、立桿垂直度及整體成型等,關鍵工序是否按照專項方案進行施工。4)混凝土澆筑及模板支撐拆除?;炷翝仓獜闹虚g開始向四周擴散,澆筑過程應派人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隨時處置可能發生的連接、支撐松動、變形等不利情況。模板支撐拆除應按照拆模審批手續完善后方可進行,且要嚴格按照專項方案規定方式進行。

3建筑工程模板支撐體系的安全控制措施

1)施工人員在正式開始工作之前,要對配套好各項安全措施,并對各項工具的牢固性進行檢查避免工具掉落傷人事件。在工作過程中,應該全神貫注,避免出現滑落現象。2)若是模板的高度超過5m,在安裝或是拆除時,必須搭建操作平臺并設置護欄,參與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系牢安全帶。3)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施工材料。4)嚴格按照施工設計進行模板的安裝,杜絕違規操作現象。5)在模板支撐體系安裝施工的過程中,設置臨時固定設施,避免傾覆現象。6)支撐、牽杠等不得搭在門窗框和腳手架上。通路中間的斜撐、拉桿應設在高1.8m以上處。支模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支撐、搭頭、柱頭板等釘牢。拆模間歇,應將已活動的模板、牽杠、支撐等運走或妥善堆放。7)現澆整體式構筑物安裝上層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才能上料具。料具要分散堆放,不得過分集中。下層板結構的強度要達到能承受上層模板、支撐系統和新澆筑混凝土的重量時,方可進行。否則下層板結構的支撐系統不能拆除,同時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垂直線上。8)模板的支柱縱橫向水平、剪刀撐等均應按設計的規定布置,當設計無規定時,一般支柱的網距不宜大于2m,縱橫向水平的上下步距不宜大于1.5m,縱橫向的垂直剪刀撐間距不宜大于6m。當支柱高度小于4m時,應設上下兩道水平撐和垂直剪刀撐。以后支柱每增高2m再增加一道水平撐,水平撐之間還需增加剪刀撐一道。9)拆除時應嚴格遵守各類模板拆除作業的安全要求。拆模板,應經施工技術人員按試塊強度檢查,確認混凝土已達到拆模強度時,方可拆除。高處、復雜結構模板的拆除,應有專人指揮和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標出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區。操作人員應配掛好安全帶,禁止站在模板的橫拉桿上操作,拆下的模板應集中吊運,并多點捆牢,不準向下亂扔。10)對于模板上的預留洞,要在安裝完成后進行遮蓋處理。對于混凝土板上的預留洞,在模板拆除之后也要進行遮蓋。11)在拆除基坑內模板時,要保障基坑邊坡的穩定性,避免塌方事故的發生,同時嚴禁將拆除的模板堆放在基坑邊緣。12)在組合鋼模板上架設電線或是使用電動工具時,應該將電壓控制在安全電壓以內,或是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4建筑工程模板支撐體系的完善措施

加強對施工方案的審查力度,審查的重點在于支模架系統的承載力、穩定性、剛度等幾個方面,同時應對模板安裝、拆除的施工程序、作業條件等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判斷其是否符合要求。此外,工程模板和支撐系統的構造、材料規格以及接頭方法等必須配備施工詳圖,并進行詳細的標注。為了保障荷載傳遞的穩定性,要在立柱底部設置墊板,墊板的材料以木料最佳,嚴謹使用脆性較強的材料。同時,為了保障立柱的穩定性,應在立柱安裝時同步安裝水平支撐和剪刀撐。對于高度超過2m的立桿,要設置兩道水平支撐。需要注意的是,滿堂模板立桿的水平支撐必須縱橫雙向設置。對于模板搭設所用的鋼管以及扣件等材料,在進場后應該嚴格按照規格要求進行抽樣復查,一旦發現不合格的現象,要根據測試強度對安全施工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在現場施工的過程中,工程建設單位應該對模板搭設操作人員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查,同時保障搭設施工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此外,還需對立桿、水平桿、剪刀撐等部位的扣件質量進行嚴格檢查,保障符合工程要求。5結語實踐表明,模板支撐的安全控制,應把模板支撐搭設質量檢查與各方主體行為檢查相結合,做到施工前預控、施工中檢查與施工后驗收的有機結合,督促建設各方嚴格按照模板工程的質量安全技術規范及專項方案規定進行搭設,確保模板支撐搭設處于受控狀態,減少和遏制模板坍塌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蔣國勇.淺談建筑工程安全監理工作[J].商品與質量,2009,16(3):80-81.

[2]洪德祥.淺析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技術要點[J].商品與質量,2014,21(5):101-102.

[3]房屋建筑工程常用模板及支撐安裝推薦圖集[Z].

作者:趙承輝 單位: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