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設計優化策略
時間:2022-05-08 05:47:00
導語:建筑結構設計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研究分析表明,設計階段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1%以下.但對造價的影響卻高達75%以上:在設計階段節約投資的可能性為88%,而施工開始后節約投資的可能性僅為12%:在滿足同樣功能的條件下.技術經濟合理的設計.可降低工程造價5%一10%.甚至可達到10%一20%因此可以說工程設計和工程造價是統一整體,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1工程造價和建筑結構設計的內涵
1.1工程造價
工程造價是指工程從前期策劃、可行性研究、方案論證、設計招標、工程實施以及實施中的管理等各環節所花費的總費用在不同階段工程造價所占的比例不同,據有關資料分析,投資決策階段對整個項目造價影響為75%一95%:設計階段為35%一75%:施工階段為5%一35%:竣工階段為O%一5%。
1.1.1投資控制:在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的審批和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實行投資規模得到有效的控制.像以前那種“投資無底洞.工期馬拉松”的現象已基本杜絕所以占整個項目造價最多的投資決策段的造價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1.1.2設計階段需設計人員遵守規范.本著優化結構類型的精神使設計概算超過投資估算的現象得到基本控制。
1.1.3施工階段通過招標、投標和施工監理的全面推行.使工程預算投資得到合理的確定和有效控制。
1.2建筑結構設計
建筑結構設計是建設項目進行全面規劃和具體描述實施意圖的過程.是工程建設的靈魂,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紐帶.是處理技術與經濟關鍵性環節.是具體實現技術與經濟對立統一的過程,是確定與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階段結構設計以充分實現建筑設計方案為目的.嚴格遵守設計規范.保證結構安全為己任,在實施過程中優化設計節約造價把設計師的構想變為可施工的藍圖。
2建筑結構設計與工程造價的關系
2.1設計方案直接影響投資據研究分析.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1%不到.但正是這少于1%的費用對投資的影響最高卻達到75%.在單項工程設計中.建筑和結構方案的選擇及建筑材料的選用對投資都有較大影響如結構設計中基礎類型的選用,結構形式的選擇,對于結構規范的理解應用等都存在著技術經濟分析問題。
2.2設計方案影響經常性費用建筑結構設計不僅影響項目建設的一次性投資.而且還影響使用階段的經常費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潔、保養、維修費等,一次性投資與經常性費用有一定的反比關系.但通過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努力可找到這兩者的最佳結合.使項目建設的全壽命費用最低。
2.3設計質量間接影響投資據統計,在工程質量事故的眾多原因中,設計責任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產品因設計時功能設計不合理.影響正常使用;有的設計圖紙質量差.專業設計之間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現象,有的造成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造成投資浪費.工程造價提高。
3優化結構設計降低工程造價
3.1運用價值工程優化結構設計
建設項目的造價與投資控制貫穿于工程的全過程.通常.初步設計階段,影響投資的可能性為75%一95%,在擴初設計階段.影響投資的可能性為35%一75%,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影響投資的可能性為5%一35%,因此,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在設計階段.要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就要運用價值工程理論進行優化設計。價值工程是提高產品或作業價值的科學方法,是以最低的成本可靠地實現必要功能功能與成本的關系式為:V=F/C式中:v價值:是指產品給企業或用戶帶來的經濟效益.產品價值是產品功能與成本的綜合反映:C成本:包括企業的制造成本和用戶的使用成本:F功能:指產品對用戶的使用價值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五個途徑,從①式可知.v只與F和c有關,要提高v的數值,途徑有:(a)功能不變,成本降低;(b)成本不變,提高功能;(c)功能提高,降低成本;(d)提高成本,但功能更大的提高;(e)功能有所降低.但帶來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價值工程的真正目的是找到功能與成本的最佳匹配點.在建筑工程中.只有在建筑產品開發和設計階段推行價值工程.找到功能與成本的最佳結合點.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經濟效益,降低造價。通過對價值工程的研究和應用.避免了設計中的許多問題.能夠創造較高的效益.平均可節約工程造價5%一15%在某些情況下這一節約比例更是高達35%。
3.2優化設計降低造價的措施
3.2.1設計要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建筑內部平面、空間高度、建筑立面等使用功能和外形感觀的要求.為使一幢好的建筑物誕生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結構體系的選擇.傳力的途徑.構件的布置,構件的選用和材料的使用等
3.2.2目前越來越多的建筑體型復雜化.不規則化.結構設計應盡量做到使建筑體型產生規則的結構效應
3.2.3學習現行的規范和強制性條文.充分理解條文規范的要求、范圍.合理執行規范.并根據實際工程調整方案來節省混凝土和鋼筋用量.從而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
3.2.4根據地質條件和建筑物上部結構.合理地選擇基礎類型.地基基礎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占資金有的達到結構工程投資的1/3以上.因此合理的選擇基礎類型能使建筑造價降低,建設工期縮短,確保結構安全。
3.2.5地面以上的結構形式對建筑物的造價也有很大的影響.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應合理選型。
3.2.6鋼筋種類選擇要引起我們設計人員的重視。
4建立健全機制,控制因結構設計產生的工程項目造價偏高
4.1有關部門要對設計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對方案的經濟性進行評估加強管理設計市場.杜絕越級、無證、掛靠設計。由于設計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特點.應針對不同項目的設計成果,工程造價制定明確的考核指標。
4.2必要的設計競爭機制為保證設計市場公平競爭.設計經營也應采取招投標(1984年,《工程設計招投標暫行辦法》;1995年,《城市建筑方案設計競選管理辦法》;新頒布的《招標投標法》)使設計單位為提高競爭力.在內部管理上把設計質量同個人效益掛鉤.促使設計人員加強經濟觀念,把技術與經濟統一起來,并和造價工程師一起把關.減少因結構設計產生的工程項目造價偏高的現象。
4.3實行設計—建造工程總承包我國目前大多數設計單位和建造施工單位是不同的兩個機構,設計過程與施工進程也是截然分割開來。設計、施工停留在平行的模式上。這種模式缺乏在一個主體下的有效控制,協調成本高,難以發揮設計的主導作用;設計與施工脫節,不可避免造成施工的返工、窩工現象,從而提高了造價。
5結束語
在實施設計階段,應加強設計與工程造價的橫向聯合,優化設計,在項目的投資范圍內。按照“安全”、“經濟”、“適用”的原則進行工程設計.達到在設計階段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使設計與工程造價平衡發展。
- 上一篇:給排水隱形工程質量管理
- 下一篇:農田水利建設及管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