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建筑中庭性能化設計思索
時間:2022-05-29 10:44:00
導語:商業建筑中庭性能化設計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國內出現了大量已建或者在建的大型建筑,同時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很多大型建筑均是具有多種功能的復雜建筑群,而且現有建筑在兼顧功能的同時也采用更新穎的設計,以期體現建筑獨特的個性。建筑體量大、使用功能復雜、人員密度高等多種因素同時存在,項目設計中不但需保證建筑合理的利用率和減少資金投入,同時又需要保證建筑消防安全,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必然導致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存在某些問題,而這些問題采用處方式辦法又難以解決,需要運用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進行論證。
1工程概況
某商業中心作為商業部分面積達到10萬m2以上的大型綜合商業建筑,還結合了超高層寫字樓,而且商業部分布置餐飲、精品店、超市、影院等多種業態,這些區域不但使用功能復雜,而且建筑內日常容納人員數量巨大。中部超大中庭就是其中難以按現行防火設計規范進行設計的部位之一,見圖1所示。按照規范要求,中庭應使用耐火極限大于3h的防火卷簾分隔,但本工程中為解決與中庭鄰近的防火分區疏散寬度不足的問題,性能化設計過程中決定把中庭及回廊作為亞安全區使用,見圖2所示。采取措施讓該區域在火災時成為能暫時供人員停留的疏散緩沖區域,減小某些商業防火分區中樓梯寬度不足對人員疏散的影響。圖2二層亞安全區示意圖要形成亞安全區,主要是使用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把中庭(包括中庭每層回廊)與商業區域分隔,但由于本工程中需形成的亞安全區面積較大、結構復雜且形狀極不規則,若全部使用防火卷簾進行分隔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性能化設計中擬采用防火墻、防火卷簾以及“安全玻璃(鋼化玻璃)+水噴淋保護”相結合的方式對將形成的亞安全區進行保護,防火分隔設置位置見圖2所示。同時,在疏散過程中人員由相鄰防火分區疏散至亞安全區后最終仍需疏散至室外,為保證疏散至亞安全區的人員能順利到達室外,要求在亞安全區內設計獨立使用的樓梯,見圖2所示。鑒于亞安全區的重要作用,雖然提出了相應技術措施及管理措施,但由于本工程中亞安全區作為解決相鄰防火分區疏散寬度不足的重要方式,兩側商鋪不可避免地需向亞安全區開設出口,一旦商鋪發生火災將有可能對亞安全區產生影響。因此,需要著重對這一點進行計算模擬分析,以確定發生這種情況時亞安全區內的消防系統能否有效控制火災及煙氣蔓延。
2模擬分析
2.1火源設置
模擬對象包含區域為首層發生火災的零售商鋪以及整個亞安全區,如圖3(a)所示。其中,首層起火店鋪面積約為117m2,整個亞安全區(包括首層~五層)總面積約為18978.06m2,主要是驗證分析亞安全區兩側中小型商鋪發生火災時對亞安全區的影響。起火點在零售店鋪中間位置,如圖3(b)所示。在模擬中設置當店鋪發生火災時,店鋪前門作為與亞安全區連通的開口面。根據建筑設計圖,該開口面尺寸為1.8m×2.4m。零售店鋪層高約為6m,店鋪內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排煙量為60m3/(m2•s)。同時,店鋪內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噴水滅火系統采用快速響應噴頭。
2.2火災規模確定
火災規模的確定參照了上海市地方標準DGJ08-88-2006《民用建筑防排煙技術規程》中對各類火災規模取值的規定,如表1所示。筆者所考慮的火災場景為零售商店,參照表1中設有噴淋的商場確定其火災規模為3MW。
2.3結果及分析
火災時溫度模擬結果,見圖4所示。可以看出,商鋪發生火災時,有少量煙氣進入亞安全區。通過分析模擬過程可知,這主要是由于計算時把商鋪與亞安全區連通的門設置為全開造成的。但這部分煙氣在較短時間內即被亞安全區內的機械排煙系統排出,根據亞安全區內溫度、能見度等參數分析,這種情況下煙氣并未影響到亞安全區內人員的安全。在亞安全區距著火商鋪較近的一側,由于受到火災輻射的影響,溫度有所上升。但在火災進行到600s時這種影響并不明顯,亞安全區內大多數區域溫度和模擬時設置的環境溫度(24℃)僅有1~2℃差異。當火災模擬到1800s時,由于受到熱空氣上升的影響,亞安全區靠近著火商鋪一側溫度最高達到29℃左右。亞安全區內溫度場分布相對穩定,顯示出在亞安全區排煙系統的作用下,室內溫度得到了控制且不影響人員生命安全。火災中亞安全區內其他參數方面,如能見度在整個火災模擬的過程中均未出現較大變化,這說明亞安全區及鄰近店鋪內的防排煙系統有較好的排煙效果。
通過對模擬結果的分析可知,在消防設計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雖然仍有少量煙氣進入亞安全區,但能較好地被亞安全區內排煙系統排出,商鋪內發生火災對亞安全區內人員的生命安全不會構成威脅。對于商鋪內溢出的少量煙氣,主要是由于商鋪發生火災時敞開的店鋪門影響而造成的。針對此問題可以通過在開設有由商鋪通向亞安全區的輔助疏散門位置設置自動閉門器來解決。
- 上一篇: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工作意見
- 下一篇:農村定向醫學生能力素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