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色彩在建筑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2-28 03:45:47

導語:傳統(tǒng)色彩在建筑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tǒng)色彩在建筑設計的應用

一、引言

中國傳統(tǒng)建筑在配色上,注重有節(jié)制的點綴,就有莊嚴、華貴的感覺。運用“五色體系”傳承著整個民族精神活動的全部過程。“五色”是赤、黃、青、白、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紅色和黃色為正色、視為最尊貴的顏色。在編撰于北宋年間的“《營造法式》中第十四卷彩畫作制度寫到傳統(tǒng)建筑用色的考究,立標功能與美學的獨樹一幟的風格,展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成為現(xiàn)代設計的配色源泉。

二、中國傳統(tǒng)建筑色彩

在原始洞穴時代,中國的建筑就已經(jīng)開始萌芽,但是以屋頂、屋身、基座組成的單體造型,木梁架形式的結構體系,以縱軸為中心的對稱布局等在中國建筑上一些重要的藝術特征,形成了初步的規(guī)整的庭院是在商周時期。也就是說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是在商周時期。并且在每個朝代期間,在色彩的運用上具有各不相同的風格:唐代在建筑色彩上具有等級上的象征意義;宋代在建筑色彩具有主流文化上的印證;元代在建筑色彩則因為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形成了風格絢爛秀麗之景;清代在建筑色彩上,是歷朝的巔峰時期,油漆彩畫的盛行,施色走向的復雜化;近現(xiàn)代建筑色彩,則在西方設計理念的影響熏陶下,開始盛行復古的風格。其實無論是哪個朝代,經(jīng)過整理,都是由“五色體系”支配了我們國家的藝術風格,形成了一套具有東方特色的色彩文化,影響著后人們的生活、文化等諸多的方面。“五色體系”的“五色”為黃、青、白、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些顏色中紅色(赤)和黃色為正色、為最尊貴的顏色。“赤,赤日,太陽的顏色,朱色稍暗的顏色——《新華字典》”具有莊重神圣的意義。“黃,炎黃子孫,日光之色——《新華字典》”在五方之中為主宰的地位,被認為是帝王的顏色,神圣,華麗,不可侵犯。“青,本意為藍色,在《說文》中稱之為東方之色”是萬物生長的色彩。“白,在甲骨文字形中,像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從‘白’的字多與光亮、白色有關”,但是白色是自身比較矛盾的顏色,即代表著崇高、圣潔、樸實、廉潔清正,又在生活中常常忌諱慎用,把喪事稱為“白事”。“黑,在《說文》中譯為火所熏之色”,在《易經(jīng)》里有“天玄地黃”,把天的顏色定為黑色,地的顏色為黃色,稱為天地,是很重要的顏色,具有很高的位置。

三、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的色彩對傳統(tǒng)色彩繼承與發(fā)展

在現(xiàn)代色彩上階級的象征,等級的劃分是不存在的,這種階級色彩的象征制度早被我們所打破。色彩是自然的色彩,本身所固有的顏色,色彩所寓有的象征性是人類社會影響的,不是色彩自身意義。運用色彩的情感表達和色彩的象征意義,是對傳統(tǒng)色彩印象的繼承和對現(xiàn)代社會色彩情感的表達。在現(xiàn)代的設計中對色彩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促銷的原則為出發(fā)點的,像是手機以黑色、白色、銀色為主,受眾群體廣、汽車銷量中黑色和米灰色為主推顏色、家用電器等,建筑外形的色彩上,這種意識相對于要弱一些,內部色彩會有這個趨向。那么現(xiàn)代的建筑色彩與傳統(tǒng)色彩的相似在哪里能體現(xiàn)呢?就像是中國館、人民大會堂內部裝修、北京國家大劇院,都是運用中國人喜愛的紅作為典型的建筑設計的例子,以表嚴肅、莊重、尊貴之意。這就是與傳統(tǒng)色彩的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這些色彩不僅在權威的環(huán)境可以運用,而在餐廳,娛樂場所、家庭中都是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進行運用。

四、現(xiàn)代建筑色彩的多元化

赤、黃、青、白、黑這“五色體系”,在我們中國人的心里印象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在信息時代,經(jīng)濟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倡導保留民族優(yōu)秀城市色彩精髓的基礎上,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結合,使城市色彩趨于多方面的發(fā)展,現(xiàn)代的色彩印象和以往相比更加的豐富多彩。如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應用的色彩形象坐標,不同的色彩搭配給予人們不同的色彩印象,不同的風格。現(xiàn)代人比較喜歡簡約而不簡單的色彩,與復雜的中國古代色彩要求相比現(xiàn)代色彩觀念較為個性化、較為主觀化。不同顏色的搭配具有不同的色彩印象,很好的詮釋了現(xiàn)代色彩的另一片天地。同一種顏色和不同顏色搭配也會有顯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比如白色本身代表積極、進取、明快、純潔、快樂、具有圣潔的不容侵犯性,那么白色和不同顏色搭配就有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白色和粉色搭配產(chǎn)生了浪漫的感覺,與淺綠色搭配感覺是純真的,與藍色搭配則是知性的,等等。我們在前面談到過,紅色黃色的在中國古代所代表的意義和地位,那么在中國現(xiàn)代視覺色彩里,則沒有那么多的苛刻的規(guī)定,只允許皇室貴族才能使用這兩種顏色,尤其是黃色,已經(jīng)進去到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都與現(xiàn)代信息化的背景,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的,人們在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中,更加期望在色彩上能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心理感受和更多視覺上美的欣賞與享受,來緩解心理的情緒。由此想到《論藝術的精神》一書中印象派畫家高更曾說:“我要用色彩表達音樂和諧的色彩和和諧的影響是一致的,色彩與音樂一樣,通過感官的中介作用于心靈,和諧的色彩與音響的和諧是一致的。”比如,在現(xiàn)代居室設計中,如果使用的是比較復雜的清式家具和顏色上運用很艷麗的藏式家具,需要非常巧妙搭配空間色彩、光影色彩和裝飾品的點綴,才能獲得最理想的空間色彩裝飾效果,因為家具與空間之間的對比非常強烈。如果是想搭配造型比較簡單的,家具與空間之間對比不會有太強烈的效果,就選用具有中國韻味的明式家具;但受傳統(tǒng)的影響,普遍的家庭在裝修時,都會選擇白色墻面。但是近幾年開始出現(xiàn)顏色各異的墻面,很多追求個性、標新立異的年輕人不愿把墻刷成四面白,覺得這樣太過于普通、不能彰顯個人的性格特點,但又擔心刷出的彩色墻不好搭配家具和飾品等,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以例子簡單的說一下配色,如果喜歡簡歐的奢華風格,我們會采用米色、米黃色、白色、暖黃色,特別是運用華麗的黃色壁紙、暖黃的燈光是比較合適的,門和門套可以用櫻桃木色或是通用的白色,家具適合用帶簡單雕刻的簡歐家具的風格;如果想設計成田園風格的話,我們可以白色、米色、淡黃色、草綠色為主,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點綴一些土巖石灰色、地黃色,這種色調再搭配仿古瓷磚、實木家具、古典雕刻家具、同時再點綴上綠色植物等來協(xié)調整體空間;再如喜歡中式風格,可以選擇近似于自然色的物品,如存木色(青色)、白色、黑色、灰色、黃色、紫禁紅、中國紅(朱紅)等,配搭中式家具和格子窗、屏風、條案、刺繡品、手編工藝品等配飾,中國韻味就十足了;要想設計成流行的、現(xiàn)代的風格,我們就得通過色彩、材質和光澤上面進行設計表現(xiàn)時尚,還可以再大膽的運用一些深色,如淺咖啡色、墨綠色、藏藍色、草綠色、黃色等作為墻面色,但面積一定不要過大,再與玻璃或金屬材質這種比較光滑的亮面家具、櫥柜搭配起來,最后再配上現(xiàn)代燈飾和灰色系的紗質窗簾,就能打造出想要的現(xiàn)代感的室內風格了。為了使建筑設計能產(chǎn)生藝術感染力和一種視覺的沖擊力,人們把色彩作為情感的表達工具之一,使人們的感知、聯(lián)想、記憶、情感等特定的心里受到影響,這種視覺感受還是要源于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民族性、文脈性、功能性、美學性的繼承和發(fā)展,從而民族的、地方的、民間的傳統(tǒng)色彩理念得以形成,并在現(xiàn)代設計中起到了很大的、關鍵的作用。色彩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因為從大方面來說,代表著城市的形象、質量,小方面來說體現(xiàn)個人風格特點,彰顯個性。但這些常常處于感性的狀態(tài),很少人能準確的、科學的運用好顏色的搭配,所以應該加強色彩設計師的色彩搭配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很好的運用傳統(tǒng)色彩在設計中有效地運用,還能在此基礎上設計出現(xiàn)代的與眾不同的色彩觀,為傳統(tǒng)色彩文化上添磚加瓦,讓中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色彩之城。

本文作者:國琳琳工作單位: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