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養(yǎng)老建筑設計要素
時間:2022-05-16 04:03:04
導語:淺談養(yǎng)老建筑設計要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但是對于老齡化方面的應對能力與措施卻非常薄弱。解決當前老齡化問題的重要途徑就是做好老年人養(yǎng)老工作,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本文闡述了當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背景,并對養(yǎng)老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綜合分析。從老年人的視角出發(fā),重點考慮養(yǎng)老建筑的選址、空間規(guī)劃、公共設施配置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等四個方面,由此分析并得出養(yǎng)老建筑設計的相關要素。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yǎng)老建筑設計;空間布局;心理需求
1人口老齡化背景
相關資料顯示,1999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1%左右,從而邁入了世界老齡化國家的行列。截至2017年底,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4億,占總人口的17.3%;十幾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水平從11%,上升到17.3%,提高了6.3%。國際觀點認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時,就已被認定為老齡化社會。當這個比例超過14%時,為老齡社會。這表明中國已經從老齡化社會發(fā)展到老齡社會,其形式非常迫切。
2養(yǎng)老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在我國養(yǎng)老建筑設計中不乏優(yōu)秀作品,但是整體水平仍然相對較低,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中全面綜合的考慮,更需要設計人員積極地與用戶溝通,在反饋中不斷的改善和提升。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2.1養(yǎng)老建筑的選址。一般來說養(yǎng)老建筑都建在偏僻、安靜的區(qū)域,好處是有利于老年人的修養(yǎng)。但與此同時,這樣的區(qū)域周邊設施較差,交通不便利,給老年人的生活、外出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它削弱了老年人與外界的聯系,增強了他們的孤獨感;而一些市區(qū)附近的養(yǎng)老院,雖然地理位置較好,出行方便,但是往往這些養(yǎng)老建筑建設年代久遠,隔音、保溫性能較差,對身體素質較差的老年人來說,亟待改善。2.2空間布局的規(guī)劃。養(yǎng)老建筑室內布局單一,條件簡陋,甚至有很多養(yǎng)老建筑是由老舊建筑改建而來,很長時間得不到更新和維護,因此環(huán)境很難滿足相關的標準。如:空間布局不合理,室內通風不暢、采光不足等問題,導致本就體弱的老年人易患各類疾病。總結起來用幾個詞語概括:“人老、環(huán)境老、基礎設施舊”。而隨著老年人身體功能的下降,這些看似很小的問題,對老年人來說都將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不便的影響。2.3公共設施的配備。一般來說,在養(yǎng)老建筑周圍需要配備相應的設施,如學習室、閱覽室、活動中心等,以便給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服務。但是,我國許多養(yǎng)老建筑并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主要原因是對老年人的生活習慣不夠了解,導致在公共配套設施方面存在各種不足。2.4心理方面的需求。老年人由于離退休,社會角色由忙碌的職業(yè)角色變更為閑暇的家庭角色,同時子女的成熟和經濟獨立也使他們的家庭地位趨于下降,家庭中的權威性也逐漸降低。更有許多老年人與孩子分開生活,長此以往老年人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些容易使老人情緒不穩(wěn)定,出現孤獨、自卑的感覺。
3解決策略
3.1養(yǎng)老建筑選址分析。養(yǎng)老建筑的選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自然條件,包括要具有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適宜的氣候、充足的光照等。人文條件包括齊全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多樣的交往空間等。另外,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較弱,除了適當的日照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力外,空氣質量也很重要,因此選址應該避免在空氣污染的地方。3.2空間布局的規(guī)劃分析。居住空間:與年輕人不同,老年人在室內停留的時間較長,且老年人畏冷喜陽,所以臥室宜南向布置,這樣能夠保證充足的光照,讓老年人享受陽光,也利于衛(wèi)生消毒。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來說,將臥室空間和陽臺連通,形成窗邊的活動區(qū)域,這樣方便老年人在陽臺養(yǎng)花草、曬太陽,以此來舒緩身心,陶冶情操。除光照外,良好的通風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及時的置換室內渾濁的氣體,保持空氣的清新。交通空間:安全、方便、易識別是養(yǎng)老建筑交通空間首要考慮的要素。考慮到老年人行動不便,所以水平交通上應避免地面出現高差,同時地面鋪裝要保證平整、防滑、牢固。對老年人來說,無障礙電梯應作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要符合規(guī)定的標準。衛(wèi)浴空間:由于老年人身體不便,衛(wèi)生間出入口不得有高差,衛(wèi)生間的門可以從外部開啟,并設置透光窗,便于對老年人的監(jiān)護。洗手臺應該根據老年人身體條件適當降低高度,一側應設扶手,冷熱水有明確標識。坐便器高度應該設置的高一些,宜使用自動功能坐便器。在淋浴間的一側安裝扶手,以防止老人跌滑,同時老年人不能長時間站立,所以應該布置淋浴椅,這些都是非常安全的解決方案。3.3公共設施的配置分析。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的不同,公共交往空間的設置也是多樣的。如果老人身體健康,行動方便,養(yǎng)老建筑內外都可以設置公共交往空間,為這些老年人營造一個適合的、利于交往的圍合半圍合空間,提高老年人交往活動的參與度。對于身體不便或行動受限的老人,這就需要在門廳、走廊、過道等地設置座椅供其交流休息。此外養(yǎng)老建筑的活動室,圖書室和棋牌室也是老年人交流的重要場所,使他們得到更多的存在感、愉悅感甚至成就感。3.4心理方面的需求分析。這里所說的心理需求主要從情感角度進行分析,情感需求始終是老年人最強烈的需求,希望與親屬多溝通,得到關心和尊重。此外,家外朋友和同事之間的溝通也可以滿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4結束語
總之,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將繼續(xù)增加。面對龐大的老年人口,相關設計師必須充分考慮,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不斷的下降,他們的日常生活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也就需要在設計養(yǎng)老建筑時,對場地選擇、空間布局、公共設施配備和心里需求等方面,遵循適老化的設計原則。設計一個方便,舒適,安全的養(yǎng)老建筑,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養(yǎng)老條件。
參考文獻
[1]彭經緯.基于心理需求的養(yǎng)老建筑設計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8(09):222-223.
[[2]周孝利.基于心理需求的養(yǎng)老建筑設計[J].智能城市,2018,4(13):31-32.
作者:樊浩 汪江 單位:遼寧科技大學
- 上一篇:建筑設計生態(tài)效應研究
- 下一篇:工民建施工技術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