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文化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時間:2022-08-16 09:35:39
導語:當地文化對建筑設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關于建筑有很多定義,建筑被視為是“凝固的音樂”、“石頭的史書”,其中“建筑是石頭的史書”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的文化性。建筑可以反應不同民族的文化與社會形態。因此,建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比如我國著名的故宮建筑群落,它記錄了我國古老的歷史。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建筑物因建筑材料與建造方法的不同,對應地就反映在特定的建筑物上。因此,建筑就像歷史的記錄或者一副歷史畫卷一樣。但是如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別是外來文化包括外來建筑文化對國內建筑設計思想的影響。每個地區的建筑風格及特色漸漸缺失。最終表現為建筑風格千城一面,缺少當地應有特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人們對建筑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建筑滿足實用、安全等功能上的需求,更多的是把建筑當做藝術品來欣賞。本文通過對崔凱建筑大師的作品分析,淺析建筑應該注重當地文化,顯示出其地域性特點。
[關鍵詞]地域性;文化性;建筑藝術
1文化
文化伴隨著人們的發展而產生,文化在人們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產生。究竟什么是文化?至今對于文化沒有明確的定義,不同領域的專家也對文化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文化在歷史學家看來就是社會遺產和文化古跡;文化在文化學家看來是人類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文化因地域條件、歷史條件的不同而呈現出很多差異,因此文化具有歷史性、地方性、民族性。文化還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產生變化,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演變,具有一定的發展特征。
2建筑文化
建筑是一種文化,即建筑文化。建筑是人們使用建筑材料,運用建造工具和建造技術,經過人們的生產勞動所創造的一種物質產品。建筑其實是文化的反應,建筑將人的發展過程以及社會發展歷史用建筑的形式記錄下來,因此,建筑是人類文化史的外在表現。例如留存至今的古希臘神廟,其建筑特征外化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表現出西方古代奴隸主民主制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形態。
3文化性對于建筑設計的重要性
幾千年來,伴隨著歷史長河的進程,古代建筑雖然功能與材料變化不大,但因民族不同、審美不同,建筑風格也產生了很大的區別。在古代,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也會產生一定的交融與碰撞,從而形成不同時期典型的建筑風格。談到古代的建筑風格,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商周以后所形成的三個典型的時代風格:秦漢風格、隋唐風格、明清風格。它們是封建社會前、中、后三個時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王朝,同時也是國家統一、安定的三個時代。由此可見,建筑是歷史的載體,是時代的產物。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對外交流日漸頻繁,不同地區的建筑文化產生了廣泛的交融與碰撞。在這種趨勢下,很多建筑設計借鑒西方一些設計理念,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過去的二三十年,由于對傳統民族與文化重視不夠,導致各地的城市面貌相同,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可識別性太差,沒有任何民族特色。在當今時代,建筑設計應更多關注當地文化傳統特征,避免“國家化風格”的建筑。建筑設計鼓勵應用新建筑技術、新型材料進行建筑設計實踐的創新。但是在創新的過程中,應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保持中國傳統建筑的文化性。
4建筑實例
在建筑文化缺失的大趨勢下,不少建筑師對于建筑設計如何體現出建筑文化也做出了很多思考,并進行了許多建筑設計實踐。崔凱是其中實踐作品比較多的建筑師,對于建筑文化研究的較多,其中比較典型的作品是拉薩火車站與北京的德勝尚城。4.1拉薩火車站設計分析。拉薩站站房依山而立,拉薩站的中央大廳以藏式宮殿為設計理念,大廳內布置采用了藏式風格,以紅色調為主,里面大廳內立著高高的8根柱子,拉薩火車站外觀也采用藏式建筑風格,特別是立面墻體做了充分的處理,大面積的臧紅色墻面與進站口的白色長廊形成強烈的色彩和體量對比,使得客運站的建筑形態極富有視覺沖擊力。同時豎向分割的設計體現了建筑的高直感。另一方面,墻面上印上吉祥八寶的圖案,體現了設計者對藏文化的充分考慮。同時,火車站的整體外觀質樸清新,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與西藏的藍天白云融為一體。4.2北京德勝尚城設計分析。北二環上的德勝門是北京古城僅存的兩座內城城門之一,而德勝尚城就位于德勝門成樓外西北方向約200M處。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這里將出現的絕對不會是普通的寫字樓,無論采取何種設計風格,200M的距離都將使現字樓和歷史古跡之間產生一種強烈的互動關系,現代和歷史將于這里進行面對面的對話。這一地帶在拆遷之前,擁有非常典型的北京舊城特征:由四合院、胡同和小街構成的高密度、小尺度、重視鄰里關系的共享城市空間。按照四合院的格局來結構現代的辦公樓,從城市記憶中尋找答案,或許這就是問題的解決方案。崔凱在進行方案創造的過程中,會更多地從建筑所處的城市中進行建筑文化中進行構思,巧妙的進行構思。崔凱從小在北京四合院周圍長大,在設計過程中他希望將老北京城的建筑文化傳承下去。而北京最有特色的建筑特征就是胡同和四合院,崔凱將傳統建筑文化用現代的設計手法與尺度來表現。地上建筑被街道劃分成7個街坊,形成7座辦公樓,這些辦公建筑都由各自的院落圍合,其中有些院落還與下部的車庫上下貫通,使地下車庫可以自然采光,增加了車庫的舒適性。在街道的設計中,格外注重步行系統的設計,采用人車分流的交通組織方式,在出入口附近設有車庫出入口,汽車進入后可直接進入地下車庫,在車庫內通過不同的標識進入各自的辦公樓,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辦公環境的舒適度。同時,在建筑物的細節設計中,設計師也進行了深入的考究。首先在植物選擇上,選取不同的植物樹種種植在庭院和屋面。另外為了凸顯中式庭院的特色,設計師收集傳統物件,喚起人們的傳統記憶。為突出傳統文化,在材料選擇上采用仿傳統磨磚對縫的風格,以達到與古代城墻、北京四合院砌體相呼應的效果。建筑體塊棱角分明,建筑設計除了表現傳統文化,還考慮現代感的體現。為此,在建筑中運用多種現代材料如玻璃、鋼材、鋁材、木材和涂料等多種裝飾材料,可形成既具有傳統風格又具有現代氣息的建筑風格。此外,項目實施過程中另辟蹊徑,大量收集拆遷中的墻磚、梁枋、屋瓦等原始構件,以此表達深深的傳統情節。
5小結
在如今對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在這種大趨勢下,建筑同樣也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各個城市面貌出現了千篇一律的面貌,國家與國家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建筑差異性越來越少,城市面貌越來越相似。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還是有許多建筑師對于本地的建筑文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也進行了很多設計實踐。其中崔凱就是一位致力于體現當地文化的建筑師。從拉薩火車站的設計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內部空間還是外部造型,以及隨處可見的裝飾,都能很好地和藏式傳統文化相結合。讓人感到這真是生長在西藏這片神圣土地上的建筑。同時原生態建筑材料的使用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當然,拉薩火車站對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是無可估量的。另外德勝尚城也是崔凱比較有名的建筑作品。德勝尚城從整個空間布局上采用了“胡同”與“四合院”,很好地與周圍的老北京的城市肌理取得協調。另外還注重細節設計,收集各種建材與裝飾舊物件,使人們能隨處感受到建筑傳統文化。建筑藝術并不是簡單的模仿,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建筑風格。建筑植根于當地的沃土之上,因此,建筑設計就應體現其當地文化。模仿的建筑缺乏對于其所處環境的考慮,缺失文化根基。我們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最主要任務就是追求建筑現代化,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鼓勵發揚不同區域的文化特色。建筑必須著眼于周圍環境,真正做到結合環境進行建筑方案設計,體現建筑的地域特征,改變相似的城市風貌。建筑是記載歷史的作品,是文明的產物。通過建筑能明白歷史,曾經的文明。建筑就像一首寓意深刻的詩,一幅耐人尋味的畫卷,是本內容豐富的書。它表現著科技的進展,社會的發展,記錄人類的歷史與文明。建筑是“石頭的史書”,建筑必須反映歷史,反映當地文化。在當今時代中,我們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更應深深地思考建筑文化,將傳統文化運用到建筑設計中,真正設計出可以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作品。建筑地域性包含很多內容,如所處的氣候、地形地勢、城市周圍的環境等因素,從這些因素著手,進行建筑設計構思,真正地使建筑體現當地的特征。文化可以指導建筑設計,作為建筑構思的源泉。同時建筑作為文化的載體,文化可以通過建筑物得以體現,文化是建筑物的靈魂。建筑文化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建筑文化應該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等方面。同時,建筑文化還具有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特征。在當今各種建筑思潮活躍的時期,建筑設計不應隨波逐流,更應體現當地特征。
參考文獻
[1]李瑞.空間尺度體系建構下的貴陽歷史街區城市設計探討[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2]李迎九.現代主義建筑的外在表現及實質[J].企業研究,2010.
作者:吳怡雯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 上一篇: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趨勢
- 下一篇:簡述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