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園建筑與環境綜述

時間:2022-04-12 10:31:00

導語:中國公園建筑與環境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公園建筑與環境綜述

主題公園這個名詞由來已久,英文名稱為ThemePark。它的名詞釋義是以某一主題或綜合幾種主題于一體為內容,投資量大、高度發達、收取入場費的獨立的休閑娛樂場所。在國外,各種類型的主題公園比比皆是,給人們提供了工作之外的一個休閑空間,如迪斯尼樂園、六旗公園、花生樂園、樂寶公園等。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這一洋概念飄洋過海,來到中國,曾經喧囂一時。在20世紀90年代,一時間各地大興土木,爭相建造各種名目的主題公園,很是熱鬧了一番。隨著中國民眾消費的日漸冷靜,很多主題公園歸于沉寂。但也有那么幾個一直經營良好,如歡樂谷、世界之窗、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長隆歡樂世界等。其中前四個主題公園都是由華僑城集團投資興建。下面結合本專業工作實際,從歡樂谷的環境與建筑的關系引申,從而談談對主題公園的建筑與環境的一點看法。主題公園其實就是用一條條故事線把全園的建筑、環境景觀、游樂設備等進行主題包裝,讓人們作為故事中的主角共同體驗各種精彩的場景。我個人認為,應把主題公園作為建筑類別中的一個獨具特色的種類分離出來。因為主題公園中的每個單體建筑物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建筑風格,又要求同存異,和諧的存在于一個統一的大環境中,這需要對建筑與環境熟練地進行把握。主題公園中的建筑及其存在的環境是其構成的要素。環境是建筑的載體,建筑是環境的靈魂。作為建筑所存在的建筑環境,了解其特征有助于理解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建筑環境比較主要的幾個特征:

1)建筑環境的形成特征。在主題公園中,建筑環境的形成絕大部分是在人為的控制之下產生的,它需要充分考慮市場和顧客的需求。可以說,主題公園是一個不斷在生長、調整的生命體。它的建筑環境也是在不斷的隨主題而發展。因為建筑環境由諸多要素組成,而期望每個要素同時誕生是幾乎不可能的。一個規模較大的環境從開始建設到基本形成要花費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就拿歡樂谷來說,一期、二期、三期、魔幻城堡(四期)及建設中的五期,每次推出之前,都是經過長期合理的論證、規劃、控制、實施,使環境中的每一個要素都能為建筑服務,同時為環境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共同形成和諧的整體環境。這需要我們的環境創造者和使用者共同來協調和努力。

2)建筑環境的功能特征。建筑是人們一個基本的生存空間,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性。建筑環境作為一個過渡空間,聯系著每一個獨立的建筑物,人們必須經常來往于這個空間,并給人們的各種室外活動提供場所。與此同時,在不同的時間段,同一個環境行使著不同的功能。如歡樂谷園區的主環道,白天給游客提供一個交通場所,晚上,彩車巡游把主環道變成一個與人們互動的表演場所,成為另一種休閑環境空間。對于主題公園來說,它的功能性相對單一,主要給人們提供一個工作之余的休閑空間。在歡樂谷中,各個主題區之間的過渡都是自然而然而不是生硬的。通過道路、廣場、綠地、小品等把各個區域有機的組合起來。

3)建筑環境的性格特征。建筑環境的性格指的是通過不同環境要素的布局和安排,對人產生不同的情緒和心理反應。不同環境需要具備不同的性格特征,因為具備恰當性格的建筑環境才能使得環境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實現,所以作為建筑的環境應具有與功能相適應的特征。如古羅馬神殿,為使民眾產生敬畏的心理,在進入建筑之前,布置一條密布石柱的狹長走廊,光影投射到地面,產生一種神秘和肅穆的氣氛。主題公園為人們工作、學習之余提供了一個休閑的場所,因此其整體環境就應該是活潑開朗的,使人們放松緊繃的神經,獲得愉悅、輕松的感受。設計時充分考慮了自由、流暢的布局,豐富、強烈的色彩,醒目、夸張的造型。在歡樂谷中,各個不同的主題區通過游樂設備的驚險刺激,建筑造型的各種各樣,建筑環境的人性化,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

4)建筑環境的文化特征。建筑環境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科技與藝術的綜合反映,也是居民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真實寫照。這種對文化地域性、時代性、綜合性的反映是任何其他環境或個體實物所無法比擬的。它適合更多的是反映文化的人類印記,并且不斷地增添新內容。主題公園既有“主題”二字,其建筑環境必定帶有一定的文化特征,或復古,或時尚,或休閑,或刺激。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沉積下來的精華足以提供大量的文化背景,如大觀園、宋城、錦繡中華等。而隨著中國與國際接軌的進程,國外體驗性的主題樂園也給中國帶來了一種可借鑒的文化版本。歡樂谷就在這一趨勢中應運而生,既吸取了國外的精華,也考慮了中國的國情。可以說歡樂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文化理念,而且中國人也開始擺脫以往內向、拘謹的性格,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給歡樂谷提供了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平臺。在歡樂谷各個主題區,用不同的文化進行包裝,有熱烈的西班牙風情(西班牙廣場),有劫后余生的金礦小鎮,有充滿夢幻的香格里拉森林,有驚險刺激的冒險山等。

了解建筑環境及主題公園建筑環境的這幾個特征,能幫助我們加深對建筑與其所處環境關系的理解。置身于任何一個建筑外環境中,人們會很自然地關注其環境的構成要素,這些要素之間以一定的規律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時,環境才能真正地發揮作用,這也更好地注釋了建筑與環境的緊密關系。我曾經在公司組織下考察過我國香港的海洋公園。海洋公園建立在一個半山腰,靠山面海,視野非常之開闊,人處在山海之間,心情自然而然得到放松,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人仿佛回到了真我。這是一個建筑與環境緊密結合達到完美效果的作品。

中國的主題公園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觀賞型的,一種是體驗型的,而隨著休閑觀念的改變,純觀賞型的主題公園漸漸加入了體驗與互動的新元素。第一種類型的成功范例當屬世界之窗。世界之窗中把各個國家著名的建筑實例按比例縮小,按五大洲分成幾個區域,建筑與建筑之間用綠化、主環道、廣場、水面等基面要素,水幕、圍廊等圍護面要素及提供各種休息、信息的載體來充實。歡樂谷嚴格意義上來講是體驗+觀賞型,從開業這么多年的業績來說,是一個較為成功的實例,以體驗為主,在整個體驗行程中又可觀賞到各種風格的建筑與環境。歡樂谷從字面理解,主題是歡樂,這一主題可以無限拓展、延伸,目前分為八大不同風格的主題區。我個人認為,可以把歡樂谷看作一棵大樹,在“歡樂”的根基上,枝葉可以無限制地生長。這也給了其中建筑和環境一個發展的空間。所以,在園中,瑪雅文化與歐洲小鎮,美國淘金風潮與中國原始森林,地中海陽光海岸與魔幻城堡等同時存在也不會覺得突兀,因為放在不同的主題區,每個單棟建筑物各成一派又通過和諧的環境轉換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建筑環境的幾個主要特征在這里得到很好的體現。

有人曾經批評中國的主題公園是一窩蜂,千篇一律,毫無個性可言。那么,因經濟發展、交通媒介出現、信息快速傳播,使主題公園的建筑環境景觀出現雷同的現象,是否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是否到了將來主題公園會像從生產線上下來的產品一樣,答案自然是否定。只要是人們思想、意識、文化的體現,就必然會因個體的差異性而存在著區別,所以有些人的擔心是多余的。期待著中國主題公園的日漸成熟,自成體系,走出屬于自己的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