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特殊路基施工方案論文
時間:2022-05-04 11:16:22
導語:公路特殊路基施工方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易滑坡型路基
易滑坡型路基所在的土質顆粒之間連接能力較差,抗剪切能力較弱,較容易出現滑坡松動。產生這一特殊路基的因素有下面幾點:
1)土層的含水量較大,導致產生較嚴重的濕陷性,尤其是對于黃土層來說,在地下水豐富或者是地表水滲透較為嚴重的時候,較容易出現土質的塌陷、沉降等現象,造成嚴重的機械滑坡;
2)當土質機械強度較低的時候,在受到較大的脈動循環沖擊載荷的影響下就會使得土質的受壓實不均勻,那么就極易出現滑坡現象。
1.2凍土路基
凍土路基是在一些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產生的路基,一般是由土壤的土質、路土質中水分的比例及地基路面的溫度等因素共同決定的。凍土路基多出現在高原高寒地區,如我國的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凍土路基地區。因此對于凍土路基的處理加大對其材料和處理的預算,降低凍土層受到外界極端情況干擾,從而有效降低路基土層發生凍裂變形的概率。
2特殊路基處理施工控制技術
2.1材料參數的測試
材料性能是決定工程施工質量的決定性因素,而材料參數則體現了材料各方面的性能。而且在特殊路基施工中,材料的參數之間影響到路基的機械強度以及應力分布,因此在施工之前要進行材料參數的相關指標測試。對于特殊路基施工采用的混凝土、鋼材料等原材料進行物理指標以及材料力學性能測試,并將測試結果運用到施工控制分析中。測試內容應該包括混凝土的成分比重、材料的彈性模量、材料的延展性、收縮徐變特性等內容。
2.2應力應變監測
施工控制中應對結構分析所需要分析的關鍵截面進行應力應變值的分析檢測,通過對于應力應變值的檢測可以探知連續剛構橋梁內部的力學性能,保證設計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通過加強應力和不平衡荷載檢測控制,尤其是在溫度、氣壓變化較大的地區進行檢測,可以評估這些因素對于連續剛構橋梁結構的影響,進一步提高特殊路基的穩定性與抗屈曲變形能力。
2.3形狀監測與控制
根據材料力學和理論力學的相關分析,可以知道當特殊路基的跨度越大,土質強度越低,那么特殊路基的抗屈曲能力越弱。這也就意味著在設計的過程中如果特殊路基設計跨度大于實際能夠允許的最大跨度,那么就可能會對施工造成影響。同時特殊路基的形狀也決定了特殊路基的剛度與強度。在進行特殊路基施工之前,將監測傳感器及其配套設施埋設在監控截面內,當每個施工節段預應力張拉后,進行形狀數據采集。對容易變形工段進行測量,測量應有數據記錄,施工人員根據變形工段的數據進行修補。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測量的數量以及位置。對于重點施工區域要適當增加測量點,來保證監控質量。
3特殊路基處理施工方案
3.1軟土路基施工方法
在施工中經常采用的投資少、施工工藝簡單的方法叫做淺層處理。淺層處理一般有換填法、晾曬法、墊層法、動力固結法、加筋法、灌漿法、排石擠淤法和爆炸排淤法。在對待軟土路基分布范圍小,深度≤2m的時候,使用換填法最為合適,換填料可以根據情況用砂、砂礫、改良土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因此初步決定使用開挖換填法處理。原路基為粘土填筑,假設采用砂、砂礫等材料換填,雖然說自身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但是這種材料具有透水性,材料內部的干濕變化會使路基土的四周軟化或者二次固結,從而導致路面的不穩定下沉等危害。
3.2易滑坡型路基施工方法
在進行易滑坡型路基施工時候應該做好防水、力學平衡和土質改良工作,盡量將各類風險因素降到最低。合理改善路基段的土質環境,盡可能減小路基施工中設備產生的機械振動;加強排水、防水處理,避免因為地表水的大量滲透而給路基穩固性帶來的影響,制定完善的排水方案,避免路基和路基附近形成積水面;結合施工地段的土質情況,對于容易產生滑坡的路段進行集中的治理,從而提升易滑坡型路基周圍的土質質量,提升公路施工和使用的穩固性與安全性。
3.3凍土路基施工方法
在凍土路基施工溫度變化對于施工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強溫度控制。通過鋪設相應的連接通氣管道,保證凍土路基內外溫度無明顯差異。對于高原高寒地區的凍土路基施工來說,由于凍土多年未經消融,這就導致凍土內部機械強度較高,給施工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施工的時候需要對于施工段進行隔斷,并對隔斷區域內進行升溫,當溫度升到一定程度后方可進行施工。
4結語
公路工程具有施工跨距大、技術要求高、工程實況復雜等特點,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設中要加強對于特殊路基的處理。在具體的施工中要考慮特殊路基的地質條件以及水文條件,結合以往的特殊路基施工方案,正確選擇施工方法進行技術處理。不斷將施工工藝與路基建設環境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保證公路工程中特殊路基建設的持久性與穩固性。
作者:周松濤單位:商水縣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