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層施工工藝論文

時間:2022-04-29 10:38:32

導語:公路路面基層施工工藝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工藝論文

1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的特點

由于公路工程存在線長、點多、面廣的特點,所以在公路施工過程中,需要面對的環境也較為復雜,尤其是一些地質條件比較惡劣的地段,會給公路施工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施工地處于偏遠的地區,無論是對施工設備還是對施工人員都是一種挑戰。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時,如果自然條件較差,加上施工作業面較窄,也會給路面基層施工帶來一定難度。此外,很多公路工程不僅環境惡劣,且施工工期也較為緊迫,為了保證路面基層施工的高質量完成,就必須做好施工組織管理和施工技術管理工作。以上這些因素都會給路面基層施工帶來較大的影響,一旦基層施工工藝或施工技術處理不當,不僅會導致基層的穩定性下降,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2公路路面基層的施工工藝及控制要點

2.1下基層的準備

公路工程受不同地段不同地質條件的影響,導致路面基層需要根據不同路段來適當調整其厚度,同時相關的標準又對路面基層的厚度范圍進行了規定。因此,施工之前需要根據已經確定的基層厚度,來對基層的單層鋪筑厚度與鋪筑層數進行明確。目前很多公路的路面是在原公路路面上進行鋪筑的,有些基層的損壞程度不大,在進行挖補后,無法采用機械來進行鋪筑,這會給工程施工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路面基層施工時,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率,通常需要將原來的路面挖除后,來確定其基層是否可以被繼續利用。在基層施工前,還需要對底基層進行全面的檢測,其中包括對平面位置、調和、橫坡度以及表面清潔度等情況的檢查,如果存在質量問題,必須及時進行處理,在保證所有項目符合要求標準后,方可繼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底基層存在松散或起皮等問題,需要馬上處理或清除,避免存在任何軟弱夾層。基層施工之前需要對底基層進行灑水濕潤,但要控制好灑水量,表面不能存在明水。

2.2混合料的拌和與運輸

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時,混合料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粗骨料、細骨料、水泥和粉煤灰等。由于混合料本身的含水量比較低,所以可采用連續式攪拌機進行攪拌;路面基層施工要求結構層厚且施工快速,因此,對混合料的用量要求也較大,必須保證混合料的拌和生產效率;在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混合料在運輸時出現水分蒸發或流失的問題,可采用大噸位的自卸車進行運輸,同時考慮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為了避免混合料的性能發生變化,應盡量控制好混合料的拌和及運輸時間,保證混合料能夠在拌和后2h內完成攤鋪和壓實。

2.3攤鋪

在混合料運至路基上后,便需要對混合料進行攤鋪。攤鋪是路面基層施工的重要工序,攤鋪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以后的施工質量。在混合料攤鋪時,首先需要控制好其含水量,通常情況下,為補償攤鋪與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問題,混合料的含水量應該控制在高于設計值0.5%~1.0%之間;混合料攤鋪可采用帶有高強度熨平裝置的攤鋪機,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壓實度,也可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在攤鋪過程中,如果基層的橫坡相同,可以一次性的進行整幅路面的攤鋪。如果橫坡與路面的角寬存在變化,則需要進行分幅攤鋪。為了提升攤鋪的施工速度,可同時采用兩臺攤鋪機以梯隊的形式進行攤鋪。兩臺攤鋪機前后作業時,其間隔的時間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此外,必須強調的是,為了保證攤鋪質量,攤鋪前應根據規定的壓實厚度來對松鋪厚度進行試驗,以選擇最為科學的松鋪厚度。由于采用分層攤鋪的方法,有可能會導致層間的結合不良,因此,當路面基層設計厚度在30cm內時,可盡量選擇全鋪全厚的攤鋪方法。但是如果基層厚度超過了30cm,就必須根據要求進行分層攤鋪。采用分層攤鋪時,為了保證層間的結合緊密,攤鋪新層時需要保持下層的表面濕潤與干凈。

2.4碾壓

在路面基層施工過程中,碾壓的施工工序也同樣重要。混合料攤鋪完成后,由于水分不斷損失,其稠度也會逐漸增加,容易對碾壓質量造成影響。因此,碾壓工作必須在攤鋪工作完成后及時進行。另外,隨著攤鋪層厚度的增加,攤鋪層下部受到的碾壓力就會減少。此時就需要在壓實遍數和壓實時間上加以保證。但是,如果壓實遍數和壓實時間過量,就容易使基層表面產生波浪或裂紋,因此,控制合理的碾壓遍數和碾壓時間非常重要。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在施工時,可采用大噸位的壓路機,以初壓、復壓及終壓的方法來進行碾壓。首先使用振動壓路機對基層進行靜壓,然后進行振動碾壓,最后再采用光輪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進行靜壓。需要注意的是,振動碾壓必須在靜壓一遍后進行,在振動碾壓時,如果壓路機前進時應為振動方式,如果后退則應該采用靜壓的方式。且壓路機前進與后退的距離要重合一半以上的輪跡寬度。另外,為了保證基層混合料的溫度,在碾壓過程中,應及時向穩定的路面基層表面灑水。在碾壓完成后對路面基層的橫坡和縱斷高程等指標進行測量,在各項指標都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2.5接縫

在路面基層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施工縫,有干接縫和濕接縫兩種情況。濕接縫就是指新料與老料之間的接縫。為了保證新料與老料之間結合緊密,施工時可在前端預留出30cm~50cm寬度不碾壓區域,在新料攤鋪以后與新料一起碾壓;對于干接縫,施工時可采用導木法進行處理。當干接縫被作為脹縫時,可先在接縫內放置好脹縫板,然后再攤鋪新料,將其作為脹縫的方法來進行施工處理。干接縫的位置必須垂直于中線,且表面干凈密實,在新料攤鋪之前同樣需要進行灑水濕潤;基層混凝土在固結硬化初期如果受到振動或擾動,就會影響到其結構強度。因此,在進行施工縫處理時,應該避免擾動到已經鋪好的基層混合料。此外,每天停工時,也嚴禁將機械設備停滯在已經鋪好的基層上。

2.6養生

由于路面基層混合料的含水量較少,如果水分損失過快,不僅容易導致基層強度降低,甚至會產生大量的干縮裂縫。因此,在路面基層施工完成后,需要進行必要的濕潤養護,養護的時間可在7d左右。養護時,不能直接將水灑在基層表面,需要在基層表面覆蓋一層土工布,然后再在上面進行灑水。

3結語

路面基層的施工質量對公路的使用性能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基層施工時,不僅要按照規定的工序和工藝方法進行施工,還需要結合工程實際,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施工優化措施。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盡量提高基層的施工速度。

作者:張建強單位:山西省公路局忻州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