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預制樁基施工工藝研究

時間:2022-03-24 04:04:11

導語:建筑工程預制樁基施工工藝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預制樁基施工工藝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建設中樁基作為重要部分一直都是研究管理的要點,其將貫穿于整個土建工程的施工過程,通過對施工工藝的嚴格控制,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預期,確?;A結構具有較強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樁基施工技術要求嚴格,需要現場精密操作,所有工序均需要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避免各類因素對施工效果帶來不利影響。本文結合實例對建筑工程預制樁基施工工藝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預制樁基;施工工藝

基于城市發展特征來看,建筑群多向市郊地區發展,從經濟合理性角度分析,采用預制樁方式施工優勢最為明顯,常用的如錘擊樁基施工、靜力壓樁施工等。在工程實際施工中,需要格外注意樁基不得對周邊環境以及已存建筑產生影響。因此必須要提前對施工現場做全面勘查,明確預制樁基施工技術要點與難點,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進行控制,以免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1建筑工程預制樁基項目概述

本次研究的項目為上??萍即髮W樁基工程,工程處于浦東新區張江地區,校區占地為59萬m2,周邊鄰近河道、市政道路以及已建建筑。項目設計所用樁基為PHC預應力管樁和預制混凝土方樁兩種,全部采用靜壓力樁工藝施工。本項目共設計樁基12000根,樁徑準500~準600,樁長29~48m。施工現場環境比較復雜,尤其是現有市政道路穿越地下室,進行樁基施工時必須要將道路以及管線全部廢除[1]。但是因為工期和協調等因素限制,正式施工時道路管線依然存在,這樣為避免對周邊環境以及建筑的影響,就必須要加強對樁基施工工藝的管理,做好各要點控制,將施工帶來的影響控制到最小,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2建筑預制樁基施工分析

2.1工程地質條件。2.1.1水文條件。工程擬建區為地形平坦的空地,經勘查確定場地淺部地下水屬于潛水類型,潛水位埋深受季節、氣候等因素影響差異較大,實際勘查時地下水埋深約0.10~1.70m。并且對地下水進行特性分析后,確認擬建場地地下水在Ⅲ類環境中對混凝土具微腐蝕性,如果鋼筋混凝土結構長時間處于浸水狀態,將會對鋼筋產生微腐蝕性,且在干濕交替條件下會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產生弱腐蝕性。另外,擬建區周圍無地下水污染源,但是地下水位較高,地基呈飽和狀態,結合以往實踐經驗分析,可判斷如果地下水對混凝土存在微腐蝕性,也會對混凝土產生微腐蝕性。2.1.2地質條件。經現場勘查確定,擬建區回填土以粘性土為主,其中夾雜著碎磚、碎石等建筑垃圾。局部存在暗浜,其最大寬度約36m,浜底最大深度約5.3m(相應標高約-0.21m)。填土厚度多在2.0m左右,局部填土厚度可以達到3.5~5.7m,且填土成分復雜,上部以碎磚、碎石、混凝土塊為主,下部以粘性土為主,且含有少量的碎石等雜物[2]。2.2施工工藝難點。2.2.1不良地質。就地質勘查報告來看,本工程擬建區地下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存在地下暗浜和雜填土的情況,不利于重型機械在場地上的行走,且對樁基施工影響較大,現場施工難度高。綜合地質條件擬定先對局部暗浜區域進行排摸,掌握暗浜范圍及深度后,進行開挖置換處理[3]。即將不合格的雜填土與淤泥土開挖出來,分層換填石灰或水泥至地面,并做夯實處理,為樁基行走創造有利條件。2.2.2管線復雜。工程建設區域存在已建管線,且會橫穿整個樁基施工現場,無法在施工階段對市政道路以及管線做拆移處理。在加上樁基全部為預制樁,采用靜力壓樁工藝,必定會對周圍土體產生擠壓,這樣在實際施工中就必須要采取措施來保護市政管網,施工難度增大。擬定提前對管線外側設置防震溝,且設計數量合適的應力釋放孔,做好施工全程監控,有效控制沉樁速率與流程,避免造成管線損傷。2.2.3分段施工。工程工期緊張,與市政道路以及管線拆移之間的時間無法協調,不能夠按照正常施工流程作業。綜合多方要素分析后,擬定對項目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①第一階段為科苑路、中科路、??坡饭芫€區域50m外樁基,同步實施0~50m范圍內打樁影響管線的保護措施,監測單位進場布點完成監測初始數據[4]。②第二階段為科苑路、中科路、??坡饭芫€區域外0~50m內樁基,同時做好管線監測。③第三階段為科苑路道路區域內的樁基,要求施工時區域內的管線全部拆移完畢。

3建筑預制樁基施工工藝要點

3.1第一施工階段。該階段施工區域與管線間距在50m以外,沉樁施工對周邊管線產生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可按照正常流程和速度施工。沉樁時為保證較高速率,需要按照一定順序作業,即路東側按照由西向東順序,路西側按照由東向西順序。正式施工時,學院區東側安排一臺800T靜壓樁機進場施工,沉樁速率控制在15根/d,要求創管學院工程樁在15d內完工。然后按照此方案依次進行公共教室工程樁和信息學院工程樁施工,每個階段均保持在15根/天/臺的施工速率。學院區西側與東側于同一天開始施工,安排4臺樁機進場,對物質學院和創藝學院同時施工,觀察檢測方樁強度達到設計標準后,4臺樁機全部移動到地下室與互動長廊施工。3.2第二階段施工。該階段施工區域與管線間距在50m以內,需要采取措施來避免樁基施工影響到管線。因此首先需要設置應力釋放孔,并開挖防震溝,對管線進行保護,監測整個施工流程。保護措施完畢后,便可在的0~50m范圍內的樁基施工時安排8臺樁架,科苑路東西兩側需要同時施工。在進入到該階段施工時,要求管線已經全部拆移完畢,施工時雖然不會再擔心對管線造成影響,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預防對周邊已完成樁基或結構造成損壞,因此更換應用鉆孔方式進行沉樁。施工時先通過螺旋鉆孔來去除樁身周圍的土體,然后采用靜壓樁機的方法沉樁,可避免對東西兩側已完成樁基造成損壞。

4結束語

建筑預制樁基施工技術性強,在實際施工中還需要對周邊環境進行全面勘查,通過對各項因素的綜合分析后,制定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確保樁基施工不會對周邊環境以及已存建筑產生影響。整個預制樁基施工過程需要嚴格遵循設計方案進行,做好各細節控制,保證工藝執行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王黎明.淺談建筑施工中的樁基施工工藝[J].綠色環保建材,2018(5):149.

[2]李五一,梁學鵬.建筑工程預制樁基施工技術探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3):246-247.

[3]葉高潔.房屋建筑工程預制樁基施工技術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3):202-203.

[4]侯濤.土建工程預制樁基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219.

作者:陳雋 單位: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