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藝施工技術分析
時間:2022-05-30 03:15:36
導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藝施工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道路工程施工工藝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將詳細介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常見施工工藝及其施工技術內容,并對其施工保障措施進行了研究,達到了提高實證工程道路施工質量的目的,有助于提高工程整體施工水平。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工藝;軟土地基;地表排水
前言
在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選擇正確的工程施工工藝與施工技術可以顯著提高施工質量,不僅有助于延長道路的使用年限,還能降低行車風險,具有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上,傳統的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存在諸多施工工藝風險,包括技術選擇缺乏針對性、對施工技術的認知不深刻等,這些都會成為潛在威脅施工質量的因素,因此值得人們關注。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1.1工程案例簡介某市政道路工程項目道路設計為雙向八車道,平均寬度60m,道路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道路工程與沿線雨水管線施工。
1.2軟土路基處理技術在市政工程項目中,軟土地基是一種常見的不良地質現象,具有觸變性、流變性的特征,在自重作用下難以取得滿意的壓實效果,會直接影響道路地基穩定性。根據市政工程項目的施工經驗,加固土樁是一種常見的軟土路基處理技術,該技術主要包括漿噴樁、粉噴樁等,適用于處理十字板抗剪強度大于等于10kPa,且有機質含量小于等于10%的軟土地基中,根據本次工程項目的經驗,其主要施工流程。在加固土樁施工工藝中,考慮到加固土樁的關鍵,就是要通過特定的施工機械組合的方法,通過噴粉系統、空氣壓縮機、攪拌機、生石灰、水泥等為加固料,并通過各種施工機械,強制攪拌軟土、加固料等,最終改變軟土地基的物理性質,達到加固的目的。在該項目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問題:①施工前,必須要明確各項施工參數的標定,做到心中有數;②施工中所使用的固化材料必須要經過室內試驗的驗證,當結果顯示滿足本次工程要求后才能被應用到工程項目中;③在軟土與加固料的攪拌與復拌施工工藝中,應該確保軟土被充分打碎;④噴粉漿攪拌、提升鉆桿時,應該確保鉆頭反向旋轉,并且在旋轉過程中做到“邊提升、邊噴漿”。除此之外,開挖換填土也是一種可以有效處理軟土路基的方法,并在該工程項目中得到了體現,其主要施工流程包括:①填方段。在充分清理土層表面后,當路基距離清表線的高度小于110cm時,持續向下開挖110cm,并從下向上依次毗舍50cm碎石、30cm石灰土(6%含量)、30cm石灰土(8%含量);若路基距離清表線的高度超過110cm,可以先鋪設50cm的山坡碎石,再按照上述方法鋪設石灰土直至路床頂部。②挖方段。在原有地面下下挖到路面結構下的110cm位置,后對路面做常規處理,并在路床頂面位置設置玻璃格柵。施工階段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管線鋪設結束后才能做路床石灰土基施工工作。③房基路段。在市政工程中,房基路段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因此在施工階段需要對原狀土進行探測,若發現含有垃圾的土或者虛填土等需要徹底清除,并按照施工要求回填。
1.3路面路層施工該項目中,在確保原材料性能達標的情況下,開展路面施工,其主要施工流程包括:①路面基層的準備工作,包括道路控制樁校核、準備集料等;②集料攤鋪。先在土基上充分灑水,確保路基濕潤且攤鋪表面應力平整的情況下,先攤鋪一層,檢驗其松鋪厚度等關鍵參數是否滿足本次工程的要求,并悶料;③灑水拌和[1-2]。通過專門的穩定土拌和機開展施工,在確保其深度達到穩定地層且侵入下層10mm為標準,確保可以強化上下層的粘結效果,并避免在拌合層底部殘留素土夾層;④整型。混合料拌和均勻后,通過平地機整型,并在直線段,通過平地機直接從兩側開始逐漸向中心整平,施工階段通過平地機等設備快速在路面上碾壓一邊,確保可以及時發展各種潛在不平衡問題;⑤碾壓。施工過程中,施工流程遵照“從兩側向中心”的流程開始施工,保證每次施工的重疊面積超過20cm,這樣才能保證施工質量,但是根據該項目的經驗,在施工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①對于施工中發現的穩定土結構層,在施工中需要用大重量壓路機碾壓,且確保每層碾壓厚度小于等于15cm;②對于特殊地基部位,碾壓時需要在原有重疊厚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保證1/2輪寬重疊,且后盾應該超過兩段接縫位置,尤其是在后輪完全碾壓路面之后,才能記為一段碾壓完成,一般以碾壓5遍以上為標準;③在碾壓結束前,需要通過平地機再次整平路面,確保其縱向順適;終平施工階段,及時清理局部高出的部分,并找平低洼部分;④在相鄰工作段搭接施工中,在前一段拌和整型后,先預留10m左右位置,在后一段施工中,統一將預留部分一并施工。
1.4管道施工該項目中,污水管道也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點部分,本次工程管道的長度為136.3m,且內部采用鍍鋅鋼管的施工工藝,其主要施工工藝包括:(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重視測量放線,根據圖紙確定管道安裝的起始點與重點,并詳細確定管道經過線路中的預埋深度、管口定位情況等;在墊層鋪設結束后,通過GPS、鋼尺的儀器設備確定細部放樣,并通過水準儀分節抄平。(2)由于本次工程項目中的土質理想,且施工成本低,因此在施工階段的挖方量可以直接堆放在端口位置,方便回填。但是該項目中還重點關注了以下施工問題:①必須要確保挖方堆土的高度控制在1.5m以內,并且堆放時需要做好覆蓋保護,避免污染環境;②堆土與管道基坑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在1.5m以上,并做好防滑落等保護措施;針對開挖深度超過2.5m的位置,需要在周邊做好保護措施,并設立安全警示牌。(3)墊層結束后,選擇合適的場地開展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攪拌階段采用振動器振搗,并根據圖紙要求,做好管座基礎澆筑工作,整個澆筑分2次澆筑完成,先澆筑管底下方位置,并預留管基厚度3cm,在管節安放結束后,再安澆筑上方的部分。整個澆筑施工中必須要遵照圖紙要求設置施工縫,這樣才能確保施工質量。
2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管理重點
2.1施工進度與人員管理根據案例工程的經驗,施工進度與人員管理會直接影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所以應該將進度管理與人員管理作為整個管理的重點。該項目中成立了針對本次工程的項目管理小組,該小組不僅承擔著管理整個工程施工的工作,還負責調配施工人員的施工工作,保證整個市政工程道路的進度管理滿足預期。該案例中,施工進度與人員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①通過項目管理小組,按照既定的市政道路施工工期安排等,督促整個施工單位可以按照工期安排完成施工;②按照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要求開展人員管理,包括技術規范性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中,嚴格遵照施工流程對各項施工步驟進行約束;日常工作中強化安全教育,針對本次工程的施工要求,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見性教育,包括跌落坑道風險、機械傷害風險等,這些都需要在人員管理中予以明確[3]。
2.2施工現場環境管理等市政道路工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復雜性,道路周邊的環境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工程施工質量,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環境管理的要求,確定具體的管理方案。例如在本次工程中,土方開挖就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在每個土堆施工結束后,需要及時做好覆蓋工作,避免造成塵土污染現象。除此之外,施工方還應該關注工程垃圾的處理工作,需要隨著工程的開展隨時將垃圾運送出施工現場,并根據標準處理。
2.3成本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對施工成本的控制一直相關人員關注的重點位置,所以為了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需要根據不同的施工階段開展不同的成本管理,這樣才能滿足市政道路工程經濟性的要求。例如,在施工道路開始之前,應該由專業人員做好施工預算,并且在施工過程中,注意相關原材料的采購管理,并明確材料與人員調配中的注意事項,避免出現浪費等問題。
2.4強化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通病的防治現階段的市政道路工程項目需要充分考慮施工質量通病的問題,首先通過構建科學、完整的施工設計方案,并對相關人員的工作進行改進,通過統籌規劃與安排,促使實證道路工程施工順利完成。在此基礎上,通過掌控整個施工環節,從施工設計方案等多個流程入手,從根本生杜絕施工質量問題的產生。本文所介紹的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通病防治體系中,必須要充分了解整個理清道路路面的施工要求,具體的施工技術流程為:①施工前注意檢查施工原材料問題,在確保材料充足且質量達標的情況下,才能開展下一階段施工;②將瀝青材料均勻鋪筑在路面上之后,通過碾壓機對道路壓實,此時階段需要考慮壓路機的特殊性,例如針對三輪壓路機通常后輪要重疊1/2輪寬等,且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不能出現突然加速、減速等問題;③注意養護,根據氣溫、濕度等資料合理控制養護時間。除此之外,注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通病防治基礎工作的開展,需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方針,在工程開工前,需要根據工程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交底工作,市政道路的施工現場需要有醒目的安全標志,確保整個施工順利完成。
3結論
在當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階段,其施工質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因此對于相關人員而言,必須要根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針對性的選擇各種施工工藝,并明確工程施工中的重點,這樣才能為整個工程的順利施工奠定基礎。同時,在道路施工中做好其他支持保障措施,可以為工程施工營造理想環境,也應該得到相關人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宋學芝.市政道路施工技術常見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03:225.
[2]張榮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措施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7,12:100.
[3]唐明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8,07:43,67.
作者:駱桂峰 單位:安徽水利開發有限公司
- 上一篇:科學編制學校財務分析研究
- 下一篇: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