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6-10 02:47:26
導語:生態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資源消耗量的不斷增多,生態系統破壞的加劇,使得我國生態環境面臨嚴重危機,并為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嚴重阻礙。在該發展趨勢下,人們不得不對現今的發展觀進行重新審定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重新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模式。而對于建筑行業來說,生態建筑理念的出現為建筑設計帶來了新的機遇。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生態建筑實例的分析入手,要求現今建筑師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利用相應的手法與材料實現生態的目的,以地球命運為己任,努力去營造每一個生態環保的人居環境。
關鍵詞:生態建筑;萬科中心;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環保;生態
1生態建筑概述
生態建筑簡稱ECO,又叫做綠色建筑。ECO是Eco-build的縮寫,結合生態學和建筑科技學知識,參照當地的生態環境現狀,運用先進技術構建綜合性較強的建筑群體,其將生態自然與建筑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一方面改善了區域內的生態氣候條件,另一方面也為人們營造了一個健康、舒適的生存空間。
2生態建筑實例
2.1深圳萬科中心。萬科中心臨近深圳鹽田區大鵬灣大梅沙旅游度假區,與香港新界隔海相望。該建筑的占地面積約在6萬平方米左右,總建筑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整體建筑內包含辦公空間、酒店及住宅空間,是一項多功能大型建筑群,也是深圳市發展中的第一批以綠色建筑理念為核心的建筑群。該項目整體設計由美國著名設計師參與,以“漂浮的地平線、躺著的摩天樓”為主題,該建筑成為深圳市重要的地標性建筑。具體來說,首先,該建筑的整體造型較為突出。建筑上層建筑結構由巨型筒和實腹后墻組成,利用落地柱支撐,使整個建筑好像漂浮在空氣中。底部結構連續大空間、落地筒及實腹墻與支撐柱間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上部建筑端部懸臂在15米以上,以營造未來感。另外,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利用高強鋼絲斜拉索連接大跨度結構和懸臂,并利用預應力技術來保證各結構間的穩定性和承載力,提高建筑質量。其次,建筑底層結構被完全架空,與上部結構間存在十幾米左右的高度差,不僅降低了龐大建筑體量對視野的影響,也實現了街道與城市立面感官效果上的延續。建筑中存在部分可外租的空間。在結構設計上,利用當地現有的自然材料,如竹子、茅草等,提升建筑立面結構的整體藝術效果,增強建筑的靈活性與可變性。同時,建筑群內還設置了庭院、溪水、綠地、山丘等自然景觀,與建筑群相呼應,既構建出良好的環境景觀,也實現了內部微氣候的有效調解,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閑及辦公場所。最值得稱道的是,以美國綠色建筑協會頒布的《能源與環境設計導則》為評估依據,萬科中心建筑群已經達到其評價標準的鉑金級,這不僅深化了綠色建筑在人們心目中的良好印象,也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幫助,是提升我國在世界地位的有力依據。萬科中心建筑群不管是從整體規劃上還是從單體建筑設計上,都完美的融合了綠色建筑理念,通過自然技術、本土資源的合理應用,降低建筑成本,做到建筑與自然的高效融合,在增強建筑美觀性的同時,降低對自然環境帶來的破壞。此外,該建筑群在節能環保上也凸顯出眾多較多優勢。借助中水及人工濕地的建設,百分百處理污水,處理后的水源可直接應用到灌溉及消防用水中。同時中水系統的應用也為觀景水池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供應,再加上現代感較強的水池設計,提升了景觀環境品質。在辦公空間內,大面積玻璃窗的設置,可加強室內空間陽光的充足性,玻璃材質選用了低輻射、高投光的材料,搭配良好的外遮陽系統,既保證了室內自然光源的采集,也降低了陽光直射帶來的刺激。2.2英國:formosa兩棲屋。英國baca建筑事務所設計完成了英國的第一套“兩棲屋”——formosa,它坐落在英國風景如畫的泰晤士河畔,這座三層的房屋建在一個指定的“洪水區”內,就像個船塢一樣,并可以使房屋上升2.7米來抵抗不斷上升的水位。當洪水來襲時,下面的混凝土船塢會逐漸被水填滿,水壓會將房子輕輕的浮起,因此不會被淹。由于設計的房屋具有上浮的性能,一層樓面只比地面高出1米,而不是像當地普通住宅高出地面2米的普遍做法(當地一般的住宅應該就是像吊腳樓那樣的吧,像東南亞水邊的建筑很多都是這種做法)。盡管住宅設計有微小的移動零件,但每隔五年還是會給船塢進行泵水來測試它的浮動能力。你可以想象到,這樣已經實施的技術可以被重復利用到那些相似的濱水區和沿海地區的發展前景。2.390度旋轉新型住宅其是由德黑蘭設計公司設計的一座冬暖夏涼房屋建筑。從名字就可看出,該建筑可進行90度旋轉。該建筑采用自動化可控技術,用戶只需按下控制按鈕,房屋就可完成90度旋轉,設計師依照用戶的喜好,結合四季變化,做到了房屋內部采光與溫度的有效調節,達到冬暖夏涼的目的。整個建筑看起來像一個木盒子,冬季時,可將房屋向內旋轉,保持溫暖;夏季可將房屋向外旋轉,保持清涼。建筑內部除設置臥室、客廳外,還設置了泳池及健身房。建筑二層的臥室可通過旋轉與客廳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較大的獨立房間。
3生態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技術的提高,空氣污染越也來越嚴重,由于新中國建立初年的大力發展重工業而科技水平卻更新較慢導致我國被推到了環境污染問題的風口浪尖。其實在國外早就開始了生態建筑的設計。1994年英國建筑師設計的法蘭克福商業銀行大廈,將生態建筑深深植入到人們的心中。同年建在馬來西亞檳榔嶼的MBF大廈也建成,又是一座生態大樓。前者在中間大廳設計了一個貫穿上下的三角形露天空間,并且為滿足綠化與通風要求,在大樓三個立面上均設置了三個大型孔洞,孔洞位置相互錯開,高度控制在三層孔高的距離,孔洞內種植了各種花草,不僅加強了建筑的通風及采光效果,也提升了建筑的美觀性和自然性。后者在做法上與前者相似,只是沒有了中間的大空洞,但是在立面上多了每層的綠化植被。雖然人類今天改造自然的能力已經是無所不能,但卻無法改變生物對自然的適應能力。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由于設計與發展理念上的落后,很多建筑的建設為自然生態帶來了嚴重破壞,并造成很多無可挽回的局面。隨著世界性生態觀念的形成,我國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發展國策。人們對生態性及人文內涵的了解也在逐漸深化,在建筑設計中逐漸將生態理念應用其中,以減少建筑建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并希望通過對生態建筑的研究,來提高我國建筑設計水平,實現我國長遠發展目標。生態建筑設計直觀的反映出生態優先原則及可持續發展的時代精神。另外,在城市及建筑建設過程中,所需的能源也相對較多,落實生態理念對于能源節約也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此,在生態建筑設計中,應借鑒國外較為豐富的經驗和技術,與我國的實際相結合來修筑生態建筑,堅持能源節約、資源循環利用的原則,改善生態建筑的整體質量,為完成我國改善環境的艱巨任務而努力。可以看出來,發達國家或者第三世界國家都在進行生態建筑的研究與實踐,我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也必須將生態建筑放到建筑設計的第一位,將精力放在關乎國計民生的環保、節能、可持續上來,只要每個建筑師每個決策者都將綠色理念貫穿建筑設計的全過程,用自己的雙手創造適合自己生存生活的美好空間,就能在全國各界刮起一股環保之風,共同保護地球。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生態建筑。
[2]同濟大學:羅小未:高層建筑、大跨度建筑與戰后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外國近現代建筑史》P197.
[3]里外建筑中國網:德黑蘭可90°旋轉新型住宅、英國formosa兩棲屋
作者:王飛 單位: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實踐及發展對策
- 下一篇: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