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能源核心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5 09:43:00
導語:節約能源核心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結合能源的屬性,歸納總結了節能的四個核心,即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引導消費、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對如何抓好落實提出了建議。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dthefourcoresofenergy-saving,thatis,improvingenergyefficiency,reducingenergyconsumption,guidingtheconsumptionandutilizingrenewableenergy.Simultaneously,thepaperalsomakessomesuggestionsonhowtoimplementthepoliciesconcerned.
KeyWords:energy-saving;core;existingproblems;suggestion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工作,確定了“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節能目標,《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相繼出臺,涉及83條具體條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作為基層的節能工作者,面對嚴峻的節能形勢,如何把握方向、抓住重點、狠抓落實,很值得探討。根據能源的屬性和消費特點,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作者認為節能工作都應該緊緊抓住以下“四個核心”:
核心一:“提高能效”,就是要提高用能產品的能源轉換效率。
能源為人類所使用,必須通過技術設備才能實現,如電能通過各種電器設備、油品通過內燃機、煤炭通過工業鍋爐、液化石油氣通過燃氣灶等。因此,各種耗能設備的能源轉換效率高低,是評判設備節能與否的關鍵指標;各國節能產品使用比例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節能與否的關鍵指標。不斷提高用能產品的能源轉換效率,加強推廣使用高能效、低能耗產品,逐步淘汰各種低能效、高能耗產品,是節能工作的基礎和根本。各國的經驗表明,要大幅度、大面積提高各種用能產品的能效,需要國家出臺強制性的用能產品能效標準,低于標準的產品不能生產和銷售,先進標準的產品(節能產品)要給予財稅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并且標準本身要持續不斷提高,同時強制性標準的貫徹執行需要嚴格的執法監督來保證。
提高用能產品的能效,是發達國家開展節能的普遍做法。我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一是大部分的用能產品沒有強制性的能效標準、或標準比較落后(我國目前共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僅20多項);二是沒有相應的法規制度保證能效標準中的強制性能效限定值的有效實施,沒有執法、沒有處罰,現有標準未得到很好的執行;三是沒有財稅政策的支持和引導,節能產品的使用與推廣乏力。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世界第二,且工業能耗居主導地位(占70%),我國各種用能產品繁多,在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產品能效普遍低下(如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家用空調多為5級),提高用能產品能效的工作任重道遠。當然,現有設備的更新換代有一個周期問題,大幅度提高用能產品能效有一個過程,總之,從長遠來講,“提高能效”是節能工作的核心和重點所在。
核心二:“降低能耗”,就是要降低各種產品(或服務)的生產能耗。
如果把各種用能產品的能源轉換效率都大幅度提上去了,是不是節能工作就大功告成了呢?也不是,因為即使是使用能效最高的用能產品,不同的管理水平、不同的生產工藝,其產品(或服務)的單位能耗也不同。如各種條件都一樣的酒店,如果夏季空調溫度設置分別為24℃和26℃,則提供同樣的服務,空調能耗至少相差10%;同樣的建筑物,節能建筑比不節能建筑在采暖或空調能耗上低50%;同樣是鋼鐵企業,大型聯合鋼鐵企業與小鋼廠相比,噸鋼能耗就小得多。降低單位產品(或服務)的生產能耗,同樣需要國家出臺強制性的產品(或服務)生產能耗標準(如噸鋼產品綜合能耗、新建建筑節能50%等),并輔之以嚴格的執法來保證貫徹落實(高能耗產品生產能耗標準,應成為國家關停“五小”企業的依據所在)。
我國制定單位產品能耗標準的工作量也非常大,涉及產品多,但可先從高耗能產品(如鋼鐵、水泥、造紙、化工等)入手。5月份出臺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第三十二條特別提出,要研究制訂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關鍵是要抓好落實。
核心三:“引導消費”,就是要提倡適度消費、杜絕資源浪費行為。
如果“提高能效”和“降低能耗”兩方面的工作抓好抓實,我們就能達到用最低的能源消耗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目標,單位GDP能耗自然就會降低,但是不是節能工作就到此為止了呢?也不是。
所有能源的消費可以按流轉途徑分為兩種:一種用于生產(工業能耗和部分交通能耗),一種用于生活(建筑能耗和部分交通能耗)。前者的能源經過生產工序流轉到了各種產品當中,如一個紙杯、一張桌子、一塊瓷磚等,都具有能值,且在我國70%的能源進入了各種工業產品當中;后者是直接用于消費,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因此,節約各種產品,也就等于間接節約了生產該產品所消耗的能源,是一種間接節能。引導消費,就是要在不影響(或基本不影響)生活水平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各種資源(產品)的使用(或選擇低能耗產品的使用),延長產品使用壽命,杜絕資源(產品)的浪費,實現間接節能,這也是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所在。
盡管我國提出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之一,但現實生活中各種資源(產品)的浪費比比皆是,比如商品過度包裝、一次性消費產品盛行、政府公共資源浪費、餐桌上的浪費、劣質產品的能值浪費(同樣功能產品其生產能耗基本相同,若因質量差異造成產品壽命縮減一半,則消費低質量產品就等同于浪費一半的產品能值,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中國,粗制濫造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假冒偽劣產品還屢見不鮮)等?!耙龑M”能實現的間接節能潛力是非常大的,除了以上潛力外,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資源對傳統物質產品(含有能值)的替代。如獲取信息的渠道不通過傳統的報紙、雜志、文件、廣告傳單等物質媒介,而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等信息媒體,則后者消費的能耗低、造成的污染?。蝗鐢荡a相機電子相片對傳統相機使用膠卷的替代,使膠卷產業迅速萎縮,也節約了能源;據《廈門日報》報道,廈門港實施“電子疏港系統”,每年節約紙張達1200萬張;政府通過電視電話會取代傳統會議,市民通過網上購物取代現場購物,企業使用網絡開會,則可大幅度減少交通能耗。隨著高度信息化社會的來臨,信息替代物質和能源的領域將越來越大。
(2)低能值產品對高能值產品的替代。在我們日常消費中引導消費者多消費低能值產品,同樣是臉盆,塑料盆比鐵盆更節能,塑鋼產品比鋁合金產品更節能(因為前者生產能耗低);在日常飲食中倡導多食用新鮮食品,因為反季節食品(如冬季食用夏季的食品、國內食用國外的食品)需要冷凍和運輸能耗,且營養不一定好。
(3)產品出口的能值結構調整。過多的出口高能耗、資源性產品無異于間接出口能源(據了解2006年出口產品的能值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0%)。
我們引導大家過低能耗的生活,不是降低生活水平,而是尋找利用最少的能源滿足我們現代生活的最佳途徑,對減少能源消費總量是非常關鍵的。我國已經大幅度降低了資源性、高能值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在房地產領域也出臺了90/70政策(新開發商品房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不低于70%比例),但總體上“引導消費”的政策研究還不夠,措施非常有限,潛力還很巨大。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引導消費”的同時,等于減少了GDP總量(因為消費量減少),對降低“單位GDP能耗”目標的效果是有限的,但卻能降低能源消費的總量,這也是單位GDP能耗目標的缺陷所在。
核心四:“使用可再生能源”,就是要大力開發各種可再生的能源。
節約能源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和化石能源使用造成的環境污染及溫室氣體排放。以上三個節能核心都集中在能源消費環節,大量使用太陽能、風能、水能、海洋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等同于大量節約了化石能源,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是第四個節能核心。
我國雖然已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但很多配套措施尚未落實,特別是在財稅支持方面力度不夠,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其能耗相當于電熱水器的1/4)等產品,消費者不能得到政府補貼,生產商也不能得到政策支持。許多國際專家認為,解決世界能源問題,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大幅度提高用能產品能源效率,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別無選擇。由此可見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我國如果能將使用可再生能源作為節約化石能源的一種途徑,則應該在考核各地單位GDP能耗時,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數量從能耗總量中剔除,當作節能量對待,這樣各地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將得到積極發揮。
以上四個節能核心,涉及能源的生產、消費和使用各個領域,在指導具體節能實踐時比“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的宏觀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落實四個節能核心,關鍵在于中央政府的政策主導,重點在于各地政府的貫徹落實。我國已將“十一五”節能目標層層分解到各地、市、縣,各地區節能指標能否完成,很大程度上將依賴于四個節能核心能否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如果全國上下都能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氣力、更有力的措施抓好四個節能核心,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給予保障,則必將為我國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乃至更長遠的節能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 上一篇:分布式能源發展探討論文
- 下一篇:纖維素乙醇發展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節約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