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建環專業畢業實習探索
時間:2022-11-05 03:35:10
導語:民辦高校建環專業畢業實習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畢業實習現狀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社會分工更加精細,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建環專業學生在第七學期進行生產實習、運行管理實習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在第八學期進行,第七學期學生參加實習,學生無法參加學校舉辦的秋季招聘會,錯過很多就業的機會,影響就業率;由第7學期學生找到工作工作的學生應單位要求想去簽約單位實習,但是由于第8八學期有畢業設計,也無法前往工作崗位影響學生的正常實習;第七學期學生在外實習,第八學期回來畢業設計的時候很多理論知識不扎實,畢業設計困難重重。第七學期所有實習單位都是教研室老師安排的,但是由于位置、性質等區別,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實習需求,學生抱著抵抗心理去實習,在實習崗位上不積極、不主動,導致實習單位以后不愿意接收我校實習生。有一些即使愿意接收學生實習,也不布置實際內容,主要以參觀等簡單的形式敷衍實習,導致學生根本學不到東西,更談不上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畢業實習改革方案
應用型民辦高校建環專業培養方案要求以本科教育為主,面向區域經濟社會,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完善能力,掌握較寬領域的基礎理論,掌握專業知識及實踐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創新創業意識,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創新品格和敬業精神,適應行業領域一線需求的基礎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就應該注重學生畢業實習這個環節能力的培養。畢業實習環節教學改革主要從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學期進行調整,將畢業設計調整到第7學期,讓學生在學習完專業課之后馬上進入到畢業設計中,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同時將畢業設計分為聯合畢業設計與普通畢業設計,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參與設計,真正接觸到工程實際,真正做到聯合、做到融合、做到配合,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建筑行業其他專業進行結合,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畢業設計期間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施工現場,在鞏固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的理解與掌握。將畢業實習調整到第8學期,有助于學生參與春季、秋季招聘的同時多形式的組織學生進行畢業實習,大力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積極構建校企合作模式,敦促已經簽訂三方協議的學生完成頂崗實習,發動教研室教師力量為學生提供實習單位信息,也積極鼓勵學生自己根據自己喜好去尋找合適的實習崗位。采用6種不同的實習方式滿足學生不同的實習需求,針對學生的差異性為其選擇最優的實習方案。組建好專業導師、企業導師和思政導師教師團隊,加強師資隊伍和實踐指導的力量,并做好學生畢業實習期間的監控工作,各司其職,確保實習順利完成。教研室老師負責畢業實習崗位質量審核,確保企業能提供與建環專業相關的實習崗位。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不得無故離開實習企業或崗位,不得自行變更實習場所。的確需變更實習企業或崗位的,須教研室提出變更申請,經教研室審核通過并做出新的安排后報學院,否則實習成績不予記載。專業導師按照要求每天通過校友邦查看學生的定位出勤,并認真記錄定位和打卡情況,定期查看學生實習動態,每周與學生進行網上交流、答疑、討論等1-2次。教研室要加強對學生實習成果撰寫和實習過程中的管理,要求至少每周1篇實習周志和實習結束后的1篇實習報告,其他實習成果不做統一要求,專業負責人根據任務和質量標準的不同自行確定,并明確給出具體內容。畢業實習工作執行組要不定期對學生實習企業進行走訪,要求在畢業實習開始前1周按照企業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市內、省內、省外),合理規劃走訪路線,畢業實習工作組按各專業上報走訪路線進行綜合規劃后上報,經審核通過后按規劃執行。在學生返校后,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實習答辯。學生最終的實習成績由4部分構成:出勤成績(15%):由專業導師按照校友邦定位打卡的位置和次數給出。實習成果成績(25%):專業導師根據實習周志、實習報告及其他成果的完成情況客觀給出。企業實習成績(30%):由企業導師通過填寫實習鑒定客觀給出。實習答辯成績(30%):由教研室統一組織學生進行答辯,根據答辯情況客觀給出。從實習形式到過程管理再到最后的成績評定都是詳盡細致,真正做到學生畢業實習期間的全程全范圍管理。
3結束語
本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宗旨,依托行業發展,構建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以市場為導向的“零距離”畢業實習教學方法、與市場“零距離”接軌的學生、基于就業需求的“零距離”素質拓展培養體系。將第七學期的生產實習、運行管理實習、畢業實習統一合并成畢業實習,改到第八學期。為學生提供6種可以選擇的畢業實習形式,進行全方位的指導與實習過程追蹤與檢查,最終由4部分合成總成績。切實提高我校建環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習水平,為一線培養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謝東,劉澤華,陳剛,等.基于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地方高校建環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47(11):51-53.
[2]王志勇,劉暢榮,寇廣孝.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建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6):44-47.
[3]李奉翠,靳俊杰.對建環專業實踐創新教學改革的進行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26(8):78-79.
[4]倪龍,姚楊.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人才需求及培養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46-50.
作者:卞彩俠 單位:長春建筑學院
- 上一篇:德育目標分層管理嘗試與實踐研究
- 下一篇:波普爾證偽主義與創新思維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