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德育觀察日記作用及記錄方式
時間:2022-10-31 08:14:50
導語:班級德育觀察日記作用及記錄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班級德育觀察日記”為例,對班級德育觀察日記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進行班級德育觀察日記記錄的注意事項,以期為發揮德育觀察日記作用,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德育;班級管理;班級
德育觀察日記德育觀察日記是人文思想、精神文明的聚合,旨在強調和發揮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觀察日記能夠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觸摸學生的思想動態,基于此適當點撥,有助于激勵學生糾正并抵制日記中所針砭的不良傾向和個人惡習,增強自制力。同時,堅持德育觀察日記記錄以及合理使用,還能夠有效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引導班級內部正確輿論,形成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班集體。
一、德育觀察日記的重要作用
(一)能夠端正班級良好風氣。班級是一種類社會化的機構,讓學生在學校學習和內化社會規范,通過他人的評價和自己與班級其他成員的比照,學會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從而全面了解“做人之道”。所以說,每日堅持記錄班級德育觀察日記,能夠端正班級內部的輿論指導作用,指引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優良個性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在班內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圍。(二)能夠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教育教學不僅是傳授文化知識,還應重視素質、品德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以保障學生全面發展。班級德育觀察日記細致記錄著學生日常學習和行為品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相關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客觀了解自己在各方面的不足與進步;同時,德育觀察日記還能督促班級管理民主化發展,形成班主任、任課老師、班干部、學生之間的多渠道管理、互相監督的班級管理機制,不僅有益于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積極性,亦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于班級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識。
二、班級德育觀察日記的記錄方式
(一)要注意對細節的觀察,發掘問題的內在成因。由于個體差異性的客觀存在,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成長環境都不同,因而學生與學生間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各不相同,由此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德育氛圍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記錄德育觀察日記的時間,不應僅限于在課堂上,而要覆蓋學生每天的課余生活與學習,要注意學生個體與班級整體之間的關聯度。其次,注意不僅要觀察學生細節行為,還要分析誘發這些行為出現的原因,并詳細記錄,形成觀察鏈條。通過這樣不斷地、細致地記錄,有益于發現隱藏在學生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潛在問題,從而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建議,實施糾正措施。比如,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記錄,筆者發現班上后排某男生長期不遵守課堂紀律,隨意散漫,不僅上課時常走神,還經常故意擾亂課堂紀律。對此,筆者在對該學生進行整體了解和行為預判后,得知因該男生從小父母離異,由奶奶帶大,長期在母愛父愛缺失的環境下長大,所以總愛在課堂上鬧出一點動靜來吸引別人注意。因此將其安排在了前排座位,并安排其擔任小組長職務,此后該生課堂紀律和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改善。可見,通過德育觀察日記的細節記錄,能夠對學生形成更全面的分析與比較,從而預先推知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的發展軌跡,進而加以重點觀察,準確解決。相較于其他德育方式,對端正學生思想認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有著更直接的作用。(二)要運用德育觀察日記的結論,使之有效指導實踐。班級德育觀察日記并非僅是為了記錄而記錄,還包括通過不斷觀察、記錄,形成完整的結論,以此指導班級管理工作,并從中發現班級管理和學生日常行為的德育因素,以此形成“德育引導———班級管理———德育引導”的良性循環,更好地進行德育滲透。因此,在前述觀察與記錄之后,教師要將自己的德育管理思路付諸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例如,筆者管理的班級近期轉來一名外校的問題學生,自其進入班級的第一天,筆者就有留意他的行為點滴,并將一一記錄在班級德育觀察日記中。經過一段時期連續觀察,發現這名轉校生身上存在這些問題:說話粗魯,舉止不文明,不尊重老師,對同學也十分冷漠,還有著抽煙的壞習慣,因此在觀察日記上將其劃入重點觀察對象。但并非就此作罷,而是在此基礎上,將該生身上的問題逐條展開,深層分析。筆者利用周末時間前往該生家中走訪,得知該生成長于單親家庭,從小由父親帶大,經常跟隨父親去棋牌室,久而久之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的習慣。在了解背景后,筆者為其度身定制了一套德育實施方案:從家長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家長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在學習生活中鼓勵他參加課外活動小組,并安排他擔任班中活動委員,鼓勵其組織同學開展不同主題的課外活動,豐富課余生活,充實內心。慢慢地,在良好的德育氛圍和文明禮讓的班級風氣影響下,該生逐漸改正了不良行為,并慢慢融入了班級生活,為人變得謙和有禮,還形成了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三)要堅持長期記錄,及時做好整理與教學反思。“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德育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環,需要教師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使他們成為知識豐富、道德高尚的人。但在實踐中,德育觀察日記的效果如何,不僅需要經歷上述記錄、實施等過程,還需要教師的堅持反思,及時改正。具體地說,這就要求教師在一段時期后,總結歸納日記載錄的班級、學生問題和實際引導情況,并從中總結本段時間內的德育成效及不足之處,從中反省、吸取教訓,有針對性地作出改正。例如,翻查上學期的班級德育觀察日記,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德育表現都有記錄在案,包括“德困生”的具體轉變過程。經過一個學期的引導和糾正,很多學生有了明顯進步。但經過翻查,筆者發現上學期忽略了對部分表現一直較優秀的學生的關注,使得這部分學生的優秀表現沒有得到應有的贊許,也沒能及時發現他們因年齡變化而出現的細微改變。為此,在總結與反思德育觀察日記后,筆者加強了對這部分學生的觀察,并及時給予了他們引導和鼓勵,使得這部分學生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較之以往有了更大進步,甚至成為班級、年級表率。可見,整理與反思德育觀察日記也是充分發揮其作用的重要環節,對提升班級管理水平亦是裨益良多。
三、總結與反思
德育觀察日記是學生成長的忠實記錄,也是學生道德長跑的里程碑,可使學生知悉自己的進步與失誤,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反思自己的思想行為。而德育工作是一項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瑣的工作,但正是在這平凡和繁瑣之下,卻蘊含著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正所謂“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德育工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教師應該做好心理準備,打持久戰,通過班級日記使班級管理從制度化轉向情感化,使班級組織人性化,根據每天的觀察與記錄,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斧正問題。希望本文對于“班級德育觀察日記”的論述能為諸位同仁提供良好的德育思路,從而更好地做好學生德育和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營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的氛圍。
作者:何瑩亮 單位: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德賢小學
參考文獻:
[1]牟素英.班級德育工作的案例與反思[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3).
[2]楊歡.初探如何做好班級德育工作[J].讀寫算:教師版,2016(34):76-76.
- 上一篇:基于互聯網德育教育探索
- 下一篇: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