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提高小學德育工作有效性
時間:2022-09-14 09:58:45
導語:探討提高小學德育工作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起著重要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時期。但目前來看,小學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重智輕德現(xiàn)象還普遍存在,嚴重影響到了德育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本文對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應對措施,以全面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德育工作;有效性
1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人生中的第一個啟蒙導師。班主任工作效率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協(xié)調發(fā)展。班主任平時工作繁重,既要管理班級,又要兼任教學工作,精力往往會分配不當。在現(xiàn)代素質教育教學體系的要求下,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負責,還要把學生的德育教育、行為品格和態(tài)度能力作為素質提高的重點,使德育教育貫穿小學生成長的全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為目標,幫助學生樹立遠大正確的理想觀念,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小學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提高和發(fā)展。俗語說:“德才兼?zhèn)洹薄_@充分說明德是一個人成才所必備的能力。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為了塑造人的高尚品質。在小學的德育教育中,教師要樹立以德育為本,全面教書育人的發(fā)展觀點,使學生為將來的社會發(fā)展作出貢獻。
2我國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學現(xiàn)狀
目前,我國小學的德育教育還是沿襲幾十年來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主要由思想品德課來承擔大部分的德育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也是以教師講解為主,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或以言傳身教的形式來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還有些教師喜歡舉一些身邊的例子來作為學生教學的參照坐標,以便充分體現(xiàn)出德育教育的教學理念。現(xiàn)在的小學能根據(jù)教育大綱中的德育部分嚴格進行授課,但很少會以生活中的人和事作為參考。大部分小學都在堅持德育教育,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有些小學不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教學任務較緊為借口,從思想上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視性。雖然分數(shù)論和應試教育在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下還存在著一定市場,但卻完全不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目標。
2.1過度重視智力教育。目前,小學教育思想并沒有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行而改變,一些小學還在以應試教育為主要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使得許多教育工作者誤把育人當成了育分,逐步形成了一種重智而輕德的教育環(huán)境。由于學校有來自升學率和考試分數(shù)的壓力,使得許多學校沒有時間或主觀上不重視對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yǎng),只用考試分數(shù)來衡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對考試分數(shù)高的學生特別重視,對分數(shù)不高且學習吃力的學生不予理睬。久而久之,使得許多學生在思想觀念中形成了分數(shù)致勝論的觀念。這種觀念的形成與目前的學生綜合素質評估機制有關。這種評估體制對學習成績很容易就能評估出來,但對學生的德育水平卻很難評估或無法評估。這就形成了分數(shù)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種上下都唯分論的思想形態(tài)嚴重影響了現(xiàn)代教育體制的發(fā)展,使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德育品質沒有得到相互促進,而是呈現(xiàn)出一種失衡的發(fā)展狀態(tài)。一些學校、家長和學生對學習的精力、財力和時間投入巨大,卻對學生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成長漠不關心。德育教育要人人重視、人人提高,但實際上,人人都在講重要,卻沒有人以身作則,投入其中,直接導致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陷入瓶頸。
2.2教師的課程開發(fā)和資源利用能力偏低。自新課改開始以來,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教育課程資源整合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資源體系。許多教師還不能完全掌握教育課程的深度和廣度,知識理解能力不強,知識體系不系統(tǒng)。部分教師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把時間和精力放到教學中去,有的甚至不會主動查找有用的教學資源,只以教科書為唯一的教學資源。由于教師自身的教育觀念和態(tài)度,使得許多教育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到教學中去,課程教育陷入被動局面。同時,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唯分數(shù)論的觀念根深蒂固,承受著來自學校、社會、學生和家長等各方壓力。教師把工作精力的重點都放在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即使有些教師已意識到了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種原因,不得不重點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時間對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研究和分析,使關于德育方面的課程資源開發(fā)在教學中成為教師的軟肋。
2.3家庭和學校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壓力非常大,重點中學、大學都是以考試成績?yōu)橹饕罁?jù)。學生學習成績跟不上,即使是道德品質再好,對中考、高考都無濟于事。由于受到這些傳統(tǒng)觀念和一些固有思維的影響,社會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普遍偏低,使得學校開發(fā)德育教育課程資源的積極性也不高。近年來,學校受升學率等因素的影響,沒有時間和精力與校企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關于德育實踐課程的合作理念和計劃也因此擱置。由于學校的自我封閉等原因,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德育建設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積極性也沒有被激發(fā)出來。家庭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也不是很重視。許多家庭教育觀念比較落后,總認為學生只要學習成績突出,其他方面自然會優(yōu)秀,嚴重忽視了學生在道德品質上的成長和進步。部分家長自身的素質不高且工作繁忙,完全不關注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這種家庭式的誤導是德育教育缺少支持和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3小學德育教育引發(fā)的思考
3.1樹立德育與智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重智輕德現(xiàn)象在我國的教育界已存在較長時間。目前,這種教育理念對青少年的成長進步造成了極負面的影響,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家庭的穩(wěn)定性和社會的正規(guī)秩序。因此,學校應以教育責任為己任,樹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大教育觀,把學生的思想觀、道德觀和人生價值觀作為教學內容的重點,并努力營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圍。學校應對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形成一個以樹立道德價值為目標的群體。
3.2建立學校和社區(qū)道德共育的局面。學校附近的社區(qū)對學校的教育觀念有很大的影響。為進一步加強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應動用社會團體的力量。社區(qū)就是這個團體中最理想的社會力量。在德育教育中,各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充分的利用社區(qū)所帶來的影響力,構建一個德育教育的綜合性網(wǎng)絡平臺,以快速達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甘劍梅.論中國德育的現(xiàn)代化問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5,(08):71-73.
[2]班華.現(xiàn)代德育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3]魯潔.中國小學德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J].中國教師,2014,(17):86-88.
[4]鐘迪.關于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5,(22):65.
[5]潘蓉榮.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贏未來,2017,(22):9.
[6]韓梅.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79-81.
[7]宋紅霞.探討怎樣提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7,(18):55-58.
作者:金艷 單位:黑龍江省寧安市東京城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第一小學
- 上一篇:工程建設人員素質的重要性
-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