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時間:2022-08-11 08:41:45

導語: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視野下,通過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學生的學科素養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合作學習已成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教師要改變合作學習形式化、存在局限性、缺乏評價體系等層面的不足,通過多元教學路徑貫徹落實合作學習理念,實現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合作學習;現狀分析;教學策略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存在抽象性強、邏輯性強、知識點繁雜且聯系緊密的學科特點,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水平的要求。在素質教育視野下,高中物理新課標也要求教師強化培養學生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和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核心素養,創新物理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但在傳統應試教育思想影響下,部分高中物理教師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填鴨式灌輸,實驗教學也以口授、看視頻等方式代替。學生在課上沒有理解的空間,在課下沒有實踐的平臺,最終導致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綜合能力也無法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在這一現實背景下合作學習法走進廣大教師視野,并以其提升教學有效性與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作用被廣大教師認可,目前已被廣泛運用于教學環節。

1.合作學習法綜述

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顧名思義,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優勢首先在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21世紀交往與合作已成為時代主題與學生必備的技能,而通過合作學習法的有效運用,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以集體利益為出發點,以完成任務為重要目標,圍繞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團結協作完成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也隨之得到有效培養,學生的人格健康發展也隨之得到有效保障。其次,通過合作學習法的有效運用,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解決問題并為團隊貢獻自己的看法、思路,以此完成合作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通過實踐場景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其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等綜合學科素養也會隨之得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也會隨之得到提升。最后,合作學習法保障學生人格健康發展,提升教學有效性等重要優勢,與素質教育視野下高中物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具有契合性,因此可以作為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路徑。

2.高中物理合作學習現狀分析

(1)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首先部分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并未通過隨時走動、隨時詢問小組進度、與學生一同討論等方式把控課堂紀律,只是站在講臺上,導致部分學生并沒有認真討論,進而為教學帶來一定阻礙。其次部分教師在利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時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一是體現在教師在布置合作任務時將一些不需要合作探究的問題也布置給了學生,這反而浪費了時間,為教學帶來不利影響;二是體現在部分教師并未結合如任務教學、情境教學等多元教學模式,只是單一選擇了合作學習法,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也為教學帶來不利影響;三是體現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學生思維與學習方法層面的有效指導,進而導致合作學習的效率十分低下。(2)合作學習小組劃分存在局限性首先部分教師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時存在隨意性,只簡單根據座位等方式進行分組,進而導致組與組之間能力不夠均衡,部分組甚至不能夠合作完成分組學習任務,最終導致分組教學的有效性無法得到保障。其次部分教師并沒有為各個小組內成員設置角色定位,進而導致在合作學習中出現學優生大包大攬、學困生坐享其成等不良現象,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也因此受到不良影響。最后部分教師并沒有為學生定期更換組內分工,最終導致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全面鍛煉,這也為分組合作教學的有效性帶來不利影響。(3)缺乏合作學習評價體系首先部分教師仍沿用原有單純以學習成績評價學生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下的思維表現、創新精神置之不理,長此以往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會逐漸消失,進而導致合作學習的持續開展受到阻礙。再次學校層面也缺乏對教師在合作學習模式下的教學效果的有效評價,只是單純依靠班級成績評價教師的能力,這也導致部分教師為片面追求成績仍沿用原有填鴨式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也因此無法得到有效落實與深度推廣。

3.高中物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1)合理分組有效方案在高中物理教學環節為有效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教師要合理分組,以此為教學的有效開展建立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本教育思想,綜合分析本班級人數、各能力層次學生比例等基本學情,以此更為科學的設計小組規模,綜合各教育學專家學者意見,一般以6人小組為宜。在確定小組規模后,教師要按照異質分組的原則進行分組,既教師要按照組內存在差異、組與組之間實力均衡的原則科學分組,以此為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提供保障。以某48人班級為例,教師綜合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指標按照1:1:1的方式將班級學生分為A級12個學優生、B級24個中等學生、C級12個學困生,又將24個中等學生細分為B+、B、B-,將12個A組學生細分為A與A-,分組時將學生分為8個由A、A-各一名,B、C級別各隨機兩名共計6人組成的小組。但在分組確定后,教師要為學生明確,會按照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如創新意識、合作意識、探究能力等指標,隨時調整學生的級別與組別,以此保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進而為合作學習模式的有序運轉提供保障。最后教師要為學生明確小組中的角色定位并定期更換,以此引導每一位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環節,并最終實現對學生各項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一般在小組中要設置一位組長,負責與教師溝通、協調,組員中要設置“材料收集員”“實驗總結記錄員”“觀察員”“官方發言人”等職位,以此保障合作學習模式的有序、高效開展。(2)課前認真備課、激發學習興趣在科學確定分組后,教師要結合游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多元教學方法升級合作學習模式,以此實現合作學習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穩步提升。為此教師首先要立足教材為基礎,認真分析新課標的要求,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及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基礎科學設計合作學習的主題及合作學習方案。以《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為例,教師可將“經歷推導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過程,能夠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并應用定律進行有關討論,知道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外電路上電勢降落之和。”“理解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并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等內容作為學習的重難點與學習目標,將“體驗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培養合作能力及集體意識”作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課前,教師首先通過情境導入、游戲導入等教學模式,提升導入環節有效性,將學生迅速引入合作學習情景。以《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為例,教師可在課前拋出問題“將三個規格相同的小燈泡并聯,依次閉合、斷開三個電鍵,請你觀察燈泡的亮度變化。”,生答:“電鍵依次閉合,亮度變暗;反之亮度變亮。”,教師繼續提問:“這個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時學生表示困惑,教師便可趁熱打鐵導入新課。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教師通過設疑等方式在課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物理思維,以此為后續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建立良好的知識基礎與心理鋪墊。(3)課上升級教學方法,深度開展合作學習在課上,教師可首先為學生展示本課學習的重點與學習目標,并為學生介紹相對應的任務及完成任務的標準,以此為學生明確學習、探究的方向。以學習《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為例,教師可布置如通過探究閉合電路能量變化等子任務完成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探究任務。在探究的過程中,若學生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觀點,那合作討論毫無意義。因此教師也要強化探究過程中的思維啟發與引導,引導學生結合如“外電路中電流通過外電阻時,把電能轉化成了什么能?”等問題進行獨立思考。當學生形成獨立觀點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再次結合教師的問題深入分析合作學習任務,自主設計實驗探究流程,合作完成探究任務。在完成任務后,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匯報,引導學生通過他人的方法拓展思路,以此實現組與組之間的互幫互助與共同進步。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教師能夠通過合作任務情景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也能夠依托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解決問題等過程為學生植入物理思維,實現對其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等學科素養的有效培養,教學的有效性也隨之得到提升。在課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針對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開反思,并互相分享優秀的思路與經驗教訓,以此促進全體學生的持續進步。同時教師要轉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要將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思維表現、創新意識等內容納入對學生的評價范圍,以此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為合作學習的持續、高效開展保駕護航。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改革視野下合作學習模式有力的起到了提升學生物理素養,培養其競爭意識、集體意識等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升物理教學有效性等重要作用。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教育思想,并通過合理分組、課前認真備課并確定合作學習主題、課上結合情景教學等多元教育思想貫徹落實合作學習策略、課后在實踐中總結與反思并拓展合作學習有效性等方法,在課前、課上、課后等教學的多個環節深度落實合作學習理念,以此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的深度拓展。同時一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還要結合微課視頻、翻轉課堂等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深度拓展高中物理教學形式。另一方面教師自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通過關注最新教研成果、閱讀相關書籍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教育能力,以此提升對合作課堂的管理能力,進而為合作教學模式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肖春燕.高中物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6,34(007):10-11.

[2]毛一平.高中物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策略[J].祖國,2017(8):265-265.

[3]梁爽.高中物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作者:張元輝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