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驅動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10-29 02:04:00

導語:軟件驅動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軟件驅動教學法研究

摘要“項目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新型教學法,而項目的設計[1]是項目驅動教學方法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本文結合具體的軟件項目設計,探討了在項目設計過程中項目的選擇、項目的分解、項目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項目驅動項目設計項目庫

一、前言

“項目驅動”教學就是按照軟件工程思想把某一工程項目展開并貫穿于整個教學,教學過程為師生互動過程,學生在項目研發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這樣就使學生明白使用所學知識“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和“如何做什么”。目前,各高校相繼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但是所產生的效果卻不盡相同,究其原因也各不相同,但主要存在于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兩個環節當中。本文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項目的設計基礎上,探討了在“項目驅動”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二、項目的選擇

選擇的項目的好壞、難易、是否能突出所學知識等幾個問題是“項目驅動”教學過程的關鍵。作者在實踐的過程中體會到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教學內容的項目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授課對象的層次。在課程開始之前必須充分的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以及所具有能力水平,這樣有助于選擇適合他們的工程項目。如果不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那么所選擇的項目可能會太難或太容易,項目太難會打消他們繼續學習的積極性,太容易又會讓學生很快完成達不到思考的效果。

2、授課的內容。在應用項目式驅動教學方法前還必須根據授課內容[2]來確定項目的種類。根據授課內容[3]的不同,我們將項目設計成為學習型,訓練型兩種類型。學習型項目規模較小,目的是通過項目,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其主要應用在實驗室和課堂的練習過程中。訓練型為大中規模項目,要求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從項目的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到編碼實現、測試部署的全過程,主要應用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

3、項目的來源。目前,在社會上特別是一些培訓機構經常提到項目來源真實,是企業實際的項目。但是本文認為在高校進行的項目式驅動教學的項目不能只是來源于企業真實項目,原因是來源于企業的真實項目可能很多,但適合于教學的可能有限。另外,如果一味的應用企業的真實項目,而授課教師又沒有參加過這個實際項目,可想而知,學生學習的效果不會太好。因此,教學中我們的項目的選擇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第一方面的項目來源于企業[4],因為來源于企業的項目真實、實時、均衡,所以主要應用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第二方面的項目來源于教師,教師在工作、學習、科研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經過設計后應用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方面的項目來源于學生,學生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還積極的參與一些學生工作室的活動。將學生自己的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勢必會大大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

三、項目的分解

根據授課內容的特點可以將項目分解的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針對授課內容為學習型的項目采用模塊化的方式[5],既根據授課內容的重要知識點將項目劃分為若干模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根據知識點選擇相應的模塊,在課程結束時,整個項目完成。因為這種類型的項目比較簡單,所以在實施的過程中采用以單個學生為主的方式,也就是每個學生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完成項目中的所有模塊。第二種是針對應用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的中、大型項目,我們采取了分組以及分階段的迭代實施的方式,也就是完全按照IT企業項目運行的模式。目前,我們采用統一軟件開發過程作為分組、分階段的主要依據。每一個小組由一名綜合能力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擔任組長,原因是如果能力太差不可能勝任組長的職責,能力太強有可能包辦代替,其它同學得不到鍛煉。通常將項目分為先啟、精華、構建、產品化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設置一個里程碑,以此作為考評各小組工作進度的依據。

四、項目在教學過程的實施

1、授課地點、授課方式的改變。對于那些操作性強的課程,我們將授課的地點從教室轉換到機房。在機房上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師的權威被無意識地削弱了,這不完全是件壞事,因為這正好適應了項目式教學中要求教師和學生角色轉換的特點。另外,在機房上課時學生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隔時間短,學生能夠及時的實踐,學生所獲得的感性認識能及時上升到理性認識而不容易遺忘。在機房授課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其教學效率高,學生掌握快的特點。

2、發揮軟件開發部的作用。應用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的項目需要安排在軟件開發部[7]進行,軟件開發部內部設置規模完全按照IT企業的工作機制,因此,教師和學生進入軟件開發部后將進行角色的完全轉換,即教師只是作為項目需求提出方不參與任何的設計部署工作,而學生特別是每個小組的組長將成為開發部的主人,開發部內的任何決策都將由各小組之間討論產生。

3、實行過程評價[6]激勵機制。隨著項目式教學方法的逐漸實施,一些實踐較強的計算機課程的成績評價方式也必須隨之改變,例如在Java程序設計語言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基于模塊的過程性考核方式,也就是讓學生每次都將所作的程序上傳到教師服務器中,并且所做內容的得分作為總成績的一部分,讓他們感到每一節課都是在考試。

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的評價方式則需要采用多元評價方式,首先要根據項目實施的情況給每個小組評分,然后再根據小組成員的各方面的具體表現以及答辯過程給小組成員評分,小組成員的得分不能高于小組的得分。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1、項目庫的建設。項目庫的建設不僅僅是將項目收集到一起,還需要對每個項目分類、分解,同時還需要提供項目庫管理功能,可以讓教師很方便的根據知識點選擇相應的實訓項目。

2、師資力量的培養。許多教師長期工作在高校,理論水平較高,但缺乏實際軟件開發的經歷,不了解社會的實際需要,普遍不熟悉軟件工程的國際標準和技術規范,所講授的課程過分偏重于理論,偏重于基礎知識的建構;雖然也認識到了社會的真實需求,并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但講課仍從教材出發,不能從實際工作的需要出發,講授的知識仍限于教材上的內容,不能開設案例教學,在教學的實用性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致使所培養的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直接導致了學生所受教育與市場需求相脫節。

五、結束語

項目式教學在我們學院已經實行近兩年了,在精心的設計和傾心的施教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尤其是對項目的策劃。當然,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尚未發現的不足,我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挖掘和改進。

參考文獻

1.張奇.項目驅動式教學在《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探討.計算機教育,2007.9

2.劉樹聃.項目驅動、案例教學方式在計算機應用軟件教學中的應用.計算機與網絡

3.王文.項目驅動的“Linux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計算機教育,2007.9

4.史志才.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大連大學學報,2005.12

5.張哲.在Java語言教學中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實踐探索.教育與職業,2007.6

6.耿明芹.大學計算機教學過程的現狀和反思.中國科技信息,2006.2

7.黃明和.“導師制下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計算機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