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課堂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10 03:37:00

導語:開放課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放課堂研究論文

1魔術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初三的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新學科,他們常帶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上課,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扼殺學生的興趣。上引言課前,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就像“大片”在公映之前先進行造勢宣傳活動一樣,一開始就揪住觀眾的心,讓觀眾的心“跟住感覺走”。為此我在上引言‘課前采用幾個典型的實驗把學生帶入科學的大門。在上課時對學生說我們先欣賞兩個魔術,接著將一個濕手帕沾上酒精,然后將手帕點燃,手帕會不會化為灰燼呢?這時學生在下面議論,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就在同學們用好奇的眼光盯著手帕的時候,我點燃了手帕。同學們頓時安靜了下來,屏著呼吸,焦急的等著結果。一會,火熄滅了,手帕卻完好無損。教室內立刻又沸騰起來,同學們急于知道“為什么”,我卻故意賣了個關子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就請努力學好化學吧”這樣即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又為以后學習熱現象埋下了伏筆。接著我義演示了“變臉”用玻璃棒一指臉就會變色,隨著玻璃棒的指點,女孩笑臉一會出現,一會消失,一會變紅,每次實驗過后同學們都會發出贊嘆聲,眼睛都會一次比一次放光,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驚奇和喜悅。這些直觀的演示,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高漲的情緒,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用“肯定,承認和贊揚”引導學生興趣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隱其學,則疾其師”。如何才能讓學生“親其師”呢?有些教師會認為就是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學生,在學習上不辭勞苦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其實不然。當今社會,經常把“帥呆了……酷斃了”之類的詞語掛在嘴邊的中學生有多少能把父母為其營造衣食無憂的生活艱辛放在心里呢?他們在嬌生慣養中長大,他們的心是玻璃心,他們優裕的物質生活不需要過多的關照,他們更多的是需要贊揚和鼓勵。作為教師在給學生以生活上的關心的同時,更不要忘了去發現學生的優點,適當贊美學生,獲得學生的好感,拉近師生的距離。馬克吐溫說:“我能為一句贊美之詞不吃東西”,這話雖有些夸張,卻也反映了人們的普通心理狀態?,F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別人的肯定,承認和贊揚,每個人都會為受到別人的賞識而興奮和喜悅。

例如:學習鐵的性質時,我給學生出了問題:仔細觀察鐵燃燒的現象,你發現了什么?把這種現象描述下來,同學們觀察后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不同條件時鐵能燃燒,”有的說:“燃燒時火星四射發出耀眼的光”有的說:“鐵在氧氣中能燃燒,生成Fe3O4”這時一個平時很少主動回答問題的同學一一孫亞偉猶猶豫豫的舉起了手,“在反應瓶內下面有水”,下邊的同學立即開始嘀咕了,其中一個男生學著趙本山的怪聲說:“這么明顯,地球人都知道”。孫亞偉的瞼一下紅到耳根,還以為自己答錯了看到這種情形,愛沒有立即讓他坐下,而是反問其他同學:“難道孫亞偉回答的不對嗎?”馬上同學們回答“對”,我就說:“同學們剛才回答的都很好,但是有些同學只顧挖掘深層次的東西,卻忽視了淺顯的東西,而淺顯的東西中往往蘊涵著大道理?!蹦銈冇^察的,孫亞偉觀察到的都是你們沒觀察到的,說明他觀察仔細,孫亞偉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難道這不正是值得為他鼓掌喝彩嗎?話音剛落,掌聲“嘩——嘩——”地響了起來。孫亞偉臉上窘態消失,代之以幸福的微笑,于是我讓他坐下。從此孫亞偉學習化學的勁頭足了,主動回答問題的次數多了,成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試想,如果讓他紅著臉坐下,以后他還會不會再舉手主動回答問題呢?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早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慷慨的贊美學生,讓學生充滿自信,讓學生有成就感,讓學生每天都有好心情,讓智慧在心情愉悅的沃土上茁壯成長,這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時時提醒就能做到。3存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的興趣

縱觀如今的電視節目,“熒屏之星大擂臺”“挑戰800”“才藝大比拼”“主持人大賽”等,盡管有大同小異,千篇一律之嫌,卻深受青少年喜愛,究其原因,你會發現,只有“競爭”才是永恒的主題,只有競爭,才能激發人的斗志,給人以自信,勇氣和力量。看電視如此,教學也如此。在上課時將學生按成績均分幾個小組,進行,才組討論,分組聯系,搶答,辨析等形式的活動,分別給小組幾分,每節課后總結,給優勝小組發一張小小的賀卡,寫上一句諸如“在競爭中求生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愛拼才會贏”“為希望而奮斗,為理想而執著”之類的警語,整堂課讓學生隨“主持人’——教師的指揮棒忙的充實而有趣,既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4與學生民主平等做朋友,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是具有一定能力,情感和需要的個體。由于其生理條件,智力水平,知識基礎,性格及家庭環境,成長過程的差異,因此學生的情況也就千姿百態,正所謂“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世界”。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敞開心扉,以平等的心態去和學生交流,特別是所謂的“特困生”。只有走近他們,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知其所想,給其所需。

例如,一次我在講臺上開始講課了,一名女生才匆匆忙忙地跑到教室,我的思路被打斷心里很生氣,馬上按照校規,把她的名字記在課堂記錄本上,并當堂批評了她,然后才開始上課。此后,我發現她整節課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有些恍惚。下課后,我找她問其原因,她氣呼呼地說:“你講的不好,我不愿意聽”,一聽就知道她同我較上了勁,我真后悔課上武斷的處理。看到她一幅不愿意理我的樣子,我耐著性子,無話找話閑聊,終于她開口了:“老師,剛才我說的是氣話,其實在所有任課老師中,我最喜歡聽你的課,但我腦子笨,老是學不好”經過長時間的交談,我知道她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女孩,兄妹倆個,哥哥比她大幾歲,處處讓著她,父母也寵著她,養成現在個性。前一段不小心違犯了校紀,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評,這次為改善形象,就去做好事一一主動打掃衛生,誰知又遲到了,本來就窩火,又不明不白挨了批評,于是就和老師對立起來。了解后我向他表示了歉意,并和她講了一些學習化學的方法,最后擊掌相約:下次考試,一定要及格,從此她學習化學的熱情空前高漲,經常主動找老師問問題,在下次月考中,她的化學成績一下步入中等行列,我們的約定見效了,我感到由衷的高興,相互信任,相互承諾,消除師生間的隔閡,為心理脆弱的學生撐起一片天。

總而言之,在培養興趣時多用激勵教育是很好的方法,因為激勵教育是一種心理教育,是一種心靈的撞擊。它讓師生互相接納,相互信任。相互賞識,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教育教學改革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愿我們共同努力去尋找一些適合現代教育的新教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