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時間:2022-07-18 03:17:11
導語:論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直以來,應試教育已經在教師和家長的心中生根發芽,在日常學習中,人們總是過于關注學生對相關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而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發展。以此為背景,音樂等可以發展學生創造性和表現力的藝術教育得不到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滲入,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學,學校教育也逐漸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致力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也是大學音樂越來越被重視的原因。本文首先對大學音樂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然后深入探究了如何將音樂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育;專業教育;融合;拓展
高校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視也在明顯提高,加大力度實施藝術教育,增加藝術課程,保證通過大學音樂教育陶冶學生情操,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深入的發展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潛能。各高校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創設高效的大約音樂課堂,必須合理處理這些問題。
一、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和拓展的必要性
社會的發展給各個領域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就目前國內社會發展趨勢來看,社會人才應以是否具有一定的創新成立作為主要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再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適當的轉換教學模式,保證高校自身的發展也在跟著社會潮流前進,轉變教育方式,為社會源源不斷的培養創新型人才,充分發揮為社會培養綜合人才的作用。另外,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時間,加強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保證學生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識可以滿足社會需求。在開展大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意不僅要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還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藝術培養效果,這樣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還能掌握其他學科知識,有效增加了學生在關于藝術方面的知識儲備。不管是哪個時代,科學的發展和藝術息息相關,通過科學類的教學,學生的敏捷度會有所提升,通過藝術教育,學生的創造力也可以有效提高。社會的發展需要創新型人才,因此,高效的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充分總是學生藝術教育,保證為社會培養的人才更具創新精神。
二、目前我國大學音樂的教學現狀
(一)缺乏創新理念。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們學到的大多只是教材上的知識,所學知識和實際需求有所脫離,再加上教學方法枯燥,學生對于音樂的藝術興趣無法得到激發。大學音樂的這種現狀不僅抑制了音樂教育本身的價值,還不利于學生培養藝術創造性。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大學音樂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音樂修養,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造力,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課本中的基礎知識和音樂技能,還要在音樂的實踐中鍛煉學生的藝術創造力。(二)忽略了音樂教育的重要價值。在影視教育的影響下,不管是家長、教師還是學生自身,對音樂學習的重視度都明顯不夠,從小學到大學也普遍存在音樂課被其他學科占用的現象,剝奪了學生學習音樂的時間。另外就大學音樂教學來說,教師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沒有按相應的教學大綱開展教學,教學內容枯燥單一,甚至還有部分教師直接應用多媒體播放教學視頻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知識。教師不重視音樂教學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針對這一現狀,為了保證音樂教育和專業教育高度一致,各大院校必須充分重視音樂教學高度,逐漸完善和健全音樂教育的考核制度和相應標準。(三)音樂教學模式單一。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培養綜合能力較高的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各大院校的重要任務。但是大學音樂體系較為單一,不能有效的和其他學科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對大學生全面發展十分不利。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大多通過死記硬背,被動訓練完成音樂學習,實踐證明,這樣的學習方式效果并不明顯,所以必須改變這種學習模式,不斷加強和專業教育的整合。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意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以及交流探究能力。
三、大學音樂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和拓展的措施
(一)創新教育理念。對于高中以下階段的學生來說,音樂教育一直被當成緩解學習壓力的輔助學科,即使開設音樂教學,卻沒有真正意義的發揮音樂教學的實際價值。絕大多數的家長和老師認為,音樂等藝術學科占用了學生有效的學習時間,對學習其他知識十分不利,想方設法的占用這類藝術教學實踐,學生的興趣愛好也被一直。國內部分高校雖然有設立音樂學科,但是僅僅是為學生講授理論基礎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和其他學科相互結合,拓展性較差。為了實現大學音樂教學和專業教育可以有效地融合,教師必須注意創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學習豐富自身涵養和品質,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好基礎。(二)不斷完善和優化音樂學科建設。素質教育的提出要求高校重視學生藝術技能的培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高校為了提高音樂教學質量,越來越重視音樂教育的實踐性價值,為學生開設了大量和音樂有關的課程活動,比如高??梢酝ㄟ^舉辦“校園之星”音樂大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同時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音樂學習可以切實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去。為了轉變教學模式,更好地實現音樂教學和其他教育學科之間的結合,可以通過以下內容實現。首先,改變教學形式,將大學音樂從選修課轉變成必修課。選修課的教學方式所面對的學生數量有限,因此對于提高學生整體音樂素養水平意義不大。高效可以將音樂選修課轉變為學生的必修課,提高音樂教學的學分在學生最終考評的比例,引起學生的重視,合理分配音樂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的時間,保證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綜合能力水平。其次,豐富音樂教學內容,音樂教育內容多元化。傳統教學模式下,音樂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和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打,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豐富音樂教學知識,保證教學內容可以多元化發展。一般來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有疑問,教師注意積極的給予引導和幫助,保證學生向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最后,加快音樂與其他專業的融合進度。只有保證充足的音樂教學課程,才能加速音樂和其他專業的融合速度,這里需要注意,充足的音樂教學課堂并不是越多的開展音樂課越好,而是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保證學生可以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地開展音樂學習。(三)優化音樂教育中的師資配置。音樂教學離不開教師和學生,教師充當的是主導的作用,學生承擔的是主體部分,而且教師通常是學生獲取專業知識的直接途徑,換句話說,在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師資力量的優劣和學生學習音樂的質量和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教師對音樂學習都沒有創新的理念,那么很難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所以,想要實現大學音樂教育和其他學科內容有效的融合和拓展,必須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四)完善教材編制和考核制度。國內大多音樂教材都是國家統一編寫的,可能可實際教學情況有一定程度的脫離。為了讓教師更有目的地教學,適應不同教師和學生的實際要求,必須不斷完善大學音樂教材的編寫,保證所有的大學音樂教材都可以傳承過去的知識凈化,除去糟粕的部分,取其精華的部分。另外,大學音樂教材的編寫還應充分結合最新的音樂知識,滿足學生素質教育的需求。另外一方面,為了保證學生以嚴謹的學習態度對待音樂學習,必須強化大約音樂教育的考核制度,增加音樂考核在學生最終靠譜中的占比,這樣一來,學生愛能重視音樂學習,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音樂學習,引導和幫助學生養成對音樂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音樂等藝術學科對提高學生提高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巨大的意義。在大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將音樂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進行融合,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水平。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培養多才多藝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保證大學生可以向著國際化標準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洋.論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北方音樂,2018,38(12):116-117.
[2]孔明霞.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研究[J].黃河之聲,2018(6):76-77.
作者:楊昌慧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 下一篇:生本教育在生物課堂中的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