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教育特色思考

時間:2022-10-29 02:09:00

導語:中國醫學教育特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醫學教育特色思考

作者:王衛東肖光文謝彥鵬

摘要為適應新形勢對醫學教育的要求,我們需要引進先進的PBL教學模式,但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要求我們去思考如何在中國醫學教育中將PBL教學模式與中國傳統的LBL模式相結合,探索出符合中國特色的PBL教學模式。

關鍵詞PBL醫學教育教學方法

AbstractToadapttothenewsituationofmedicaleducationrequirements,weneedtointroduceadvancedPBLteachingmode,butintheimplementationofalotofquestionsforustothinkabouthowmedicaleducationinChinawillPBLteachingmodeandthetraditionalChineseLBLmodelcombiningexplo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PBLteachingmode.

KeywordsPBLmedicaleducationteachingmethods

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也稱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1],是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Bar-rows以信息加工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為基礎,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學習環境中的4大要素,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創立的教學模式。PBL作為近年來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重視的一種教學模式,強調把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性(authentic)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self-directedlearning)的能力[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在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和素質:①解決問題的技能;②發展高層次的思維能力;③團隊合作能力,包括賞識和包容異類學習同伴的精神;④獲取和評價、傳播信息的能力;⑤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PBL也是與當前所提倡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其教學原則非常吻合的一種教學模式。由于PBL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非常有效[3],因此它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PBL不斷得到推廣和發展,已經被應用到許多高等院校的各學科領域。

PBL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國內有些醫學院校已經先期開展了試驗,據報道也收到了良好成效[4],但尚未普及。原因在于在中國醫學教育中實施PBL教學模式遇到很多問題:

一、客觀問題

(一)師資不足。由于PBL要求分小組進行討論,如果按照國外模式須6~7人一組,且每組都有一位帶教老師。與傳統教學相比,一個班級(通常由30多人組成,根據學校不同,有些院校每班人數可達40~50人)被拆分為幾個小組,教師需求數量顯然高出幾倍。要保證PBL教學的質量必須要有充足的教師。

(二)教學條件不足。試行和推廣PBL教學模式,為保證教學效果,必須擴大圖書館藏書量,添置必要的實驗設備、教學儀器及電子工具等。我國大多數學校都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購買足夠的教學資源,這也是PBL未能在中國全面實施的主要客觀原因。

(三)無現成的教材。國內醫學院校大都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系列教材,經常有更新,但編排體系一直適用于傳統教學體系及方法。而在PBL教學中問題的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問題要有一定深度、廣度、應該對學習者有一定的挑戰性,具有足夠的復雜性,包含許多相互聯系的部分,還應該是開放的、能夠自由探索的、結構不良的問題,即往往沒有規則和穩定性,不能簡單的套用原來的解決方法,要綜合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概念,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中心分析來解決問題,問題的本身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常隨著新情況的出現發生變化。這一切都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供參考,需要教師從零做起,經長期醞釀、周密籌劃、反復論證,制定出與本校實際相結合的PBL教學中問題設計的計劃。困難較多。二、主觀問題

(一)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從教師方面看,對于很多習慣于傳統教學的教師來說,教師的理解程度及PBL的多變性,使一些教師和主管教學的領導不知從何著手,甚至本身就從觀念上加以否定,對教學改革采取抵制態度,更拒絕教師培訓。沒有強大、優秀的師資隊伍,如何能夠開展PBL的教學。從學生方面看,從小學到高中階段大都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突然變為PBL,強調其自學能力,會使其覺得無所適從。因此,不能機械套用國外現成的PBL,需要逐步探索適合中國學生思維的學習方法,其中存在著學生的可接受性問題。

(二)缺少切實可行的教學思路和經驗。醫學知識博大精深,既有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又有臨床操作和技能實踐,還要有靈活高超的人際溝通能力。如何將三者有機的結合,如何將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中合理和有用的東西繼承下來而不是全盤否定和拋棄,逐漸改變傳統教學的知識體系和結構,逐漸轉變方式靈活的教授這需要一套完備而切實可行的教學思路。

PBL教學模式優點和特點是重視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強調的是能力的學習和掌握。而我國傳統醫學教育模式LBL(LectureBasedLearning,LBL)更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的系統學習,因為LBL對每一單門課程的教學均有較大的深度和廣度,以縱向知識體系展開教學,特定學科的知識結構相對全面和系統,這是它超越PBL模式的地方。兩者應是相輔相成,相互借鑒,相互取長補短的關系。在中國醫學教育中不加分析地全盤接受PBL模式同時完全拋棄LBL教育模式的做法可能會影響知識的完整性,導致教學漏洞增多,使學生獲得知識存在缺陷。同時我們也反對只學習PBL模式的形式而忽略其精髓和本質的做法。任何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從引進到全面實施,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我們逐一解決修正。不斷地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才能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PBL教學模式。筆者認為中國特色的PBL教學模式應該是在講授、嚴格的實習操作、系統的循征醫學方法[5]和病例討論中培養學習者的能力。

參考文獻

1.SusarlaSM,BergnanAV,HowellTH,etal.Problem-BasedLeamingandResearchattheHavardschoolofDentalMedicineATen-YearFollow-up[J].JournalofDentalEducation,2004;68(1):71-76

2.Rhemj.Problem-BasedLeaming:AnIntroduction[J].TheNationalTeaching&LearningForum,1998;8(1):l

3.SpinelloE,FischbachR.Problem-BasedLeaminginpublichealthinstruction:apilotstudyofanonlinesimulationasaproblem-basedleamingapproach[J].EducHealth(Abingdon),2004;17(3):365-373

4.慕景強.PBL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13):172~173

5.GuyattG,孫鑫,等.循證醫學:過去、現在和未來(二)[J].中國循證醫學,200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