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四有”師德建設策略

時間:2022-09-08 03:07:28

導語:英語教師“四有”師德建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師“四有”師德建設策略

摘要:小學英語是學生剛接觸英語的時期,無論是學習層面的方法技巧還是做人方面的人生價值觀都還處于啟蒙階段,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不僅僅需要引導如何學習,還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這就需要教師本人具備良好的師德,才能夠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本文主要就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做一個“四有”教師。

關鍵詞:小學英語;師德;個人修養

教師是一種職業,師德就是一種職業道德,是指導教師教學的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備,并對教師的個人道德品質等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嚴格遵守。一名好的教師,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能夠在學習中正確引導學生,還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一顆仁愛之心,才能夠勝任教師這個崗位。隨著針對教師師德的討論的開展,新時代“四有”教師的出現為師德建設指明了一個新的方向,在小學英語教師師德建設中,也需要教師朝著做一名“心中有黨性、心中有道德、心中有學生、心中有責任”的教師的方向發展。

一、小學教師師德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速度不斷開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出現脫節,因此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熱火朝天地開展,作為道德建設工作的基礎之一,教育領域的建設也備受關注。開展師德建設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更好地引導學生開展個人道德建設,有效規避來自社會的不良思想的影響,幫助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學習上。伴隨著經濟發展而來的是精神層面受到的沖擊,社會上出現很多諸如拜金主義等狹隘的價值觀,教師身在社會之中,很容易會受到這種錯誤的價值觀的影響,從而影響到教師個人職業生涯,波及教育工作的開展。加上人們對于教師的尊重程度越來越低,教師的社會地位出現旁落,都加大了師德欠缺教師的出現幾率。每當社會上出現教師失德的新聞都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目前社會新聞中常常爆出教師師德缺失的現象,每次都會引發社會的激烈討論,顯然師德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小學教學中,教師是教學基礎,教師的師德是開展道德教育、人生價值觀教育的靈魂所在,可以說教師的師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弘揚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的人,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如果教師師德高尚,則能夠引導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反之則可能將學生帶歪。

二、用“四有”輔助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有效策略

(一)堅持心中有黨性,不斷加強政治意識建設,樹立正確的理想

1.堅持黨性立心中。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始終將黨放在心中,保持黨性,自覺與錯誤的思想進行斗爭,不斷開展黨性修養,對自己的工作與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嚴肅認真地開展工作,保持對黨、對群眾的忠誠,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開展教育工作,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接班人。2.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指引人前行的指明燈,小學教師需要堅定自身理想信念,能夠在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中避免受到來自外界的錯誤思想與不良誘惑的影響,確保前行的路上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小學英語教師要始終堅守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保持對其的理論認同、思想認同與情感認同,明確自身肩負的教育責任,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號召向學生開展真善美的教育,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二)堅持心中有道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嚴守道德底線

道德能夠對人的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在中國這個文化古國,傳統道德的規范作用表現得更加明顯,能夠有效指導個人發展,維護社會秩序,弘揚正確的社會風氣,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在日常工作中嚴守道德底線。加強道德修養必然離不開道德模范的榜樣作用,道德模范在社會建設過程中是一股重要的精神推力,它們所具有的正能量對整個社會來說猶如一面旗幟能夠引導社會風氣,激勵其他人向典型學習,在社會中帶起一股見賢思齊的好風氣,實現學習自身道德素質的提升,更好地指導其進行自我道德建設。學生個人道德修養的提升與教師的言傳身教息息相關,教師的道德品質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需要教師不斷開展自我師德建設,為學生樹立道德榜樣。可是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師師德建設中,還有部分教師存在認識高度不夠,缺少擔當意識,在物欲的影響下做出破壞教師隊伍建設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師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嚴守道德底線,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主動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落實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去,強化崗位使命意識,愛崗敬業,肩負起應該肩負的責任,嚴守道德底線,對不良風氣嚴厲抵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做一個真正的道德楷模,樹立起教師的標桿。

(三)堅持心中有責任,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提升自我責任意識

責任是什么?對不同的社會角色來說,責任有著不同的含義。對黨員干部來說責任就是對社會工作的需求要及時進行積極響應,而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責任意味著教師要將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作為自身工作的中心,時時刻刻要秉承對學生負責的理念,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強化自我責任意識,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教師的崗位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是一種服務于學生的發展成長的職業選擇,是一種奉獻于教育事業的選擇,教師需要做好素質建設工作才能夠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小學英語教師需要不斷砥礪崇高師德,時時刻刻警醒自身肩上肩負著的責任與重擔,明白這種責任不僅僅包括來自社會的政治責任,還有道德責任,樹立起高度的責任意識,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建設,夯實專業理論知識基礎,訓練出過硬的專業實踐教學實力,秉承勤勉的工作態度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道德等層面綜合素質的提升。落實到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學習,不斷夯實專業學科知識,積極學習更加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知識,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研究與進修,開拓個人視野,做好知識儲備工作。同時要多借助各種新媒體,比如:微信、QQ等與學生進行深入接觸與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學生的喜好,在教學中選擇學生更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做一個更加智慧的教師,給予學生全方面的指導。

(四)堅持心中有學生,關愛學生,強化為學生服務的意識

正如黨員干事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一樣,小學英語教師也要始終關愛學生,強化教師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甘于為教育事業奉獻。對小學英語教師來說,必須要擁有一顆關愛學生的仁愛之心才能夠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有愛才會產生責任,有愛才能夠在教育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與信任,有愛才能夠在教育中更注重學生的感受,耐心地引導學生愛上學習,可以說關愛學生是小學英語教師師德建設的關鍵所在。教師要用更加客觀的眼光看待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差異,更加平等地看待每位學生的成長,包容學生表現出來的個性化發展傾向,真正做到有教無類。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表現出的個性化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耐心引導,提供學生所需要的幫助,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教書育人是寂寞的,教師需要有一顆甘于寂寞的心,熱愛教育事業,堅守在三尺講臺之上。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毋庸置疑,往往教師個人的喜好就能影響到學生的發展。沒有哪個學生不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喜愛,教師需要意識到厭棄一個孩子就相當于毀滅了一個孩子,熱愛一個孩子可能就是在塑造一個孩子,在日常教學生活中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積極挖掘學生身上存在的發光點,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教師只有做好自身師德建設,將自身培養成一個適應時展的“四有”教師,才能夠真正做好傳道授業解惑,呵護學生的成長。

作者:秦愛平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夏園小學

參考文獻:

[1]華志軍.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現狀的調查思考[J].讀與寫(下旬),2011,5.

[2]趙東升.淺論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對策[J].遼寧教育,2011,5.

[3]郭玲西.淺析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青春歲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