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時間:2022-10-10 11:49:00

導語: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素質教育的要義之一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教學氛圍,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氛圍中,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使自己得到充分發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要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

例如,教學“減法各部分的關系”時,我是這樣創設學習情境的:設疑,出示“被減數、減數和差的和是270,被減數是多少?”

學生討論,尋找解題方法。一個小小的設疑,引起了學生的瞑思苦想,學生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時,老師適時點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減法各部分的關系。當你掌握了減法的各部分的關系之后,這道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二、精心設計新知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激活學生的思維。

“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學過程中,我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操作,使其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來源與發展,體驗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愉。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時,我讓學生親自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下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的面積是多少。沿著長邊一排可擺5個1平方厘米,沿著寬可擺3排,從擺的過程中學生知道這個長方形的紙板所含的平方厘米數與長和寬所含厘米數的乘積有什么關系?

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已經建立起了求這塊長方形紙板面積的表象。通過仔細的觀察,積極的思考,得出了長方形面積的公式。這樣,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促進了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主動發展。

2.挖掘智能因素,促使學生主動思考。

在新知識的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智能因素,設計有向、有序、有路的思維問題,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深入理解、掌握新知識、使學生逐步體驗和掌握數學思維方法,并主動的思考。

例如: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我出示了下面一組題。

4÷2=

40÷20=

400÷20O=

4000÷2000=

讓學生口算出得數后,首先從下往上觀察,然后,再從上向下觀察,接著,出示三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1)從下往上看,被除數和除數怎樣變化?商呢?

(2)從上往下看,被除數和除數怎樣變化?商呢?

(3)由此,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通過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地有序思考,調動起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向上的思考狀態。

3.樹立主人意識,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自我嘗試。

數學知識的聯系非常緊密,新知往往是舊知識的引伸和擴展。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思維方法,嘗試解決新問題,通過自己正確的推理、判斷、概括,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例如,在學習“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時,我就開門見山地揭示課題,直接出示例題“287×307=”,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然后相互交流,展示過程。最后進行評價歸納,在評價中對于能夠省略“用0乘”’這一步給予充分肯定,并在進一步的評價中使學生掌握“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這樣設計教學,能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精心設計練習、促使學生主動運用知識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形成技能的一種基本的活動方式,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在教學中要對課堂練習進行精心設計,做到目的性強,層次分明,突出重點,形式新穎,有利于學生在練習中輕輕松松地學習,使學生養成主動運用知識航習慣。

在練習中,教師除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外,還可設計一題多解的練習,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中,還要注意練習題組的多樣形式,如改錯、競賽、搶答、填寫必答卡等等,通過這些形式新穎趣味性較強的練習題,變學生被動做題為主動參與。既能增大練習面,又能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

總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對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