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初探

時間:2022-07-18 03:38:47

導語: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初探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1.學校原因

學校對學生的三觀教育起重要影響,在我國現行的教育方式中存在著較多不利于青少年成長,容易導致教育失效甚至引發青少年犯罪的潛在因素?,F行教育機制育人功能的偏差。雖然在我國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但面對高考制度還未改革的現狀,許多學校迫于升學的壓力將升學作為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首要標準。表現在教學過程中“重智輕德”,忽視思想政治工作導致一部分學生不能樹立正確的三觀,這部分學生一旦升學無望就會灰心喪氣,甚至心理失衡。在評優評模中教師也常常以成績評優劣,學困生往往會不同程度地遭到挖苦、諷刺或被老師置之不理,這加劇了他們悲觀失望的心理,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開始墮落。一些學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空洞說教缺乏說服力和吸引力,工作方法簡單缺乏針對性靈活性,導致少數學生是非觀念模糊,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少數學生及易受到不良現象的影響產生越軌行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自身原因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變化顯著,在這個時期青少年精力旺盛感情脆弱。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青春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時期,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急劇變化和認識能力存在著矛盾,意識和情緒之間存在著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青少年由于法制觀念淡薄分辨是非能力有限,所以經不起誘惑容易沖動從而走上犯罪道路。主要表現為:強烈的好勝心與叛逆心。好勝心與叛逆心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點,也是他們奮發向上的內在動力,由于青少年分辨能力差抵制誘惑的能力弱易受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一些擾亂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這種好勝心與叛逆心的扭曲和演變是青少年犯罪因素之一。惡性膨脹的消費早熟心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使他們養成任性、自私的不良習慣,強烈追求個人吃喝玩樂往往會出現低收入高消費的矛盾,在心理上出現挫折感使之走上偷、搶、騙的犯罪道路

二、如何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中的預防教育

1.自身預防

青少年應該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增強抵御不良誘惑的能力,這應該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因此,提高青少年的知識水平和道德素養是預防犯罪的基礎。我們應當培養他們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的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現象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促進青少年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當然這必然需要與家庭預防、學校預防、社會預防相互配合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2.家庭預防

家庭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養不教是父母的失職。家庭環境的優劣,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父母自身具有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對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個和睦的家庭,一種恰當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可以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和行為的產生。

3.學校預防

學校作為青少年另一個關鍵的成長場所,對青少年的成長成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在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時間上都優越于其他場所。因此學校應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放在與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兩手抓起。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資源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使教師具備優秀的思想道德素養。教師除了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加強學生三觀教育。改革現有的教學內容與單調的教學方式加大道德教育的分量,學校利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和組織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把青少年學生培養成為新時代的四有新人。另外控制犯罪邊緣青少年,這是預防犯罪的關鍵。在學校里一些學習成績和心理素質都比較差的學生是最容易走向犯罪的群體,對此學校不僅要給予學習上的鼓勵和幫助,還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利用輔導員或是心理咨詢老師的資源,不定期地給學生做心理健康講座引導和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將學生一些危險傾向扼殺在萌芽狀態中。[3]

4.社會預防

社會作為青少年成長的外部場所,要想讓青少年能有一個健康科學的成長環境,黨政企就必須做好良好全面的保障工作。針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政府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來打擊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違法犯罪行為并嚴查甚至取締不正當的娛樂場所。另外在打擊的同時,要給青少年提供更多積極向上的活動場所和優秀文化產品等充滿正能量的資源來豐富青少年的業余生活。用健康的“精神產品”來充實青少年的頭腦,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品位凈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預防教育做好后勤保障。青少年是國家政治建設、經濟發展的有生力量。青少年作為21世紀的主人,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因此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甚至每一個社會人,都需要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預防教育,減少犯罪而努力。

本文作者:賈紅霞李小女工作單位:天津理工大學法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