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研究
時間:2022-03-13 11:06:53
導語: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是社會的基石,大學生是經驗果實的繼承者與捍衛者,是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前進力量。大學生是青年團體中最有活力,最上進,最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群體。因此,把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現狀,對我們塑造良好的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必不可缺的。
關鍵詞:思想道德素質;大學生;提升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的直接影響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以及世界觀的發展前景,同時也間接影響著我國軟實力的發展。本文將2005-2015年來眾多學者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的研究等方面進行綜述,把握十五年來研究狀況、總結經驗、反思問題,推進研究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一、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現狀、特點及成因
思想道德素質主要是個體對世界,人生以及政治相互關聯的認知,價值、觀念以及態度的感知。同時大學生在自我成長中所樹立的人生觀、價值觀必須是積極向上,有利于社會發展,承擔當代大學生的責任。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當今社會各種消極因素對青年一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影響與沖擊,使之在道德上、觀念上發生了錯位與傾斜,導致思想滑坡。學者彭永忠指出,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錯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人生觀、價值觀模糊;素質方面有所欠缺,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差;對黨和國家政策了解不足;思想道德心態逆轉,理想追求淡化;自我意識膨脹,生活行為失范;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樂;集體主義觀念淡薄;缺乏社會道德觀念。劉潔從“80/90后”這個特殊群體出發,對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現狀進行了解讀,她認為當代的“80后、90后”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現狀是一個矛盾的存在——積極與消極兩面共存。其中有具體表現在:他們對理想和信念重要性有自己的認識,但卻承認缺乏理想;他們對社會和他人是充滿了愛,對自我的道德素養認同度比較高,但對公民的道德素養的認同的比較低;他們認可在職業上的道德準則,同時也信奉自我奮斗,但是卻進取精神不足;他們在人際關系中唯情感真誠,少供見利,認同誠信重要,但是思維與行動是互相違背的;他們依附網絡,但是沒有自我約束的意識。因此造成這些現狀因歸結于以下幾點:微觀方面:青春成長期帶來的反叛與困惑,家庭環境養成的責任與嬌弱,富裕生活造就的奮斗與享樂;宏觀方面:社會分層和社會沖突對社會倫理關系和倫理觀念的影響,思想道德觀念的多元化加深了大學生的道德困惑,影響社會分層和對倫理和社會倫理社會沖突的道德困惑加深學生道德觀念的多樣性,公眾人物的示范效應影響大學生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度,教育理念的偏頗影響了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學者劉志慧從高校法律教師的角度剖析了當今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與成因,他指出,當代大學生政治觀念淡薄,人生價值觀與道德價值觀不成熟。究其本源,主要是內部和外部兩大原因,內部原因具體凸顯為:心理不夠成熟,對社會現象看法不夠理性;法律實踐自覺性差。外部原因具體凸顯為:社會公正觀念缺失;社會宣傳正能量欠缺。武漢大學學者沈壯海、段立國對全國30所高校進行問卷調查,并分析數據,總結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整體上呈現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良好態勢,但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其原因也是上述略同。
二、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對策
學者國松、朱云霞從高校教育角度提出了建議:第一,改革“兩課”教學,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第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功能;第三,占領網絡教育陣地,發揮校園網的德育功能;第四,強化社會實踐環節,提高大學生踐行能力;第五,重視大學生黨、團建,發揮組織保障作用;第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促進良好品格的形成。學者學者劉志慧從高校法律教師的層面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教師的培養是高校是否可以為社會輸入全方位發展人才的關鍵。三尺講堂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陣地。當代大學教師需要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正確的引導大學生熟路自我人生觀與價值觀。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處理好以下幾點關系:加強法律教師的自身政治意識,爭做領航人;加強法律教師的責任意識,合理處理“自由與責任”的關系;強化法學教師的陣地意識,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守護者”;強化法學教師的底線意識,遵從“教之道,德為先”。尹潔教授及學生基于專家討論和模糊評價的方法,將定性與定量結合,調查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發展狀況和顯著性差異,并在理論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合理性建議。她們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奮斗,實現中國夢;第二把握階段性特征,因勢利導,塑造精彩人生;第三,發揮高校主陣地,轉變方式,創新教育理念。
三、結語
中共十六大報告指出:“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們必須把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擺在重要位置,看清現狀,立足腳下,放眼未來。
參考文獻:
[1]彭永忠.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調研報告[J].科技教育創新,2011(22).
[2]劉潔.“80后”、“90后”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原因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7).
作者:王麗麗 單位:武漢紡織大學
- 上一篇:中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論文
- 下一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