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實踐探索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02 06:09:00
導語:理論實踐探索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把握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抓住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內容認真開展教學改革;結束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學校體育學是高等體育教育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陳舊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不了創(chuàng)新人才,教學方法的改革,目前仍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轉變教學觀念是搞好《體育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前提、提高教學質量、重視內含于教材的文化價值、學生自主學習是《體育學》教學方法改革的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要靠教師的激勵和指導、抓住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認真抓好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改革、利用各種先進技術進行教學手段的改革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教學方法改革是教學改革的主體內容之一,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針對學校體育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特點,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進行了思考與探索,在教學改革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0引言
學校體育學是高等體育教育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是培養(yǎng)各體育教師組織與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所必須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只有牢固地掌握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提高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能力。因此,必須重視在學校體育學的教學中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斷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l把握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人們普遍認識到陳舊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不了創(chuàng)新人才,教學方法的改革,目前仍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不少教師還是習慣于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原始教學模式;習慣于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滿堂灌的方法。其根本原因是對教學改革的認識不夠,特別是對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性認識缺乏深度。教學方法改革表面看似一種形式,其實質卻是教學觀念問題。
1.1轉變教學觀念是搞好《體育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前提
轉變教學觀念、確立新的教學價值觀,要把教學著眼點從在校期的時空轉向受教育者終生。所以《體育學》的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為重點,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把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此引導學生把握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1.2提高教學質量
進行《體育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其關鍵在于教師。因此,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以教為本:并廣泛閱讀,收集最新的相關信息和資料.全面了解國內外體育教學的最新動態(tài);特別要注意吸收一些國外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
1)選擇教學內容和組織教材時,在不忽視教材給學生獲取知識價值的同時,重視內含于教材的文化價值,并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去促進學生社會主義倫理道理觀念的形成。2)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心理趨向為主線去設計教學方案,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學生心理認識的統(tǒng)一:強調教學過程的內在邏輯性和外在實踐性的統(tǒng)一。3)在進行教學研究時,既要認真探討理論教學的研究,要重視實踐教學的探索。要克服那種單純追求學生的外在技能水平。以運動技術傳授為主線的教學體系。建立以運動實踐為手段,不斷增強體質、傳授體育文化、培養(yǎng)體育意識、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的統(tǒng)一協(xié)調發(fā)展的新型教學體系:同時要把理論教學研究和實踐教學研究有機結合起來。
1.3學生自主學習是《體育學》教學方法改革的保證
課堂內外學生能在多大程度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鑄造素質,主要取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學生學習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水平,而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只能在自主學習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應盡量讓學生自主學習,包括閱讀有關資料、書籍,以期達到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目的。
1)學生的自主學習要靠教師的激勵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是在自主學習的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是一個由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的激勵和指導,否則就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學中應經(jīng)常灌輸“三帶”原則。帶腦子:一邊看書一邊想問題;帶本子:記錄重要經(jīng)驗和信息;帶票子:復印有價值資料。這樣學生可以搜集大量課外資料,課上再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就顯得活躍,有利于拓寬知識面,提高素質,增強能力。2)教學相長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如果被各種條條框框束縛得死死的,沒有或很少有自主權,那么也就用不著自己去動腦子、想問題,一切惟命是聽,那還有什么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可言?正確認識和看待學生、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是搞好教學改革的先決條件。學生在教學中是學習和自我發(fā)展的主體,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每一節(jié)課均提出一些問題和學生一起商量探討;同時也鼓勵學生之間相互磋商、彼此取長補短。這樣有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融洽師生情感,有利于在輕松愉快之中做學問、求知識、煉素質、長能力。
2抓住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內容認真開展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的內容十分豐富,且涉及面廣、難度大。通過這幾年對《體育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我本人總結出一下幾條經(jīng)驗。
2.1抓住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1)課前一個“思”字每節(jié)課上課前l(fā)0分鐘,在黑板的左側.板書3~5個“思考與討論”題,內容一般為上節(jié)課教材中的重點或難點,也可為課外閱讀到的有關內容或者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以此來引導學生進入學習角色.自主地積極地閱讀教材。想問題。寫提綱,激發(fā)學生進行個案鉆研:從而克服學生上課前思想渙散,精力不集中的狀況。
2)課上一個“論”字。上課后,用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上臺發(fā)言,展開討論?一個同學講述的同時,其他同學可以補充.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提高了表達能力;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習過程中知識與能力的相互轉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課中一個“講”字在學生參與學習討論的基礎上,將有關的疑點進行詳細講解,強化“傳道、解惑”功能:并就該節(jié)教材的知識結構和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進行小結,使學生能舉一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自行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主動、深入地進行鉆研,不斷深化教學內容,鞏同教學成果
2.2認真抓好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改革
《體育學》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把課堂內的理論教學與課堂外的實踐教學結合起來。《體育學》教材本身既有很強的理論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性,只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其教學才有生命力結合教學實踐,特別是結合中小學體育教學評優(yōu)課和本校一年一度的講師、助教教學比武課的現(xiàn)場.把學生帶出去實地觀摩學習,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通過學生親臨教學改革的現(xiàn)場觀摩學習.有效地延伸了課堂教學內容,鞏固了課堂教學的成果,同時也使學生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從而更進一步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2)通過現(xiàn)場實踐教學的熏陶,使學生有超前步入社會的感覺,增加了緊迫感、責任感。這樣學生就能更積極地投身到課堂教學之中,認真地探索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法;就能更主動地了解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作用,體現(xiàn)出融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知識的增長、素質的提高及能力的培養(yǎng)。
2.3利用各種先進技術進行教學手段的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新的教學手段如“電視教學”、“多媒體教學”,“網(wǎng)絡教學”等都發(fā)展起來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如利用有關體育教學錄像片的放映,幫助學生了解有關體育教學的信息,獲得大量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從而更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收到教師講課難以達到的效果。實踐證明,《體育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各級學生在實習匯報會上肯定了《體育學》教學方法改革帶給他們的樂趣與幫助:學習主動了,膽量練大了,知識增長了,能力提高了、適應性增強了。這充分證明了教學方法改革的實效。
3結束語
《體育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這里僅是個人在教學方法上改革的一點初步嘗試。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廣泛開展。更多的教師開始研究如何采用各種先進技術進行教學方法改革,使《體育學》更好地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服務。研究的道路上面臨的問題很多,但我們深信只要繼續(xù)加強研究,不斷探索,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