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籃球運動創傷的原因探析與預防

時間:2022-04-25 02:37:00

導語:淺談中學籃球運動創傷的原因探析與預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中學籃球運動創傷的原因探析與預防

摘要:籃球運動歷來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特別普九以后學校籃球場地設施的改善使籃球運動得到空前的發展,由于籃球運動是身體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因此學生在籃球運動過程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較為普遍,這不僅影響到中學生的身體發育,同時也影響到籃球運動這個項目的普及。如何在籃球運動中做主動預防損傷,學會損傷后的一些急救常識,將有利于籃球運動在學校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來淺析時下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與對策,并對發生運動損傷后如何進行急救給予方法上的指導,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傷,促進籃球運動在學校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籃球運動,運動損傷,預防。

籃球運動歷來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特別普九以后學校籃球場地設施的改善使籃球運動得到空前的發展,對豐富學生第二課堂生活、減輕學習壓力、活躍校園、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籃球運動是身體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大,因此學生在籃球運動過程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較為普遍,這不僅影響帶來了精神上的負擔和受傷后的痛苦,同時也影響到籃球運動這個項目的普及。如何在籃球運動中做主動預防損傷,學會損傷后的一些急救常識,將有利于籃球運動在學校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本文通過對我縣四所高中男生在籃球運動中損傷發生情況的調查,淺析時下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與對策,并對發生運動損傷后如何進行急救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將為體育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從事籃球運動和中學生進行健康籃球運動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周寧一中、周寧二中、周寧十中、周寧職專高中男生42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查閱有關體育院校學報及各學刊相關資料。

2、問卷法發放調查問卷42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91.1%,有效卷371份,占88.3%。

3、統計法將收到數據資料采用統計方法處理得到結果。

三、原因分析、預防與急救

表1

籃球運動損傷問卷調查分類統計表

損傷發生

情況損傷部位

發生情況運動損傷

類型損傷原因備注

371人在有334人有過損傷,發生率90.03%;

在不同部位他們發生損傷552人次,平均每人1.65次手指損傷發生率最高占24.55%,踝關節18.56%膝關節13.17%,腰背部8.38%,手腕9.88%關節扭傷38.02%,

軟組織挫18.86%,

肌肉拉傷17.07%,

皮膚擦傷12.28%場地不良,占26.65%;

其次為準備活動不當23.65%;

技術錯誤,占18.86%;

違反規則,占15.87%等。

另外,還有氣候、服裝、鞋子和學生佩帶的首飾、眼鏡等因素造成的損傷占14.97%。

從表一可以發現:

對發生損傷情況調查371中有334人發生過,發生率90.03%,說明籃球運動中發生運動損傷概率高;

在不同部位的發生損傷人次達552人,平均每人達1.65次,說明在籃球運動的對抗中不同部位都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損傷(其中手指損傷發生率高達24.55%,踝關節達18.56%,膝關節達13.17%,腰背部達8.38%,手腕達9.88%);

從運動損傷類型的統計來看,關節扭傷占38.02%,軟組織挫傷18.86%,肌肉拉傷17.07%,皮膚擦傷12.28%;從損傷原因的統計來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場地不良占26.65%,其次為準備活動不當占23.65%,再次技術錯誤占18.86%,第四違反規則占15.87%等。

(一)、籃球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1、準備工作不到位

從調查中發現準備活動不到位造成的損傷發生率達23.65%,看出現在很多中學生平時打籃球真正在上場之前做好準備工作的人則少之又少,很多人都忽視準備熱身活動這一環節,就直接參加籃球運動,這樣就經常會出現各部位的損傷,有如手、腳、腰部位的扭傷、拉傷等。

2、技術動作不規范

從調查中發現因技術動作不規范造成的損傷發生率達18.86%和違反規則造成的損傷占15.87%。說明現在中學生雖然喜歡籃球運動這個項目,但并沒有真正掌握籃球運動的相關技術,學校體育課所教學的最基本的技術不能滿足學生日常參加籃球運動的需要,學生多數是靠央視體育頻道和福建省體育頻道看美國NBA和全國CBA的比賽來模仿學生球星的動作,然而中學生平時沒經過專項素質的訓練根本無法完成這類高難度的動作,因而發生的損傷就很多。

3、違反規則

從調查中發現違反規則造成的損傷占15.87%。說明大多數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經常違反規則、動作粗野、幅度過大,如隨便撞、推、拉、拌、打等五花八門的故意犯規造成損傷等等,這些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傷。為此加強對學生進行籃球運動規則的教育普及刻不容緩,這也是籃球運動在學校發展的客觀要求。

4、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和注意力不集中

從問卷調查中也發現很多學生,因對預防運動損傷的意義認識不足,或缺乏損傷觀念,往往不積極地采取有效的防傷措施,于是常常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如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手指扭傷、被球擊傷、被他人撞傷等。而一些學生由于缺乏比賽經驗,臨場產生猶豫不決或過分緊張的心理狀態,這些也是導致損傷的主要原因。

5、客觀因素

客觀因素,這里指的是自身以外的事物,場地、器材、氣候等等,這些也都不容忽視的。從調查中發現這類因素造成的運動損傷發生率場地問題占26.65%,器材、氣候等因素占14.97%。①場地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我縣多數學校的籃球場地為水泥地,學生比賽往往場地沒有打掃,場地上一有沙子學生就容易發生摔傷、腳踝損傷、皮膚擦傷等;②氣候問題:如夏天在大熱天打籃球,由于大量的出汗會造成人體內的鹽分大量流失會導致抽筋。若沒能及時補充水分還會使人體造成脫水、中暑等情況的發生,甚至還會影響生命。而冬天在冷天從事籃球運動時,準備熱身活動不容易做開,很多學生沒有準備活動就上場打球,這樣極易造成手指挫傷、腰部扭傷和腳扭傷等情況的性。③器材問題:如多數學校球架都是老的水泥柱離端線只有30厘米左右,學生一跑籃或進行間上籃身體容易撞上柱子,造成損傷;球筐不牢固等也會造成損傷等。另外,大霧天氣、噪聲、光線暗淡、運動時服裝不合要求及佩帶首飾、眼鏡等因素,都可直接或間接造成運動損傷事故。

(二)、預防籃球運動損傷的方法

1、加強思想教育、做好預防工作

平時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在籃球運動訓練和比賽中,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以人為本,認真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發揚良好的體育道德風貌,認真總結預防傷害的經驗,提高對防傷的認識。要認清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和其發生的規律,從而更好的進行預防。同時還需加強保健意識,要認真做好場地、器材和個人防護用具的管理和安全衛生檢查。絕不穿不合適的服裝和鞋子參加運動。平時要加強體育保健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健意識,提高遵守體育衛生要求的自覺性,預防運動損傷更是重要的,千萬不可忽視!

2、做好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不單單是提高肌肉的溫度,它的生理作用在于,首先克服人體惰性,保證人體迅速轉入工作狀態。在進行運動時,肌肉和內臟器官都要進行緊張的活動。同時,準備活動能提高關節囊及韌帶裝置的機能,使關節內產生適量的滑夜,以保證關節面的自由滑動,減少它們這間的相互磨擦,以利肌肉活動。最后,準備活動還可以使神經系統處于良好狀態,對技術動作的條件反射進行“回憶”,對運動員各器官、系統參與活動十分有利。所以日常要教給學生做準備活動的方法,要求平時打球能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活動,調整好賽前心理狀態,使身心均能適應籃球比賽的激烈對抗和人量的體能消耗。

3、加強易受傷部位的訓練

平時就要加強易受傷部位和相對較薄弱部位的訓練,提高它們的功能和活力,這是預防運動損傷的一種積極有效手段。如為了預防腰部損傷,應加強腰腹肌的訓練,提高腰腹肌的力量,其它部位也是如此,但要根據自己的傷病的輕重情況,如果傷的程度較重,那么應適當減少活動量,稍等恢復再加量。為了防止腕、指關節受傷,運動前應適量加大這一部分活動量,為了防防止膝關節愛傷,應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練習;為了防止踝關節扭傷,就應加強踝部的力量和靈活性練習。

4、集中注意力

學生在球場練習跑位、傳接球等運動中,應要求集中注意力,避免手指關節挫傷或相互沖撞等事故的發生。

5、目前我們山區縣除少數學校有水泥球場外,還有許多籃球場地都是泥土場地,坑洼較多,為此運動時注意場地的情況,盡量選擇平坦的場地運動,并在運動前要做好場地衛生如沙子、垃圾等。

6、做好自我保護。

臨場的自我保護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借助一些護具,如護腕、護膝、以及舒適的運動服等。還有就是一些身體重心失去平衡的時候,如不小心將要跌倒時,應馬上刻意的立即低頭、屈肘團身、或順勢滾翻,不可直臂撐地。落地時應要用前腳撐先著地后屈膝,來減少外力對身體的沖擊力,還有就是當其他一些隊員失去平衡,或有意沖撞的進候應適時的躲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身體損傷。另外運動前要據自己情況進行分析,身體疲勞時,盡可能停止或減少運動,在運動中特別是對抗性較強的運動中注重規范動作以免受傷,做好自我保護。

7、運動后注意放松,對于有陳舊性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結束后必須進行20分鐘的冰敷。

籃球運動損傷在運動場上層出不窮,給中學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但籃球運動帶給學生的快樂和健康成長的價值是更大的。所以我們體育教師要教育學生時刻牢記運動損傷的預防知識,在進行籃球運動前要如何做好準備活動,努力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技術、戰術和籃球規則。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籃球這項運動中享受到真正的快樂,進而培養學生終身籃球的鍛煉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學體育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三)籃球運動常見損傷的臨場急救和治療手段

1、皮膚擦傷。在籃球運動中時有出現,比如抓傷、倒地擦傷,若擦傷部位較淺,只需涂抹一些藥用紅藥水即可。如擦傷創面較臟或有滲血時,應用生理鹽水清創后再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

2、肌肉拉傷。在籃球運動中多發生在急起、急停時用力過猛所致,其它因素還有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可根據疼痛程度知道受傷的輕重,一只出現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鐘,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及熱敷。

3、挫傷。由于身體局部受到撞擊而引起的組織損傷。輕度損傷不需特殊處理,經冷敷處理24小時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劑,局部可用傷濕止痛膏貼上,在傷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熱敷。約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較重的挫傷可用云南白藥加白酒調敷傷處并包扎,隔日換藥一次,每日2-3次,加理療即可。

4、扭傷。多發生在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傷,其治療方法也不同。有急性腰扭傷:可讓患者仰臥在較高的地上或桌子上,腰下墊一些柔軟物如衣服、枕頭,先冷敷,后熱敷即可。還有就是關節扭傷: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扭傷時,將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二三天后再熱敷。如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和紫疼痛,可用陳醋半斤燉熱后用毛巾蘸敷傷處,每天2-3次,每次10分鐘。

5、關節脫位。在落地或倒地時用手臂直接撐地,很容易發生脫臼,一旦發生脫臼。應囑病人保持安靜、不要活動,更不可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帶纏過腦部,在對側腦作結。如脫臼部位在髖部,則應立即讓病人躺在軟臥上送往醫院。

6、骨折。常見骨折分為兩種,一種是閉合性骨折(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另一種是開放性骨折(骨頭的尖端穿過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對開放性骨折,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院處理。骨折后的肢體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將肢體骨折部位的上—卜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否則不固定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如一時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關節固定于軀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對側的肢體上。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7、恢復

一般急性損傷,如踝關節受傷、韌帶撕裂等,輕者也要停訓一至二周,根據傷情,恢復時還需一定時間。慢性損傷,如腰肌勞損,雖不用停訓,但卻給運動者帶來很大痛苦,并影響完成技術動作。需用一定的精力和毅力來克服傷痛進行訓練,更有嚴重者,不能繼續從事籃球運動。我們常見的籃球運動損傷有擦傷、肌肉拉傷、挫傷、脫臼骨折、肌肉損傷、關節韌帶損傷、滑囊炎、腱鞘炎、骨骺損傷、髕骨勞損、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腦震蕩等但這些問題都可以進行積極有效的預防,籃球運動損傷的例子舉不勝舉。

為此,作為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中要將發生運動損傷后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其掌握對籃球運動損傷的必要處理方法,特別應熟練掌握現場急救措施,以達到減輕病痛,加速康復目的,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沒有后顧之憂地盡情體驗、享受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與健康。

參考文獻

[1]袁志斌,時霖.籃球專項學生運動損傷原岡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9,(1):90-92.

[2]史清釗,姚鴻恩.青少年男子籃球運動員運動損傷情況報告及病因學分析[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9,(2):58—60

[3]劉曉莉,張琴.體育專業在校生運動損傷情況調查與分析[J]介中國體育科技,2002,(11):46—47.

[4]黃建文,張素霞.高校學生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與預防[J].體育函授通訊,2001,(2)30—31.

[5]陳上越,籃球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02,第三卷第二期:98-100

[6]陳秀,試論籃球運動中出現的運動損傷及其治療和預防[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5,(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