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體育的實施之議

時間:2022-11-28 04:28:00

導語:快樂體育的實施之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快樂體育的實施之議

摘要:本文立足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實踐,針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新模式進行闡述,探索與實踐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活學,使學生能夠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個性和身體素質的發展,以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體育快樂體育教學主體地位措施

快樂體育是新課程改革條件下,體育教學的一種全新模式,筆者根據工作積累針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快樂體育,簡單談幾點看法。

1.快樂體育的概念和內涵

所謂快樂體育是學生在心境自然,開朗的環境下在教師的指導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自覺而快樂地進行體育課的學習與鍛煉,同時也是指從終身體育和個人發展需要出發,從感情入手,對學生進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快樂體育的內涵首先是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快樂體育十分重視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因作用,即主體作用??鞓敷w育理論認為,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手段;其次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能驅動教師滿腔熱情、專心致志地從事教育工作,千方百計把學生教好。同時,它不會使學生產生恐懼、焦慮等心理上的障礙,而樂于接受教師的教學教育影響,并對教師所教課程產生興趣以至愛好,最終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和諧的氣氛中完成,促使教學目的的實現;再有就是追求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快樂體育就是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促進所有學生在智力、心理素質、美育和能力諸方面都得到發展。在快樂體育的思想指導下,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熱愛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情感和能力,豐富精神生活,促使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2.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的實施措施

2.1快樂體育強調以學生的學習作為教學的基點。快樂體育是以怎樣才能使學生樂于學習為出發點來研究教與學的藝術及其相互聯系的,它標志著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從教學目標的確定,學習計劃的組織,一直到體育教學環節的確定與調控,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與主體作用的發揮,而教師主要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

2.2注意采取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是教師為學生確立一個達到一定標準的共同目標,然后再進一步考慮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達到這一目標,這種方法忽視了學生的自身能力,而快樂體育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現有的能力去享受運動,基于此,快樂體育提出學習目標不僅與學生的身體發育水平以及運動技能吻合,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與學生心理上享受運動樂趣的水平相一致。為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與學習的進度要自己決定,并給在現有的水平上充分享受運動樂趣的時間,然后,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產生學習的動機,在創新和創造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享受運動的樂趣和能力。

2.3注重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自練能力。在快樂體育實施過程中,不僅注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情況,更加注重學生自己確立目標,自我觀察,互相觀察分析幾歸納技術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認識把握學習的全過程,理解以會技術與新學技術的內在關系,以及自己在身體運動技能水平與新學技術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

3.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快樂體育教學的基本途徑:

3.1情感先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穩定的、最有利于教學的情感品質。情感就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憂郁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只有師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情感不但影響自身的教學活動,而且隨之直接感染著每個學生。教師良好的情感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關心愛護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覺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達到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

3.2創新教法,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學活學。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只有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不斷改革創新教法,尋求更適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進行教學,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學方法的選擇,既要符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又要新穎有趣、易難適度、富于變化,使教學氣氛輕松愉快,使學生樂學、活學。如在準備運動中,運用簡單輕松的游戲或器械操等作為課的開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從而使學生盡快進入到運動狀態之中。又如在基本部分的練習中,可采用游戲、競賽、學生自主選擇練習方法等方式進行,使練習的形式多樣化,學生活學巧練,達到自我鍛練、自我體驗樂趣的目的。

3.3教學內容搭配得當,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眾所周知,學生對事物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激起求知欲,對符合本人運動水平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因此,教材內容的搭配要適合學生的年級水平的特點。教材難度過小,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難度過大,會減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同一活動中,常因學生的素質和技能上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結果,致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的程度不一。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密切的聯系,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教材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單調乏味的教材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學生上球類課時,學習興趣遠遠超過其它項目,而這項運動對發展學生靈敏、協調、彈跳、速度、力量等各項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以及團結協作精神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