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課程安排方式探析

時間:2022-11-16 08:51:26

導語:高校體育課程安排方式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課程安排方式探析

一、陜西省體育課程專項項目設置

近年來,大多數高校體育課程設進行了新的調整并試行,一年級第一學期(體育1)開設體育基礎課,在幫助新入校學生認識和適應大學體育課程的目的和任務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提高協(xié)調性,為專項課程的順利學習做好準備;一年級第二學期(體育2)及二年級(體育3、體育4)上專項課,其中專項課由一個項目學習一年半,修改為一學期學習一個項目,也就是兩年的體育必修課可以選擇3個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學習。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學生在由中小學向大學新的體育教學形式轉換中有一個自然的銜接過程,便于更好的接受,在隨后的選修上又可以更多的了解和學習不同體育項目,實踐中的發(fā)掘自身的喜愛和運動類型;不足之處是,每個學期的教學時數與教學內容,很難科學實施,教學方法也很難把握。已經有大一學生進行了專項課程學習,并采用新大綱的教學安排,就實施的情況來看,存在課程時間緊、學生綜合素質差、學習內容吃不透的問題。一年級新生為期三周的軍訓減少了教學時數,外加學生中小學體育課程的缺失,使得新生在對體育課程的學習和掌握上存在很大困難。這種學習氛圍導致一些問題,首先,學生在短時間內的學習任務重,心里壓力大,造成對體育課程和體育教師的抵觸情緒;其次,違背了體育運動訓練學的基本原理,使運動項目學習、復習、鞏固和提高的不同階段任務得不到保證;再次,在學校體質達標測試的實施上,學生體質逐年下滑已經是不爭的實時,在測試的操作上形成了老師有心學生無力的尷尬局面;最后,近些年,學生在大三、大四的選修課上選擇體育課已經少之又少,原因不言而喻,體育課程難學,自信心受到打擊,體育教師在授課內容的要求下不得不填鴨式教學,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造成教與學的分離,其后果背離了大學體育“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大學生正處在思想活躍喜歡接觸和學習新鮮事物,我們應著重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同時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和習慣的形成。但體育教師專項結構比列不均衡,進而在課程的開設上勢必出現項目開展不平衡的問題,很難滿足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及需求。

二、陜西省高校可行性體育課程改革模式及展望

“主修課十輔修課”模式是指:在大一、大二的體育必修課階段,學生自主選擇主修項目課程(這里例舉為A項目),主修的A專項課程設置為兩年,也就是說從學生入校開始到二年級結束的必修課階段,學生將以A專項為主線進行學習,由A專項課教師組織教學及考核。同時,此階段我們分四個學期,設置四種不同的輔修項目進行課程學習內容的豐富,輔修課程為考評可,由輔修課教師組織教學及考評。

1.學時分配。以18周為例,主修課程為12周即占總學時的2/3,輔修課程為6周即占總課時的1/3。

2.考核方式。主修課程為考試課,輔修為考查課。主修課教師主導期終考試的方法及實施,輔修課教師只是根據該學生在輔修課期間的表現給出考評加分。

3.項目設置。課程設置上考慮將體質測試項目設為體育基礎課程,在大一第一學期進行集中教授,以此提高學生的基礎身體素質并為大學生體質測試考核奠定基礎。同時將我校體育課現所有項目以特點整體劃分,A為大球類,籃球、排球、足球;B為小球類,乒乓球、羽毛球、踢毽;C為操化類,健美操、排舞、體育舞蹈;D為套路類,武術、跆拳道。根據項目特點進行大區(qū)劃分目的是為了,在學生進行輔修課程選擇時能更好更多的接觸其他體育項目。

4.選課方法。大一新生在初步選擇體育課程主修項目后,進入該項目類別在教師的帶領下組班學習。其后進行輔修選項時,應在其他各大區(qū)進行小項目的選擇。考慮到我校實際情況,在輔修選項時建議整班操作。

5.教師安排。學生在主修課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日常教學,主修課教師負責學生的考試、分數評定、成績登陸、以及病休或緩考等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輔修教師負責在輔修課時,記學生考勤并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加減分的考評。

這樣課程改革模式方案的優(yōu)勢:首先,學生在第一學期以專項基本練習和體質達標項目練習為主體,即降低了學習難度,使學生較容易掌握增強了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基本功,對下一步的提高教學提供可能。同時,針對體質測試的基礎身體教學內容,為隨后的考試做出鋪墊,學生可以較好的真實反映自身水平。其次,學生體育課程學習中主項學習的教學時數較充分,貫穿四學期的必修課階段,在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進度實施上游刃有余,能夠根據運動訓練學方法科學的進行學習和提高。從而真正提高了學生運動訓練認識和水平,激發(fā)了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學校的各項校園體育賽事中將會有更優(yōu)表現,推動了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火熱開展。最后,教師在教學中有了時間的保證,就不用趕進度,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將體育課深入實施。被動的學習更是對興趣的極大挫傷,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運動項目的喜愛和認可,不流于形式,分層次的進行課堂訓練內容的安排和實施。

三、建議

陜西省高校體育的教學內容不僅要立足于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現實需求,也要立足滿足大學生終身體育的長遠需要和社會需要。因此,在體育教學內容選擇時,應避免體育知識片面化、單一化,應更多地考慮對學生的生活技能、保健、養(yǎng)生、娛樂、休閑等功能的體育教學內容,積極開設大學生比較喜愛的以及能夠體現時代氣息的運動項目,如游泳、網球、攀巖、野外運動、排舞、毽球等運動項目。為適應現代大學體育課程發(fā)展的要求,還應該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加強對教師的短、中、長期專業(yè)培訓。通過引進、培訓相結合,盡快改變目前高校體育教師專業(yè)特長單一的現狀,促使體育教師專業(yè)多樣化,為更好的完成我們肩上的重任。在師資隊伍合理建設后結合課程改革模式進一步進行研究實施才會最終促進陜西省高校大學生體育水平的真正進步與提高。

作者:霍小虎單位:西安財經學院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