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研究

時間:2022-06-08 08:48:49

導語: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研究

摘要:大學生是國家與民族以及社會未來發展的希望,他們身上肩負著建設建立偉大中華民族的責任,而想要有效實現這雄偉目標的前提就是,要保證大學生們要有一個健康強健的身體。高校體育教學是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教育手段,但是,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現階段高校體育必須進行體育教學改革,才能有效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以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對如何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展開研究,旨為有效提高大學生體育興趣以及提升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為今后高校體育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

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現狀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可以說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會影響著祖國未來的發展,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至關重要。近些年,雖然大學生的生活與營養方面在不斷的增強,然而大學生的整體身體健康素質卻在不斷地降低。如:媒體報道的,大學生在長跑的過程中突然暈倒還有猝死現象等,足以說明當前大學生的體質令人堪憂。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最后階段,這也是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能力的最佳時期。因此,高校應該高度重視體育教育教學,要不斷的對體育教學的內容進行改革,以培養大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通過體育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并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從而才能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1.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體育教學思想不夠全面。當前高校在體育教學方面主要存在兩種思想,一種是,通過體育學習可以為國爭光、促進中國體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因此這種思想下的高校體育教學主要就是進行技術性教學。此外還有一種思想是,高校之所以開展體育教育教學,主要就是為了要提高大學生的體質,使學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但是從整體上來看,這兩種思想都是不夠全面的,不僅沒能充分發揮高校體育教學的價值,也沒有體現出體育教育“以人為本”“促進健康”“終身鍛煉”等思想。1.2課程設計不夠科學。當前高校體育教學項目的種類有不少,但是其體育課程設計很多都是重復的,學生們可以選擇的體育項目比較少,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體育的需求。同時授課的方式比較傳統落后,有很多高校體育教學的方式,還是依然讓很多學生一起進行體育學習。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根本就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管理。這種教學環境下很容易忽略一些特殊的學生,同時也不能進行個性化教學,很難真正的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一個體育教師需要一次教幾十個學生,再加上進入大學以后教師認為學生已經長大成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了,因此,不會像中小學那樣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這就導致一些大學生在體育學習或者動作練習的過程中偷懶,敷衍教師,最終很難達到教學目標。還有就是體育教學內容的比較枯燥乏味,根本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高校的體育課程設計沒有層次感,沒能結合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技術水平進行合理的體育練習,而通常都是一起練習,這樣一些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會認為教師的教學比較簡單,根本不能滿足自身學習的需要。而對一些體育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又會覺得教師講的比較快,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師講課的節奏,對于教師上課所講的內容不能及時吸收。這樣的課程設計十分不利于培養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1.3教學方法較為落后。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有不少高校還是讓大學生一味的進行枯燥的技能練習,而很少開展富有體育情感性的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正需求,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重視學生的技能的提高,而完全忽略了身體素質的提高,還有一些教學方式一般都比較死板枯燥,缺乏趣味性,因此也就很難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的體育學習只能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體育技能,根本不可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身體健康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就更不用說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了。1.4教學內容較為單一。雖然高校的體育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按照這一目標進行教學,而通常都是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放在相關技能的教學和練習上,甚至一些教師錯誤的認為只要讓學生多練習這些體育技能,就可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此外教師只是重視體育技能的教學,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枯燥,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這與高校體育教學目標是不符的。

2.關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施路徑

教育模式不是新的教學理論,而是對現有的理論進行深入的實踐。創新模式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它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當然現階段的多媒體教學、體質測試、俱樂部學習等都是對教學的一種創新。2.1對教學內容和手段進行改革。學生的體育思想和體育行為都需要經過后天的培養和訓練。高校體育教學要想實現真正的創新首先應該對體育教學內容和手段進行改革。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主要的教學手段就是體育練習,同時還有教育的作用。體育可以提高人們的體質,同時也可以對人們的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進行改進,最終促進人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高校的體育教學的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體育思想、體育運動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并幫助他們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當然教師在選擇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只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喜歡體育鍛煉,享受體育鍛煉帶給他們的快樂。因此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師應該加強體育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的改進,可以多增設一些體育項目,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學習,同時教師應該根據體育項目的內容使用與之對應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真正的發揮高校體育教學的作用,盡可能的讓每一位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這對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有很大的幫助。2.2適當的進行強制教學。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有很多都是學生無法選擇的,比如:體育鍛煉的時間、地點、學習的內容等,這些基本上都是學校和教師安排好的,需要學生強制執行。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是有惰性的,在體育教學中為了克服這種惰性,教師應該適當的強制學生進行鍛煉。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現階段的高校體育鍛煉中,學生只是為了通過最終的考試而學習,考試通過體育課程結束以后很少有學生繼續進行體育練習,這樣根本就不能真正的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為此學校應該進行強制性的體育學習,強制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比如:學??梢越Y合每個專業的課程安排,在空課的時間中加兩節體育鍛煉課程,要求在這一時間段所有的學生都要統一參加體育鍛煉,當然練習的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同時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多種體育鍛煉的設備。這樣堅持進行體育鍛煉,學生的體質就會慢慢的提高,同時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2.3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觀察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學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本質,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缺少關心,似乎高校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完成最終的體育成績考核。有很多學生都是為了通過最后的考試才進行體育學習的,一旦考試通過以后,他們就不會再進行相關的體育練習,這樣他們的身體素質并不會真正的改善。所以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當中,應該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練習目標,然后按照自己的目標一步步進行鍛煉,最終完成自己的目標,真正的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這樣才能真正的發揮高校體育教學的價值。

3.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之所以進行體育教育教學任務,就是要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幫助大學生塑造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依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盡管教育部一直在提倡進行教學改革,但是很多高校還是并沒有足夠的去重視,盡管其在體育教學方法方面較之前有所改進,但是并沒有真正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體育教學改革。所以為了更好的提升當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高校應該積極對體育教學的內容、手段等進行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張海軍.中學體育教學實踐性教育知識共享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7):86+88.

[2]王學文,王瑞江.關于有效促進中學生體質健康的體育教學設計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5):88+92.

[3]鄭海蛟.趣味性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J].運動,2014,(07):113+88.

[4]曹麗君.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實踐性教育知識共享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02):73+121.

[5]曉梅.基于快樂體育教學需求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08):78,161.

[6]陳紅剛.學生營養干預與體質健康促進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5):214+216.

作者:張慧斌 單位: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