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的心理學分析

時間:2022-07-18 09:31:21

導語:高職教育的心理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育的心理學分析

高職教育早期發展歷程中的某些特點形成的刻板印象。一是辦學條件簡陋。1980年全國第一所高等職業教育院校———金陵職業大學創立,標志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誕生。從1980年到1992年這一時期的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普遍規模偏小,辦學條件較差。首先是發展不平衡。高職院校在校生最多的達4200人,最少的在校生僅僅為30人。118所短期職業大學在校生總計63535人,校平均538人,這樣的辦學現狀很難讓社會認可。其次是辦學條件較差,教育資源不充足。教學場地、圖書館、實驗室均齊備的只有61所院校,與根深葉茂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職業教育給人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簡陋。二是分配方式、工作待遇不平等。當時職業學院的招生是納入國家計劃的,但分配卻沒有納入國家計劃,出現了職業學院的分配與國家干部人事制度計劃體制的矛盾,導致職業學院畢業生所需的增干指標沒有保證。在分配方式上,普通高校乃至中專、技校都是列入國家計劃的,職業學院的畢業生只能聽憑社會的擇優錄用,使職業學院的大學生感到自己是“三等公民”。故形成了高等職業學院的生源只能是拾遺撿漏,整體素質較差,這就更加佐證了人們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質疑。對高學歷教育的社會期望。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上大學”幾乎成為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高等職業教育的出現,無疑給與“大學”擦肩而過的考生再一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最高學歷是專科。在美國,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教育一樣設有碩士、博士學位)。四年制高職教育的開辦,則為高等職業教育學歷的晉升增加了可能性,進而有益于改變社會對“高職教育不如普通高等教育”的偏見,對提高考生的報考率,增強高職生的自我認同感,降低就業歧視,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等方面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開辦四年制高職教育順應了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需求

1.成人前期正是生理和認知能力的巔峰時期。18歲~35歲左右的男女,生理發育已經成熟并呈現穩定狀態。個體內部的各種機能良好,抵抗力強,體力和精力均處于“鼎盛”期,能承擔較繁重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與生理成熟同步,成人前期的智力也發展到“鼎盛”時期。高職大學生在學階段正處在生理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期,適當延長學制,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也將有助于大學生的專業發展。

2.“自我”意識和評價的強烈需求。由于成人前期生理及其功能發育的成熟,由此產生一種強烈的指向個人內部的“自我”意識和評價,開始思考個人的生活追求和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也正是因為生理與心理上的成熟,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不足,甚至是歧視,將會直接影響到高職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對院校的歸屬感和心理健康水平。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通常被稱作“低學業成就者”,他們在學業上或多或少的失敗經歷對其學習行為乃至整個生活會產生廣泛、深刻的影響。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高職大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和職業自我效能感都不高,且都與心理健康水平呈顯著負相關關系。高職大學生的歸屬感也普遍較低,應引起院校和社會及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學制是高職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的一個顯著區別。高職教育的學制一般為兩年,四年制高職教育的開設,則可從印象管理角度一改高職教育比本科教育“縮水”的直觀印象,進而提高高職大學生的自我印象與評價,并由高職大學生的自身印象與評價帶動和改變社會對高職大學生的負面印象。

3.職業成熟度有待提高。大學生處于職業發展階段的探索時期,這一年齡段通常在15歲-25歲,主要是了解自己和職業,在可供考慮的職業中選擇最好的一個,并能夠在所選定的職業領域開始工作。然而,目前對高職大學生的職業成熟度研究發現,高職男、女大學生不論年齡高低,其職業成熟度的發展水平并不理想。生涯指導課程的開設在提高大學生職業成熟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研究發現,在職業目標明晰度方面上過職業指導課的大學生顯著高于沒有上過職業指導課的大學生。上過職業指導課的大學生不管是對自我了解,還是對職業了解都強于沒上過職業指導課的大學生,因此他們較容易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更有研究表明,職業生涯教育的開展對提升就業軟實力有直接影響。由于高職教育學制短,專業課、實踐課多,還要有半年到一年的頂崗實習時間,職業生涯課程很難貫穿大學三年的整個階段,四年制高職教育的開辦將在時間上為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實現大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提高提供了時間上的可能。

二、四年制高職教育的開辦將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職業能力

雖然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上高等職業教育鎖定了“應用型”、“技能”、“能力本位”等關鍵點。但在具體教學安排上與普通高等專科教育相比,似乎沒有什么突出表現。四年制高職教育的開辦,會在一定程度上突出高職教育的“修補”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1.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的學習熱情。高職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強”是吸引用人單位的亮點,大學生也希望能夠盡快到企業頂崗實習。由于三年制高職教育時間較緊,課程安排較多,大學生學了一年的理論知識,但還沒有見過未來的工作設備和工作場所,不知道學的東西怎樣在實踐中落實,這或多或少地降低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實習熱情。四年制高職教育恰恰可以彌補大學生實踐時間不足的缺陷,使他們能比較扎實地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

2.給畢業生提供了再修正和再提高的機會。學習是一個在“上下求索”中掌握新知識、獲得新技能的過程。大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從實踐中獲得直接體驗,這是三年制高職教育安排高職大學生實習的初衷。但當他們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欠缺和技術上的不足后,卻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課堂彌補了,而這一環節恰恰是職業技能提升的關鍵階段。四年制高職教育的開辦則會為大學生職業技能提高的關鍵期提供時間和資源上的保障,使他們有條件再回到課堂彌補知識和技能上的欠缺,這對高職大學生無疑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最好安排。

本文作者:劉萍工作單位: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