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角下社交網絡用戶個體行為探討
時間:2022-10-21 02:48:54
導語:心理學視角下社交網絡用戶個體行為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網絡在社會中的普及,網絡與人們現實生活的結合愈發緊密,人們可以輕易在網絡中獲取信息,教育也可以從網絡方式中得到全面拓展。基于這種發展現狀下,人們的思想極易被社交網絡影響,尤其是對于青少年學生而言,社交網絡的影響力之大是不可小覷的。為了使社交網絡得到更好地應用,相關部門應從心理學視角下,對網絡用戶個體行為加以約束。
2014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社交網絡用戶中,18至35歲群體占據了64.4%的比重,高中到本科這個階段的社交網絡用戶群體則占據了84%的比重,這個數據充分說明,我國的社交網絡用戶中,年輕群體的數量超過了一半,在這里面,更多的是在校學生,這里包括了初中、高中和大學。年輕人對網絡的喜愛與廣泛運用,注定了學校的教育與網絡無法分割,學校教育已經邁入了網絡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時代。網絡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方式都發生了較大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固定單一,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輕易的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不僅在量上能夠達到人們的需求,在質上同樣能夠提供一定程度的滿足,信息來源的豐富與多樣化,促使人們認知方式的改變,舉個例子:近年來,我國的微博平臺發展十分迅速,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主流微博平臺用戶已經上億。微博具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和便捷的傳播方式,微博輿論經常弘揚我國的傳統美德、曝光社會不良行為、關懷弱勢群體、監督政府部門的工作、關注生態環境等,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推進作用。另外,微博輿論在突發性事件發生時可以使得廣大人民群眾團結一致,解決困難。有關部門在進行救援計劃時,會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計劃實施起來也會更加效率。基于這種社交網絡下,人們很容易被其輿論影響,從而產生個體行為的變化。
二、社交網絡管控難點分析
(一)網絡形勢下個體行為規范的控制難點
通過正確的輿論宣揚與行為指導,學生可以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網絡時代的來臨,給傳統教育帶來了巨大沖擊,由于不良影片與言論在網絡上大量充斥,且沒有完全有效的肅清措施,年輕人很容易就能夠接觸到許多的負面信息。年輕人沖動、熱血,富有模仿意識,缺乏一定的辨識能力,其思想觀念很容易被牽引、被誤導,枯燥的校園生活讓他們對外界社會充滿向往,通過網絡信息的傳播與煽動,人們很容易便產生暴力等相關行為,進而給社會帶來損失,給自身帶來無法彌補的傷痛。在網絡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注重對網絡健康環境的營造,有效規范年輕人的行為習慣,最終讓年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走上正軌。當然,目前這方面的技術還并不成熟,故而我們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網絡要如何發揮其有效的行為控制作用?關于這一方面,我們任重而道遠。
(二)網絡時代下輿論導向的控制難點
網絡環境難以全面監控,往往網絡上一件小事,很容易在網民的圍觀下,造成劇烈的宣傳風暴,這種宣傳的價值觀難以把握,網民的意識也相對薄弱,在沒有權責的情況下,很容易給社會,或者給個人帶來極大壓力,進而造成個人生活秩序的紊亂或者是社會的動蕩。這種是無意識宣傳,而若是反動分子通過網絡,進行不利的輿論宣傳,再經過有心人的大量傳播,也極有可能給社會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對社會的穩定也會構成威脅。
(三)網絡道德監督的難點
網絡信息的出現,使網絡教育強勢介入到了這一教育過程,并且發揮出了極強的作用,然而網絡環境具備虛擬與隱蔽性能,它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隨意發揮的社交環境,在這里,輿論與信息得不到監督,虛假、暴力、淫穢等信息無處不在,這些信息的出現,在滿足了青少年好奇心的同時,也對他們的價值觀產生了扭曲引導,這些得不到監督的網絡教育,使網絡時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挑戰。
三、基于心理學下如何對社交網絡個體行為加以控制
(一)構建網絡輿情監測系統
網絡輿情監測工作在國際中發展歷程較長,最為傳統的監測手段一般采取手工操作,以人工方式為基礎,通過員工監測指定頁面的方式,檢索出頁面中重點監測詞匯,從而尋找出最新的輿情動向。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該種監測技術已經不能適應大量信息的需求,基于此,TDT研究項目產生,其核心內容包括話題追蹤、監測、報告及關聯監測等。構建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框架,需要廣大技術人員與政府機構共同努力,結合我國網民實際需求,不斷健全系統監測模塊,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從監測過程及程序的角度分析,其框架本質為獲取收集數據、整理數據、依據不同用戶要求分析.
(二)利用主流媒體第一時間造勢
因為社交網絡輿論具有易傳播、關注點比較多的特點,所以利用主流媒體對其進行引導,為其造勢,吸引人們注意,且主流媒體的公信度可以把微博輿論的可靠性瞬間提高,使群眾信服。具體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主動關注微博輿論,預測微博輿論走向。當微博輿論有走向混亂的趨勢時,主流媒體要利用其強大的資料搜集能力及時拿出證明,為微博輿論澄清真相,不給那些虛假信息傳播以可乘之機;二是建立起合理的微博輿論應對機制,主流媒體建立自己的專屬微博平臺,當微博輿論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同時,主流媒體可以鼓勵專業、理智的微博輿論的發表,提高微博輿論的整體質量。主流媒體專屬微博的開通,對于群眾問政有著監督作用,有效改善群眾網絡問政情況,比普通媒體更有實際意義。
(三)引導輿論代表的言論
在越來越多的微博輿論事件里,我們認識到了輿論代表言論的重要性,這些輿論代表在微博輿論的內容和結構中都處于核心地位。所以要想正確地引導微博輿論走向,必須要先培養合適的輿論代表。正確引導輿論代表言論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一是宣揚正確的網絡道德,在微博交流中,要鼓勵輿論代表們深入挖掘輿論的內涵和背景,全面了解輿論的內容,做到實話實說;鼓勵他們盡量在自身專業相關的領域發表專業性的見解,做到見解獨特、有深意;鼓勵他們學習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鼓勵他們接納其他人發表的意見,而不是一家獨大,做到善于傾聽;二是培養主流輿論代表。在選擇主流輿論代表時,要選在社會中話語權比較重、素質合格、專業水平扎實、有較強的判斷和引導能力的個人或單位。他們發表微博輿論時,會產生比較大的反響,在引導輿論走向方面有強大的控制力,即促進了微博輿論健康發展,又提升了自身的形象。
(四)嚴厲打擊社交網絡輿論操控現象
要想正確引導社交網絡輿論的走向,必須要先打破網絡公關對言論的操控現象。如何嚴厲打擊輿論操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便進行:一是加強對運營網站的監督和治理。對于輿論的運營網站,要加強監督,確認是虛假信息或者受到操控的輿論,要求運營網站作出解釋,阻止虛假輿論的擴散。對虛假輿論運營網站,有關部門可采取刪帖或者直接封號的方式進行嚴厲打擊,如果情節比較惡劣違反相關法律的,可通過信息部門查詢其IP地址對其進行抓捕拘留。另外,建立輿論實名制也是一種阻止虛假信息傳播的有效手段,遇到虛假信息可及時查詢到個人詳細信息,并對其進行處理;二是社會各部門聯合打擊網絡公關。網絡公關得以生存是因為其復雜的關系利益鏈,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網絡公關問題就要切斷這些關系利益鏈,所以需要網絡、行政、司法、企業等各個部門聯合,團結一致打擊網絡公關。同時給網民普及網絡公關的危害,讓網民不給網絡公關提供便利,抑制網絡公關的囂張氣焰,網民一旦發現網絡公關的存在,立刻上報相關部門,及時進行處置。
四、結束語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國的社交網絡平臺也越來越發達,在輿論引導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對社交網絡用戶個體行為產生了不良影響。網絡只是一個工具,不止是正確地認識這一工具,我們還要運用科學有效的辦法,使這一工具能夠切實為我們的教育服務,使我們能夠培育出具備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且具備高素質地人才,最終使教育能夠達到服務人類,服務社會的根本宗旨。據此在這個發展趨勢下,需要對社交網絡的應用進行正確引導。利用主流媒體第一時間造勢、確立輿論代表發表有影響的言論、嚴厲打擊網絡公關對輿論的操控等,幫助廣大網民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網絡環境,為青少年學生創建一個有益身心的發展平臺。
作者:劉保俊 單位:平頂山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姚琦,馬華維,閻歡,陳琦.心理學視角下社交網絡用戶個體行為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14,(10):1647-1659.
[2]葛仲夏,顧東曉,顧佐佐.社交網絡工具持續使用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5,(01):34-40.
[3]張鼐,唐亞歐.大數據背景下用戶生成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5,(03):36-42+15.
[4]楊善林,王佳佳,代寶,李旭軍,姜元春,劉業政.在線社交網絡用戶行為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5,(02):200-215.
[5]于凱,榮莉莉,郭文強,劉泉,顏克勝.基于線上線下網絡的輿情傳播模型研究[J].管理評論,2015,(08):200-212.
[6]熊澄宇,張錚.在線社交網絡的社會屬性[J].新聞大學,2012,(03):1-6.
[7]張莉.社會網絡視角下的用戶關系與信息服務體系研究[J].情報科學,2013,(07):41-45.
[8]楊麗娜,顏志軍.信息技術采納視角下的網絡學習行為實證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1,(04):36-40.
- 上一篇:心理學視角下小學生學習品質優化研究
- 下一篇:金融之路下新東方教育綜合體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