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提高班主任管理質量

時間:2022-12-15 10:36:44

導語:心理學提高班主任管理質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提高班主任管理質量

一、扮演好學生“心理導師”的角色

與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職生對成功的渴望更加強烈,但因其在初中時沒有打好基礎,成績不理想或多有起伏,導致他們產生悲觀與消極的心理,中職生心理更關注的不是如何趕超自我,而是會時常憂慮自己為什么做不好。這時,需要班主任充當他們的“心理導師”,幫助他們盡快走了消極心理的暗河。班主任可以用瓦倫達的故事來引導學生們擁有一個好的心態。作為一名熱衷于雜技的美國演員,瓦倫達經常會挑戰高空鋼索,在沒有任何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無法排除不利于表演的大自然干擾下,仍舊堅持行走挑戰自我,他認為自己成功的原因在于擁有著一個好的心態,他說自己在走鋼索時會忘記是否能夠到達目的地,是否能夠成功,只是專注于走鋼索本身,只有不顧得失才會更為專注,所以心理學將他這種摒棄雜念專注做事的心理稱之為“瓦倫達心態”。班主任要引導且引導好學生們,面對自己基礎差的事實,不必給自己過大的壓力,無須考慮之前的原因也不必顧慮將來是否會成功,摒棄掉那些痛苦沮喪,用一顆踏實穩定的心,認真學習、輕松生活,在各科老師的指導與要求下,專心做好當下,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要不斷的用一些成功案例來鼓勵學生,排解不良心理。還可以選擇幾個學生做心理調查員,可公開也可以“隱形”,及時的將大家的心理活動進行觀察分析,每個月集中一到兩次進行定期匯報,查問題、找方法。

二、成為學生們心理活動的“調劑師”

運用心理學藝術,就是將一切積極的心理因素傳遞給學生,為他們的自我提高服好務。班主任要加強與各專業老師之間的聯系,讓每個老師都燃燒起積極的心理引導熱情。多與各科老師溝通了解學生哪方面做得不夠,一起解決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尤其是在關鍵時期,如臨考前,讓各科老師有目的和針對性的“放”學生和“抓”學生,多給學生們一些自我調配的空間與時間,有利于學生的自我成長。由于學生們都處于青春成長期,性格上的差異會經常出現同學之間不和睦等問題,更有甚者還會出現“校園暴力”事件,這都是學生不良心理的表現。為了有效歸避這些惡性事件的發生,班主任就要關注學生們的日常心理活動,可以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利用信息反饋及時化解和處理一些小問題,避免以后形成大矛盾。可以每周開班級民主生活會,大家暢所欲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了更好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班主任可以開設針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熱線,通過微信、短信、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與學生們建立起專屬的心理輔導站。對于大家反映的共性問題,如某些嚴重影響班級紀律的學生必須表明立場,嚴肅處理,從而取得更多學生的理解與信任,讓他們產生歸屬感。

三、做學生最好的“職業向導”

很多中職生在臨畢業前心理活動會表現出異常的焦慮、不安和緊張,這種異常心理都是因為對未來缺乏信心,對自己的崗位概念模糊,不知何去何從而導致的。如果說普通高中生最關心的是自己的高考成績,那中職生關注的就是自己未來的工作取向,面對這種因未來職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帶給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就需要班主任對癥下藥,為學生做好職業生涯分析,當好職業引路人的角色。可以積極的為學生們組織一些與企業面對面的實踐活動,讓他們提前進入職業體驗。通過行業專家引領了解行業需求。如聘請一些公司的負責人或者是技術尖兵給學生們進行專業討論,用其過硬的專業功底,廣博的經驗閱歷以及成功的就業經驗,讓學生們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有一個初步的認知;通過企業實習引領,讓學生們更快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對行業動態與情況了然于心,通過假期工、小時工等形式強化實踐,盡量幫助學生選擇對口專業進行實習,并幫助他們做好分析;還可以通過成功人士的引領,消除學生就業畏難情緒,激發他們的就業和創業熱情。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想在質量上尋求突破,就要不斷尋求新的方法與思路。教育心理學是非常適合中職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一門學問,但在具體的運用之中仍舊需要講究方式言法,運用心理學的藝術不應局限于語言與行為,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活動來改善學生們的心理狀態,心理教育的無痕滲透才是對學生最好的心理引導。

參考文獻:

[1]張建文.試論中職班主任管理中心理學的運用[J].華人時刊旬刊,2014(6).

[2]滿春燕.心理學在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J].黑河學刊,2012(8):25-26.

作者:毛海笑 單位:江蘇省淮陰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