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核心能力探索

時間:2022-06-16 04:01:23

導語:師范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核心能力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范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核心能力探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逐漸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顯得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師具備一定的核心能力,因為核心能力是個體發展中最突出的或者具有決定性的能力,是以知識、能力、素質等為核心的復合體,并且是在社會上生存、競爭以及取得成就的必備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師范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來源的主力軍,深入研究其核心能力的結構對心理學專業本科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開放性問卷進行預調查,對39名心理學專業教師、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從大學生核心能力的內涵、外延及影響因素3個問題進行訪談,然后由5名心理學專業教師和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對被試列出的核心能力進行歸類,合并重復條目,選出頻率顯著較高的核心能力共48個,每個條目隨機排列,形成本研究的正式施測問卷。問卷采用4點記分,進行1(完全不符合)到4(完全符合)的評定。

1.2正式施測

以班級為單位,由研究人員擔任主試,按照統一指導語和程序進行施測,不需記名,并向被試保證問卷資料絕對保密,且答案沒有對錯之分。

1.3被試

隨機抽取海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等師范類高校心理學專業的本科生總共580名為被試進行正式施測,共獲得有效問卷569份,回收率為98.1%,其中男生81名,女生488名。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與AMOS22.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項目分析、獨立t檢驗、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驗證性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項目分析

項目分析是首先將被試按總分高低進行排序,總分前27%定義為高分組,后27%定義為低分組,問卷中所有被試的分數均按高,低分排列,然后對每個項目上2組被試的分數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假設結果顯著,則意味著被試能夠識別不同受試者的反應程度,便可以保留。統計結果表明,2組之間的得分差異在所有項目上都達到了顯著水平,這表明問卷中的所有項目都有很好的區分程度,再對每個項目的得分與總分進行相關分析,根據結果保留相關系數比0.3大的項目。

2.2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對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前,為了明確該數據是否適合于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進行了KMO樣本適應度試驗和Bartlett球形試驗。結果表明,變量之間的偏相關值KMO為0.951,偏相關較好,項目與項目之間的相關程度不存在差異。變量間的巴特利特的球形試驗顯著,近似χ2為12023.353(P<0.001),這代表該問卷非常適合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運用正交旋轉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檢驗問卷,結果顯示,累積方差解釋率70.411%。根據3條方面對問卷題目進行淘汰:因素負荷比0.5小的項目,2個成分上都有較高負荷的項目,少于3個項目的因素,最終剩余19個項目,確定結構為5個維度,累積方差解釋率為75.19%,各項目的因素負荷。根據各維度所包含的項目的內容,對各維度分別命名為:科研水平、關愛學生、覺知、教學能力、情緒調節。維度一命名為科研水平,科研水平包括數據分析、研究設計、論文寫作等4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負荷在0.630以上;維度二命名為關愛學生,包含尊重學生及了解學生等5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負荷在0.600以上;關愛學生的主要意義是愛護關心所有學生,公平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權利等;維度三命名為覺知,指能夠靈敏地發現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狀態,項目的負荷都在0.571以上;維度四命名為教學能力,主要是能靈活組織教學活動,有效組織教學及課堂管理都屬于教學能力的范疇,項目的負荷都在0.557以上;維度五命名為情緒調節,指的是監控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每個題項負荷在0.562以上。正式問卷及維度見表1。

2.3驗證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22.0對19個項目的心理學本科生核心能力問卷進行五因素模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采用卡方值/自由度(χ2/υ)、非賦范擬合指數(NNFI)、比較擬合指數(CFI)等指標對模型的擬合度進行評價。一般認為,擬合良好的模型須滿足的指標有:χ2/υ<3,近似誤差的均方根(RMSEA)在0.05以下,越接近0越好,均方根殘差(RMR)<0.05,NNFI、規范擬合指數(NFI)和CFI在0.9以上,越接近1越好。該模型的以上各擬合指標均較理想,這表明該模型能夠得到樣本數據的支持,所以該模型是一個擬合良好的模型。這說明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的5個因素結構模型是理想模型,見表2。

2.4信度、效度分析

2.4.1信度分析:科研水平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83,關愛學生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38,覺知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693,教學能力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53,情緒調節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683,總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90。本研究采用同質性信度系數對信度進行檢驗。結果顯示,總問卷的信度系數為0.890,各維度的信度系數也都在0.6以上。這說明該問卷信度較高。2.4.2區分度:表3表明,科研水平、關愛學生、覺知、教學能力、情緒調節之間均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另外相關性系數絕對值均<0.5,都比所對應的AVE的平方根小,這表示各個潛變2.4.3聚斂效度:科研水平、關愛學生、覺知、教學能力、情緒調節各個潛在變量對應各個題目的因子載荷數均>0.5,說明其各個潛變量對應所屬題目具有很高的代表性,而且每個潛變量的平均方差變異AVE都比0.4大,組合信度CR也都比0.6大,表示聚斂效度理想。

3討論

核心能力是在組織內部經過整合的知識和技能,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1]。核心能力理論在教育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核心能力進行深入探索。胡秦葆和劉雨濤[2]認為,專業核心能力是學生具有競爭優勢的情商與專業知識。以及不易模仿的專業能力。施煒[3]認為:大學生核心能力是大學生能力系統中的核心部分。石曉磊[4]認為核心能力是個體通過專業學習獲得的心理學競爭優勢,不能模仿的專業技能和特殊的情緒智力。它可為個體心理學事業的發展提供主要能量,是學生在本專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陳忠平等[5]認為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包括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專業能力、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五個方面。徐涌金和高秋艷[6]認為大學生核心能力是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通過競爭實現自身價值的能力。荀關玉和陳惠敏[7]將大學生核心能力分為四項能力和一項素質。即學習能力、專業應用能力、專業創新能力、可持續的發展和較高的職業素質。李國和方麗英[8]認為大學生的核心能力是思維力、意志力、凝聚力、適應力和創造力的疊加。蔣光忠[9]認為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是能夠被社會認可和需要的最具競爭優勢的差異化素質和能力。本研究在國內外核心能力相關的研究基礎及結合大學生核心能力理論基礎上,將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核心能力界定為:這是一種促使一個人完成自己目標、達到成就的,且他人難以復制的能力,這是最重要的能力,是一個人的發展中最突出的或者具有決定性的能力。本研究認為,師范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的核心能力由科研水平、關愛學生、教學能力、覺知、教學能力、和情緒調節五方面構成。本研究所編制的師范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核心能力問卷具有較高的信效度及區分度,是一份有效的師范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核心能力測評問卷.

參考文獻

[1]RaphaelA,SchoemakerPJH.Strategicassetsandorganiz-ationalrent[J].StrategManagJ,1993(14):33-36.

[2]胡秦葆,劉雨濤.高職院校學生核心能力培養初探[J].人才開發,2010(6):21.

[3]施煒.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與結構分析[J].江蘇高教,2010(2):102-103.

[4]石曉磊.師范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核心能力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3(2):4.

[5]陳忠平,王朝霞,杜品.提升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幾點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2(2):24.

[6]徐涌金,高秋艷.試析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4):108-110.

[7]荀關玉,陳惠敏.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J].科技信息,2011(16):36.

[8]李國,方麗英.論現代教育理念的更新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培養[J].求實,2007(2):267-268.

[9]蔣光忠.新時期青年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創新研究[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7(6):43.

作者:黃寧 袁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