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情感教育作用論文

時間:2022-08-20 06:50:00

導語:英語教學情感教育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學情感教育作用論文

摘要:英語教學過程是認知過程和情感培育過程的統一。情感培育論文對培養學生的情緒智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智、能、情、趣均衡發展,認知、情感、意志相互促進有著重要的作用,注重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功用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教育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努力促使學生智能、情趣的均衡發展。也就是認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進,達到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感需求,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語言學習獲得成功。例如,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時興趣盎然,但不斷地拼讀、拼寫26個字母后會使學生變得厭倦。他們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些字母有何用途?教師如果能在字母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單詞縮寫形式,如UFO(不明飛行物)、VCD(影碟光盤)、TV(電視)、P.C.(個人電腦)、AIDS(艾滋病)、SARS(非典)、BC(公元前)等,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起來,很快學會英語字母的拼讀、拼寫。

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據調查,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現象在十多年前往往出現在初二年級,而現在初一下學期,甚至初一上學期就出現了分化。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情感盲區的過早出現導致了厭學情緒的產生。因此,從初一開始,教師就要貫穿情感教育,要重視情感投資,不要以監督員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鼓勵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同時,要特別關注內向或學習稍差的學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情感。

三、促進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情感是人在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它對人的行為有著極大的影響。我國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沒有了情感,就成了無水之池。”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師,無一不與學生有著良好的情感關系。師生情感融洽對于當前的英語交際教學更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在英語交際課堂中,交際的雙方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雙方處于平等的主體地位,融合在智力與情感的交際過程中。英語課堂教學既是語言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是情感與內容的統一。在課堂中,師生之間進行的是面對面的內容信息和感情信息的交流。比如,在訓練口語時,教師不妨走下講臺,與學生親切地握手,相互問候,這會讓學生感到無比親切。教師與學生之間距離縮短了,相互交流的質量出現了顯著變化,既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是相對于個體學習和競爭學習而組成的。它包括相互依賴、個人責任、社交技能、小組自評和混合編組等基本要素。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面向未來社會的發展,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學習加以安排,即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這是完整意義上的學習。今后,學生學習將更注重自主的學習方式,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表現在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教育應該重新設計,使人們通過擴大對其他人及其文化和精神價值的認識來避免沖突,或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沖突。應留出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們以合作的方式來完成一些共同目標。使學生在相互了解的態度及和平平等的價值觀中,在共同學習中,增進對他人的了解和對相互依存問題的認識。培養當代中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是時代的需要,學會與他人同心協作,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情感教學,有利于打破傳統教學的框框,開展合作學習。

綜上所述,可見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廣大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對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巨大作用。如果教師與學生在情感上能融為一體,將會產生很強的融合性動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人的情感,就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科的主渠道,大力加強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填補情感和社會經驗的不足,使學生面對學習及社會的壓力,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競爭,敢于挑戰,勇于開拓。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積極的情感進行學習與交流,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有責任感、有愛心有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