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8-25 10:38:00
導語:英語教學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如何轉變教育觀念,培養(yǎng)出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開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呢?以下是我的一點嘗試:、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既是教學者,又是教育工作者,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因而不能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看成僅僅是班主任的事。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德育教育,也是十分必要與迫切的。一個思想素質低下的學生,即使學習成績再好,能力再強,對于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也未必有用;相反,還有可能起到破壞的作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結合實際,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黨,教育他們奮發(fā)向上,樂于奉獻,教育他們遵紀守法、團結友愛、尊敬師長。最近,我們初中一年級在學習職業(yè),我們就可以練習下列對話:
T:Whatdoyoudo?
S:I’mastudent.
T:Wheredoyoustudy?
S:IstudyatShendangmiddleschool.
T:Doyoulikestudying?
S:Yes.
T:Whatdoyouwanttobe?
S:Iwanttobea…
T:Oh,VeryGood!Now,You’reastudent.Soyoumustworkhard。
以此教育學生認清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在校時就是該努力學習。這樣,不時地結合教材,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巧設創(chuàng)新探索機會
我們的教育是培養(yǎng)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xù)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天賦能力。素質教育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起主導作用,是引導他們去學習。同時,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注意教法新穎有創(chuàng)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銳意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想方設法培養(yǎng)其獨立獲得知識,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想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fā)散、編寫新的內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現幾個keywords讓學生自己去編一些內容。這樣會使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從而以創(chuàng)新意識來靈活運用語言知識。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與摸索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有位名人曾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有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chuàng)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fā)散創(chuàng)造。如:在教現在進行時,出示一副畫有一位學生正在學習,而旁邊有他的爸爸在看報。在出示圖時我們可以先把這學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問:Whatarethechildrendoing?Whenhisfatherisreadinganewspaper?那么這時同學們就會進行guess,并積極發(fā)言,從而給他們提供了發(fā)散思維的機會。當學生對這類討論性問題產生興趣時,他們會不畏艱難、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加強語言信息的刺激,營造創(chuàng)新教學氛圍。
這樣的guessing教學方式,我們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用得很多,而到了中學,我們反而忽視了這樣一種鍛煉學生開口說話的機會,其實,這樣的一種方法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chuàng)造,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將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tǒng)一,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逐步培養(yǎng)其求異創(chuàng)造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成績。
- 上一篇:英語課文話題設計論文
- 下一篇:英語新課程目標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