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小組活動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0 06:35:00
導語:英語小組活動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其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使之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師的點撥、啟發和引導下,達到“鞏固、擴展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基本技能,并獲得一定自學能力”的全面發展的目的。為此,我在英語教學中嘗試采取小組活動教學。……
小組活動教學是以信息論、交際論和語言習得論為理論依據,按照新教學大綱的要求,在符合中學生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經過反復實踐而產生的。它的實質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小組活動、全班活動、師生活動、結對活動等形式,采取講故事、獨白、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以達到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目標。
一、學習小組的組成形式
學習小組每組以4人為宜,由前后排兩張座位組成。每組要選一名英語成績好、性格開朗、有一定活動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學生任組長。組長產生后,由組長按英語成績給組員編號,便于教師在提問時,按照題目難易,有針對性地叫學生回答。編組時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以便創設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機制。
二、學習小組的活動形式
在小組活動中,為達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活動形式要做到四個有利于:有利于增強學生間學習過程、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信息反饋;有利于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又為每個學生發表意見提供機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于抒發己見的心理品質;有利于學生高效學習,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有利于創設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機制。在這些原則基礎上,采取以下兩種小組活動形式。
1.組間競爭
由于學習小組都是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組與組都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有利于開展競賽。教師可以采取必答題、選答題和搶答題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故事接龍的形式開展比賽。教師對每次學習小組的答問、活動、作業、預習、檢測、競賽等進行評分。每次按得分多少評選出優秀組、達標組和未達標組,以此喚起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競爭和合作意識。
2.組內互助
(1)交流。在小組活動中,可以采取一人問,其余人答,然后交替問答的辦法;也可以在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采取互對答案,相互介紹解題方法,消除解題障礙的辦法,互促互進,共同提高。
(2)競賽。競賽的形式可以是聽寫單詞、翻譯句子、講故事、表演、做題等。競賽的成績可以是單次成績、累計成績。競賽的內容可以是速度競賽、語言表達競賽等。
(3)幫差。由于教師采取的是小組計分制,所以組內每個學生的成績好壞直接影響該學習小組的整體成績。因此,提高后進生的成績既是其本人的愿望,也是組內優秀生的希望,這就促使組內成員團結協作,共同提高。小組成員可以通過命題互測,為小組互助提供反饋信息,檢測學習效果。
(4)演示。新教材中安排了很多交際性活動,如:信息交流、猜謎、扮演角色、做游戲等活動。運用小組演示法,設置情境,讓組員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在課堂上演出,促使學生預習、排演、進行課外語言交際。
(5)課外交際。自然的語言環境最有利于語言習得,但我國中學生缺乏這種語言環境,尤其是在農村,學生除了在課堂上接觸點英語外,再無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因此活動小組成員在課堂上是英語練習的伙伴,在課外,是英語操練的朋友。學習小組的四個成員要隨時隨地創設英語氛圍,無論是在校園散步,還是在短短的課間,那要在一起,互問互答,再現課堂所學知識,練習交際用語,提高英語交際運用能力。
三、學習小組活動的實施
1.以小組活動激勵學生自學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授課前自學能使學生產生一種期待老師釋疑的心理,這種“需求”心理正是為新知識的教學創設了有利的前提條件。從素質發展的角度來說,自學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為終生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自學不僅僅是看一遍課文,而應明確學習的目標和要求,因為只有“有目標地識記學習,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學習中學會學習。為此,教師可根據教材不同情況,在閱讀課文前,從同步英文書刊中選一些課文背景知識對學生進行聽讀訓練,為學生深化課文內容提供輔助性知識。在自學中,教師要做到五定:一是定閱讀速度;二是定檢測內容;三是定檢測題型;四是定討論內容;五是定檢測學生參與面。
在自學中實行“五定”,可以增強學生自學的針對性,減少盲目性,充分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避免學生思維低谷期,使學生總是處于最佳競技狀態,學習能力提高快,學習效果自然好,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鋪平了道路。
2.以小組活動導入新課學習
新課的導入需要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認知規律特點等進行設計。如師生對話、問題討論、掛圖、簡筆畫、幻燈或錄像,或以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無論是哪種形式,選材必須具有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等特點。能引發學生思維,促進小組活動。比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SEFCBookLAUnit7Earthquakes時,把臺灣地震的錄像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放錄像的同時,教師把課文中的重點語言知識,包括學生在活動中可能遇到的難以表達的語言知識用幻燈投放在銀幕上。學生看后,思維被激活了,各小組成員躍躍欲試,小組活動自然動起來了。小組激烈討論后,教師采取接龍的辦法,讓每個小組講一句與電視內容和提供的語言知識有關的話。最后,逆行搶答,看哪一個組能把各小組講的一句話有序地串起來。整個導入就是在這樣熱烈的氣氛中、激烈的競爭中進行。在這種情境中,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課文學習。與此同時,他們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課文大意,學到了語言知識,提高了聽說讀寫能力。
3.以小組活動促進課文理解
進入課文教學后,仍然有個如何使小組活動起來的問題。教師誘導得好,猶如一石擊水,激起層層漣漪,否則將是一片死水。因此,在課文教學中,教師的功夫還是個“導”字。在教學中我常利用提問、給出語言知識線索,分別把課文的主干和枝葉材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構建知識樹和認知結構。如學習SEFCBook2ALesson38AttheTailor''''sShop時,教師問,"What''''stheshopowner''''sattitutetothecustomerbeforeandafterhesawthemillion-poundnote?Why?"這個問題可謂是樹干。因為這篇課文是圍繞店老板在看見百萬英鎊前后的表現展開的。然后,再附上一些語言知識點,如:在看見那張鈔票前有nomatter,retherexpensive,inthebackroom,try...on,smallnotes,largenotes,judge...by,payfor,putsb.tothetroubleofdoingsth.,whydoyouthinkof...?在看見那張鈔票后可提供getoff,throw...into,domethefavor,make...toone''''sownmeasure,allmylife,send...to,putdown,dropin,show...out.各活動小組根據提供的語言線索和問題的要求,開展組內討論。這樣做不僅能很快地使學生熟悉課文,復述課文,掌握文中語言點的用法,而且還明白了這篇課文的意圖所在:Beforeandafterhesawthemillion-poundnote,theownertreatedthecustomerindifferentways.Thereasonforthechangeofhisattitutetothecustomerwasmoney.Itshowsthatthecapitalistsocietyismoney-talksociety-Withmoneyapersonhaseverything;andwithoutmoney,hehasnothingandislookeddownupon.
4.以小組活動鞏固課文知識
課文的復習有教師引導下的復習,也有學生的自行復習。采取小組活動教學以來,我還摸索了一些課外活動復習的方法。如:學了SEFCBook2AUnit9Savingtheearth后,我設置了一次有意義的記者采訪,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讓“城鎮與鄉村居民”談污染,然后要求每個學生寫一篇報道。這樣做既使學生復習鞏固了課文知識,又促進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又如在學了"Thenecklace""Thesecretisout!""Atthetailor''''sshop""ThemerchantofVenice"等后,要求每個組把課文內容排成戲,每兩周的周末開一個party,讓學生欣賞自己的成果。
創設恰當情境,采取學習小組活動復習課文,將枯燥乏味的語言生動地再現出來,能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達到鞏固、融會貫通、創新、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素質的目的。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激發小組的活動不僅突出了老師的整體育人觀念,而且實現了聽說讀寫全面提高的教學要求,在充分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同時,促進了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和英語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