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子女英語學習心理障礙探討論文
時間:2022-11-18 09:50:00
導語:農民工子女英語學習心理障礙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民工云涌而入,我校吸收了大量的農民工子女前來就讀。但在相當長一段時期,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學生的英語成績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問題集中表現在學生:①語音語調掌握不好,拼讀能力差、口頭表達能力差;②詞匯量小,單詞拼寫能力差;③語法概念淡薄,英語表達能力差;④英語社會文化背景知識貧乏,正確理解和運用能力差;⑤對學習英語存在著畏難情緒,缺乏信心,提不起興趣。
為此筆者進行了認真的個案調查和整體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相當多的農民工子女英語學習存在心理障礙:①從小生長在農村,信息閉塞,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及學習動力;②新教書起點高,內容較多,詞匯量大,句型多,任務偏重,在小學階段沒有開設外語課,或小學啟蒙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基礎不扎實,知識面窄,接受能力較差,對英語學習有恐懼感;③雖對英語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但礎差,不會讀,聽不懂,詞匯難背,句型難記,致使情緒波動大,思想包袱加重,戰績上不去。這樣經過多次失收,對學習慢慢失去興趣,由厭學發展到棄學;④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會死記硬背,對所學的內容形成不了系統,不會靈活運用和分析;⑤缺乏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忙于生計,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不重視,也有的家長文化水平較低,不知從何著手幫助孩子學好英語;⑥由于經濟、文化等比較落后,無法得到相應的課外輔導或參加各類英語培訓班,缺少學英語的氛圍,除了英語課很難再接觸到英語。
針對學生學習英語時產生的心理障礙,在英語教學中,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有效措施加以消除,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
1.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首先從多方面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覺得英語實用。例如當今互聯網已成為全球信息資源,若不懂英語,上網也是寸步難行。此外,個人升學、就業也必須學好英語。為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通過努力獲得的知識是一生最大的財富,只有掌握過硬的知識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立足這一道理,我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育,如東盟博覽會在南寧永久舉辦,各行各業都需要懂外語的人才,鼓勵學生學好英語以備將來之用。
2.端正教學指導思想
進城農民工子女屬于城市弱勢群體,他們渴望得到社會及學校的關愛,得到老師的關注。為此,我時刻注意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在教學中創設平等、理解、和諧、民主、寬松、自由的氛圍,面向全體學生,把起點、進度、訓練量定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學生身上,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線,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并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水平,把課上得生動有趣。預設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找出克服困難的方法,幫助學生順利地學會教學內容。善于運用實物、模型、掛圖、錄像、幻燈、多媒體等手段,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講課語言生動,表情自然,教態和藹,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始終高漲。在課堂上多鼓勵、少批評,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作出表揚與肯定,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的培養要在開始的時候才最有效。因此,從初一開始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態度。對他們提出學習要求,并強制他們開展良好的學習活動以至他們形成習慣。例如培養學生勤學好問、大膽開口的習慣;讀音準確、書寫規范的習慣;正確朗讀、勤于背誦的習慣;課前勤預習、課后勤復習的習慣;勤于動筆的習慣,以及善于總結、歸納的習慣等。
4.注意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
在初中入學階段可選擇單詞的拼讀為突破口,教給學生一套全新的拼讀方法,采用獨特的拼讀技巧和特點來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拼讀的規律。通常學習一個新單詞,需要聽、說、讀、寫及記中文意思才能掌握它。而一旦學會了拼讀法,不借助音標,就能夠讀出所看到的大部分單詞,并能基本寫下所聽到的單詞。這樣,掌握了拼讀法的學生只要記住單詞的發音和中文意思,就能記住一個單詞。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讀出了新單詞,獲得了一份成功的喜悅,興趣被激發出來了!他們認識到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中國論文聯盟
5.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教學中要注意到,有的學生雖然很勤奮,但是學習效率低。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指點學法,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指導他們怎樣進行預習,怎樣進行復習。另外,對詞匯的記憶方法,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巧也做了適當的點撥,如針對學生記單詞難的情況,指導不同的學生用形象記憶法、聯想法、歸納法、詞根記憶法等不同的方法記單詞;或把難詞、難句制作成海報,貼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經常復習,不知不覺就掌握了。
6.鼓勵學生在課外多用英語
很多學生不好意思開口講英語,生怕自己出錯,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開口,把最簡單、最常用的英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Howareyou?/Excuseme./Thankyou./What’swrong?/Wouldyouplease?/CanIhelpyou?等等。我校開設了英語角,鼓勵學生練口語,這樣可以克服怕與人用英語交流的膽怯心理,還可以交流英語學習經驗,開拓視野,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如果找不到學伴或參加英語角的機會很少,那么又需要通過自己對自己講英語來創造英語環境。比如對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用英語口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每堂英語課的前5分鐘,讓學生進行FreeTalk,讓他們自豪地上講臺炫耀自己的成果。培養學生寫英語日記的習慣,從記流水賬開始,到完整敘述一件事情,再加上自己的感想,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得到了提高。要求他們盡量多地聽錄音,入睡前一定要大喊英語10分鐘,讓英語進入潛意識,做夢也在學英語。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喊英語”,喊出一天的活力和輝煌,喊出一天的充實和成功。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檢查和反饋,使學生的聽說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7.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等
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小組活動,像PAIRWORK和GROUPWORK等。小組合作學習最大的優點是面向全體,學生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學習的成功。我將全班學生按學習成績和智力水平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每組4人,由一名學習好的學生,兩名中間生和一名學因生組成,讓成績好的學生作為組長進行全面管理,給小組成員每人一個職務如“記錄員”、“匯報員”、“檢查員”等。教師有時把自己當成小組中的一員參加到某個小組的學習中。待到交流的時候,評價主要以“組”為單位。因此,各小組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非常高,而且極具團隊精神,有利于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社會交往的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通過上述訓練,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得到了鞏固和加強,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相當多的農民工子女參加了各種英語競賽并獲得了國家級及區級的獎項,自信心大增。農民工子女雖然來自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農村,但他們渴望通過在學校讀書,以獲得文化上的認同和精神上的平等。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誠相待,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讓他們盡快地走出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陰影,與其他同齡人共同沐浴在陽光雨露下,一起茁壯成長。
- 上一篇:幼兒園編外用工調研報告
- 下一篇:節水灌溉技術發展對策論文